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2025年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

殷莉婷:她于历史现场,点燃学生人生理想星火

铸魂强师

奋进有我


今年教师节前夕

我省教育系统评选出

100位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

并在全省教师节表彰大会上

进行隆重表彰


近期

师德君将陆续带您

走近其中部分优秀教师

一起感受他们的师德风采

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近——

洛阳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

殷莉婷

↓↓↓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绽放光彩的“青瓷”


“我有一个‘青瓷班’,班里的学生就像一件件有待雕琢的陶胚,充满无限可能。我所做的,就是倾注心血、耐心守候……”11月6日,洛阳市第三高级中学教师殷莉婷走进河南教育家书院师德课堂,面向全省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讲述她的教育故事。


从教20年,殷莉婷以认真与坚持著称。身为历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及洛阳市历史学科基地负责人,她身兼数职,却始终将每项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1510_951.jpg


作为历史教师,她格外注重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红色家书品读、历史情景剧展演、行走的课堂……她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打破课内外壁垒,引导学生在触摸历史中树立理想信念。她还带领学校春秋历史社团的学生实地考察遗迹,举办讲座,指导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分析与思辨能力。在她的指导下,多名学生在省市历史小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殷莉婷从不将课堂局限在教室。她带学生走进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等场所,让历史在真实场景中“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1508_039.jpg


“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觉得历史遥远,生活中也缺乏信仰。于是我带他们走进历史现场,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殷莉婷说。


学生小涛正是这一教学方式的受益者。去年秋天,他给殷莉婷发来长信息:“殷老师,我保研成功了,还报名了西部计划,要去新疆支教一年……您从没直接告诉我‘要有理想’,却让我亲眼看见了信仰的模样。”


然而很多人难以想象,刚入学时小涛曾在周记中写道:“我没什么理想,上学只为完成父母的任务。我不喜欢历史,也绝不当老师。”


为点燃如小涛一般迷茫的学生,殷莉婷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一课时,特意带学生走进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站在斑驳的文物前,她动情讲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往事,以及赵一曼烈士那封泛黄的家书……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1505_030.jpg


“讲着讲着,我发现小涛久久凝视那页信纸。忽然他转过身,哽咽道:‘他们都是一群心怀理想的人……以前我总觉得学习只为考试,人生没有方向。但现在,我也想找到值得奋斗的理想。’”殷莉婷回忆。


从那以后,小涛变了。他主动查阅史料,课后与老师深入探讨“青年责任”“历史中的个人选择”等命题。殷莉婷知道,理想的星火已在他心中点燃。


作为班主任,殷莉婷将大量时间投入学生关怀与引导中。


一个初秋清晨,她在教室后墙挂了一个“解忧树洞箱”。“起初学生只是好奇观望。但很快,‘树洞’以其保密性和我的及时回应,成为班级温暖的情感枢纽。有学生写下‘月考失利,对不起父母’的愧疚,也有人倾诉‘与好友因误会产生隔阂’的苦恼。”殷莉婷说。


一天,她在箱底发现几只千纸鹤,其中一只是用便利店收银纸条折成,边缘还粘着2.5元价签。拆开后,一行小字刺痛她的心:“我像有裂纹的青瓷次品,等不到出窑那天。”经私下查询,她发现千纸鹤的主人是一直蜷在教室后排、不愿与人交流的小雨。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1501_991.jpg


为打开小雨的心结,殷莉婷与她展开长达半年的“字条对话”,悄悄为她准备“向日葵种子盲盒”,引导她用过期酸奶制作酵母,让酸奶“重获新生”。渐渐地,光照进了小雨心里。


高考后,小雨以优异成绩考入一所师范大学。那个国庆节,殷莉婷收到她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道:“殷老师,我选择当老师,因为您当年在我心里埋下的种子,已经发芽。”


窑火不熄,青瓷生辉。在殷莉婷的育人画卷中,学生小雨和小涛的故事,仅是万千缩影中的两笔,却足以映照其教育理念的温暖与光芒。她用自己的从教经历证明: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守候,每个孩子都值得在爱与信任中,蜕变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来源:《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方慧)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1457_202.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张俊州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