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楷模人物

竟霞:学科筑基,让学生乐享课堂

2024年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竟霞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去年教师节当天

2024年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河南省最美教师发布仪式

在郑州隆重举行

为更全面地展现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子的育人风采

师德君将陆续带您走进他们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

2024年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竟霞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21.jpg


学科筑基,让学生乐享课堂

 

中原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普通高中语文一级学科负责人、年轻老师口中的“竟霞姐”、学校语文学科的“领头雁”……揭开层层“标签”,她是那个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教育人。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29.jpg

从教25年,竟霞始终沉醉语文教学工作

 

2024年9月10日,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商丘一高”)教师竟霞入选2024年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荣誉背后,是她对一线教学25年的坚守,是她对学生无私的付出,是她对商丘市乃至全省高中语文学科的引领。近日,教育时报记者走进商丘一高,走到“竟霞姐”的身边,感受她这25年的教育坚守之路。

 

引领:躬耕教坛20余载,成为学科发展的带头人

 

1999年大学毕业后,竟霞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商丘一高,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躬耕教坛20余载,2023年成为学校副校长后,竟霞仍然坚持带班授课,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不断创新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全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繁荣发展。


在竟霞眼中,语文学科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即拓宽学生的视野,真正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为此,她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年龄特点,分层次开展了丰富有趣的文学活动。诗词大赛、汉字书写大赛、经典诵读比赛、话剧表演、辩论赛……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及文学创作的兴趣。


不单是语文学科,对于学校各个学科的发展需求,竟霞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想法。2023年12月,学校语文学科被评为第二批普通高中省一级学科的同时,生物学科被评为第二批普通高中省二级学科。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33.jpg

加强学科辐射引领,为老师搭建成长平台

 

“要是没有竟霞姐,生物很难成为省二级学科。在生物学科创建省级学科的时候,竟霞姐把语文学科的资料全部送到生物组供我们研究借鉴,还为我们讲解细节、解读文件要求,为我们量身定做了一套学科创建模板,包括成员挑选都是在她的指导下进行的。时至今日,竟霞姐仍然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学科建设的经验和方法,为生物学科升为省一级学科添了一份巨大的力量。”回顾竟霞对学校学科建设的贡献,学校生物学科创建负责人刘爽说。


不仅如此,竟霞的视野并没有局限于自己的学校,而是放眼全市乃至全省的高中学科发展,不断带动商丘市学科建设走上新的台阶,成为河南高中学科建设的“领头雁”。


“在市内,我们对口帮扶的高中是商丘市实验中学、商丘市应天高级中学、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县中有柘城县第二高级中学、永城市第四高级中学、睢县回族高级中学、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等学校。每年我会带领学科组成员去做报告、进行同课异构。在学校,我们也会承办作文教学、外国小说教学、文言文教学等主题培训会,为县里的老师搭建成长平台。总之,只要有老师愿意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都会去帮他。”竟霞说。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36.jpg

以身示范、辐射引领,竟霞以课堂上的“一手经验”拓展教研成果

 

洛阳、安阳、周口、濮阳……竟霞的学科引领已经遍布省内的各个角落。一年多来,不断有学校向竟霞分享他们学科建设的好消息。


“了解到他们将自己的学科建设得如此之好,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引领辐射,没必要藏起来、掖起来,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我都会尽全力去做。我希望可以带动全省的学科教师一起进步、一起成长。”谈及辐射引领,竟霞如是说。

 

唤醒:身体力行无私奉献,做身边老师的领航人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看着老师们一天天成长,变得比我更优秀,这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这是竟霞在谈及教师成长时发出的肺腑之言,也是她与老师相处时的“秘密武器”。


走上管理层,由一名教师变身学校副校长,竟霞在教学管理上投入的精力更多了。为促进教师交流与成长,激发教师内在驱动力,竟霞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提出开展学科论坛的设想,让各教研组、学科组围在一起,相互交流各自在优质课、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困惑和经验,取长补短,共促成长。如今,学科论坛已经成为该校的一项品牌活动。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40.jpg

以课题研究带动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我们学校课题研究、成果申报在全市学校中都是佼佼者,竟霞功不可没。”商丘一高校长牛超如此评价竟霞,“她总是走在最前面的、身体力行的那一个。作为中原名师,她有自己的专项课题,但是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她不是单纯地想着自己把课题做好,而是带动身边的一群人一起行动。每一次立项申请、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项报告,她都会给老师认真做好批注,一点一点地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年年如此、次次如此,她给所有教师都树立了一个兢兢业业的好榜样。”


“竟霞姐鼓励我们所有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特别强调这对于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抱着尝试的态度,我向学校申请了省教科所的课题,并得到了竟霞姐的大力支持与悉心指导。文献查阅、数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每一个环节都有她的精心。现在的我已经成长为学校语文学科引领示范组的组长,但竟霞姐的兢兢业业、深刻教诲仍在激励我不断前进、不断成长。”学校语文教师耿庆雷说。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43.jpg

立足工作室,带动薄弱学校发展、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在竟霞心中,必须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跟上步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为此,她提出将老师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层次培养的倡议。对于已经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把他们从躺平状态、职业倦怠中唤醒,引导他们继续参评省市级优质课、讲授学术专题讲座、参与学校“青蓝工程”带徒弟……时刻保持他们的进取之心。对于新入职的教师,竟霞会对他们的教案进行评级检查,指导他们讲微型课,给他们分配师傅,以老带新,促进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学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也慢慢开始接触省市级课题研究的工作。对于老师们面对的挑战、存在的不足,竟霞有着自己独特的改进方式。


“我喜欢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倒逼这些年轻老师成长。”竟霞告诉教育时报记者,“每学期,我们都会安排一个月到两个月时间作为年轻老师的‘工作总结月’。在这段时间,我们会组织年轻老师在每日教学任务之余,梳理前期的工作、自己的感悟和学生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这样坚持两三年,不光课题研究做好了,他们也能慢慢地往专家型教师方面发展。”

 

点燃:温暖每个学生的内心,绽放最绚丽的青春

 

“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所以一直有这样一个理念:学生每天都在被输入,但是我们也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释放的出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没有侵占学生的学习时间,只是在学习之余为每一个学生按照各自的个性发展搭建一个个释放自我的平台。”竟霞说。


有了对学生情绪上的共情、思想上的共鸣,竟霞开始着手学校的社团建设。“无论参加哪类社团,都需要学生自己有兴趣。兴趣的产生前提是社团老师得有兴趣,并在这个兴趣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带动学生发展。”竟霞介绍道。


在社团管理方面,竟霞将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组织、自己制订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等,释放学生的能动性;在成员选择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报名,点燃他们成长的动力激情,让学生乐意去学、乐在其中。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46.jpg

关爱,体现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

 

“之前学校里有一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来自家庭的、自身的、学校的、身边的压力堆积过多,透支着孩子的健康,看到这种现象我也感到很心痛。社团活动开展得越来越丰富之后,有问题的孩子少了很多,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天真烂漫的笑脸,这让我很欣慰。”学校教务处主任郭春伟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课上,竟霞会注意每一个学生的表情,当他们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她会转变语速、重复强调,直至学生将知识理解透彻。一下课,她就会找到状态不好的学生,询问他的不解之处,或是关心他的生活——“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这两天发生啥事了?”她在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中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每次考试后,竟霞都会在全班每一个学生的试卷上做好详细批注。每个学生、每处错误,她都会指出原因,与学生共同探讨改进方法。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49.jpg

师爱,流淌在师与生的双向奔赴中

 

“我最喜欢竟老师的语文课,生动又精彩。”“竟老师帮助我很多,经常和我谈心交流、解决困难。”“竟老师人很不错,和她相处让我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谈到他们的竟霞老师,商丘一高的学生有着太多想说的话。


从初出茅庐到中原名师,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从语文老师到撬动学科建设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竟霞的视野在扩大、思想在变化、理念在更新、素养在提升……唯一不变的,是她躬耕教坛的耐心、坚守一线的决心、无私奉献的恒心,是她对教书育人始终不变的追求。


(原载2025年3月14日《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姚梦迪)

微信图片_20250428155253.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张俊州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