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2025年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

刘皎月:十年坚守乡村教育,她用爱点亮留守儿童未来

铸魂强师

奋进有我


今年教师节前夕

我省教育系统评选出

100位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

并在全省教师节表彰大会上

进行隆重表彰


近期

师德君将陆续带您

走近其中部分优秀教师

一起感受他们的师德风采

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近——

固始县张老埠乡中心学校教师

刘皎月

↓↓↓


“班里的每个孩子我都割舍不下”


“有人问我,十年青春都留在农村,值得吗?幸福吗?”10月24日,信阳市2025年师德主题巡回报告会固始县专场报告会上,固始县张老埠乡中心学校教师刘皎月向全场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她的回答只有八个字——“因为热爱,所以幸福”。这八个字,是她用十年光阴写就的人生注脚。近日,教育时报记者走近刘皎月,聆听她十年从教路上的点滴故事。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0714_296.jpg


2015年秋天,刘皎月踏上教师生涯的第一站——张老埠乡枣庙小学。那是一个仅有4个年级、30多名学生的教学点,全校教师年龄都在50岁以上。这里的学生多数家境困难,九成是留守儿童,内向、腼腆、自卑是他们共同的模样。


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刘皎月反复思索。面对不善表达的孩子,她选择用笔尖传递温度。学生的作业本、练习册、试卷边角,都成了她书写悄悄话的“信纸”。孩子们展开作业时那小心翼翼又藏不住欣喜的神情,成了教室里最美的风景。渐渐地,他们的回信从寥寥几字变成句子,再到整段文字。


“小小的作业本,承载着我和孩子们之间独有的秘密,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浪漫?”越来越多书信往来中,刘皎月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被关注、被期待、被疼爱。”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0717_233.png


2018年4月,教学点撤并,刘皎月调入校本部。报到时,与她交接的退休教师孙老师递来一封信,里面细细写着每个孩子的情况:谁来自特殊家庭需要更多关怀,谁成绩好却容易骄傲,谁基础薄弱需重点帮助……字里行间满是牵挂。“那一刻我意识到,我接过的不仅是一个班级,更是孙老师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这根沉甸甸的接力棒,我能接稳吗?”从未带过大班的她,心中充满忐忑。


为不负所托,刘皎月抓紧一切机会向同事请教,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反复打磨每一节课,观摩大量优质课视频。在持续积累与反思中,她逐渐站稳讲台,还能够从容承担公开课任务……


然而,长期高强度工作让熬夜成为常态。偶尔的腹痛,她总以为是饮食不规律所致。2020年夏天,一纸诊断书如晴天霹雳:恶性卵巢肿瘤。正值学期末,为不影响教学进度,她忍痛坚持到暑假才接受手术。术后短暂休养她便重返课堂,后续治疗全部安排在周末,未耽误学生一节课。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0719_911.jpg


命运的考验并未停止。2021年年底,因路面结冰,她骑电动车上班时不慎摔倒,造成胫骨平台骨折和膝关节韧带损伤。医生严令卧床休养,不得走动。次年暑假赴省医院复查时,才得知韧带已断裂,需立即手术。


恰在此时,学校因同事考公、遴选等原因,师资骤减8人,面临教学断层。看着孩子们的眼睛,刘皎月再次选择忍耐:“班里的每个孩子,我都割舍不下。我若离开,他们的学业一定会受影响。”直到2023年暑假学校补充新教师后,她才接受手术。


扎根乡村十年,刘皎月先后获评县优秀班主任、市师德标兵、省师德先进个人。尽管命运多舛,但当被问及“十年坚守是否值得”时,她的答案始终如一。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0722_888.png


“回答这个问题时,我眼前浮现的是学生奔向我的笑脸,是他们收到鼓励时眼中的光亮,是病中传来的声声问候,是孩子踮脚为我擦汗的瞬间,是街头偶遇时家长穿越人群紧握我的双手……”无论是在全市师德报告会、全省师德演讲比赛一等奖的赛场,还是在“铸魂强师,奋进有我”河南省弘扬教育家精神巡回报告会上,刘皎月的回答始终坚定——“幸福!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坚持,而坚持的唯一理由,就是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幸福。”


(来源:《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俊州)


微信图片_2025-11-20_180726_359.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张俊州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