今年5月
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
“铸魂强师,奋进有我”
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活动
全省教育系统
积极响应、踊跃投稿
经各地、各学校
层层遴选和推荐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
共计790篇
师德主题教育征文获奖
点击图片链接,查看获奖名单
为展示优秀征文风采
师德君将陆续编发部分优秀作品
我们一起来学习
↓↓↓
薄荷糖与星星
□ 周洋
至今仍记得那个初秋的清晨,我乘着朝阳走进教室,与新同学轻声交谈时,注意到角落里趴在课桌上的一个身影——开学第一天就如此酣睡,该是怎样“洒脱”的少年?
后来才知道,这个叫小炎的男生,确实与众不同。两周后的早读,我刚到教室门口,便闻到若有若无的烟味。循着气味望去,他正趴在窗边佯装读书,转身时校服口袋里露出的银色打火机反着光。
“小炎,来办公室。”我尽量让语气保持平静。他慢悠悠起身,外套拉链只拉到胸前,露出印着骷髅头的黑色短袖——那是青春叛逆最直白的宣言。办公室里,他垂头站在窗前:“老师,我知道错了。”声音里带着惯有的漫不经心。

“高中时我的同桌也爱抽烟。”我忽然开口,从抽屉里取出润喉糖递给他,“后来他成了呼吸科医生,总说当年该听老师的话,少糟蹋自己的肺。”
他惊讶地抬头。我指着他手腕内侧若隐若现的烫伤疤痕:“抽烟烫的?”他猛地缩手,眼神第一次有了波动:“小时候奶奶做饭不小心……”声音渐低,像被风吹散的烟灰。
那天我们没再谈论抽烟,而是一起修改他那篇漏洞百出的英语作文。当他把“Smoke every day”划掉,改成“Want to become better”时,窗外的香樟树正簌簌落叶,仿佛在为他抚平青春的褶皱。
傍晚,我在操场角落找到正在抽烟的小炎。他慌忙踩灭烟头,却被我拦住:“最后一根,好吗?”他愣住了。我掏出随身带的薄荷糖:“从明天起,想抽烟就吃这个,这是我们的约定。”
第二天早读,他的课桌上多了个铁盒,里面装着薄荷糖和戒烟贴片,盒盖上歪歪扭扭写着“戒烟计划第1天”。此后日子里,我们默契地守护着这个秘密。
不久后的一个课间,他冲进办公室,紧握铁盒:“老师,我30天没抽烟了!”盒里装着30颗彩色玻璃珠,每颗都刻着英文单词——“brave”“hope”“persist”。我拿出准备好的礼物:一本英语词典,扉页上写着:“You're stronger than you think.”他翻开书,眼眶突然红了:“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肯定……”

后来,当我宣布由小炎担任临时班长时,他手中的钢笔“啪嗒”落地,眼神里满是惊讶与慌乱——这是他第一次被赋予如此重任。
“老师,我……”他攥着袖章的手指微微发抖,“我以前总逃课,大家不会服我的。”我将印着“班长”字样的红色袖章别在他校服上:“信任不是现成的帽子,而是用行动编织的铠甲。试试看,我相信你。”
起初并不顺利。有次课间,他制止男生在走廊追逐,却被起哄:“你也配管我们?”他攥紧拳头没有说话,默默将散落的作业本整理好。我看在眼里,特意在班会上提起:“今天看见班长帮值日生擦黑板,粉笔灰落了一身也没抱怨。”教室渐渐安静,有女生举手说:“他昨天帮我找回了掉在操场的饭卡。”
毕业典礼前的班会上,同学们写下“最想感谢的人”。小炎的名字出现在半数以上的字条上。看到这些时,他声音哽咽:“以前我觉得自己是个不学无术的‘坏孩子’,直到老师把袖章交给我,才发现原来我也能成为别人的依靠。”

后来,小炎如愿考上高中。领取通知书时,他送我一个用戒烟盒改造成的笔筒,附言写道:“老师,我终于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叛逆,而是用自律和责任,画出想要的未来。”
站在又一个初秋的清晨,我望着教室里新的面孔,在后排又看到相似的眼神——那是对世界既好奇又抗拒的微光。我摸了摸口袋里的薄荷糖,想起小炎说过:“戒烟盒里的玻璃珠,在阳光下会变成彩虹。”
风里传来琅琅书声,我翻开新的备课本,在扉页画下一颗薄荷糖和一颗星星,旁边写道:“铸魂者,先铸一颗包容的心;强师者,必强一束照亮的光。愿以信任为舟,载着少年穿越迷雾,驶向各自的星辰大海。”
(原载:《教育时报》,作者单位:邓州市解放商城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