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最美教师▪李振丹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9月10日晚
河南省庆祝第40个教师节
暨2024年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河南省最美教师发布仪式
在郑州隆重举行
为更全面地展现
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子的
育人风采
师德君将陆续带您走进他们的故事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
2024年河南省最美教师
汤阴县任固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李振丹
执着坚守,点燃乡村孩子梦想
扎根乡村12年,她把家搬到学生宿舍旁边,用爱和智慧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
关注心理健康,她当起学生的“知心丹姐”,完成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百余次,让一个又一个孩子渡过难关,走上人生正确轨道;
坚持素养教育,她为农村孩子编织奔向远方的梦想,让他们走出乡村感受比课本上更精彩的世界……
家长自发为她立碑致谢,学校以她的名字命名校园凉亭。她以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了特岗教师用青春和热情筑牢三尺讲台,在贫瘠土地上播种未来的热忱。她就是2024年河南省最美教师、汤阴县任固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李振丹。
“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我觉得很值”
任固镇,汤阴县东部最偏远的乡镇。2012年大学毕业后成为特岗教师的李振丹永远忘不了初到这里时的情景。
“当时被分配到任固镇沟北小学,农村虫子多,下雨后房子还漏着水,第一天晚上我们两个女孩儿害怕得一夜没睡。”尽管早有准备,但现实还是让李振丹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但就一个月的时间,我便被这里的一切暖热。”李振丹说,当自己站上讲台看到学生的欣喜,走在村里感受着家长的期待,瞬间充满了干劲儿,20岁出头的她就这么留了下来。两年后她因教学成绩突出,被调到了汤阴县任固镇第一初级中学。
教育学生,李振丹始终坚持两个字——真诚。接手一个新班级,她会在开学前亲手为学生写一封信,倾诉自己的带班要求和期望,同学们也在开学第一天给她回信。她开设微信公众号,记录和学生的故事,一写就是好几年。
双向奔赴,让爱与感动在师生间流动
2021年,李振丹担任初三(10)班班主任。为方便管理学生,她把自己的宿舍搬到学生宿舍旁边,天天早叫醒、晚催寝,学生也可以在她的宿舍里洗头、吃饭、缝补衣服、过生日……学生俨然把她的宿舍当成了家。
双向奔赴,让爱与感动在师生间流动:瞒着为她过生日,选她为“最喜欢的老师”,休产假前全班学生给她折星星写祝福手册,毕业典礼时专门为她唱一首歌……
中考前夕,李振丹为全班每位学生写鼓励信,用真情打动每一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最后,她的班几乎所有学生都考出了自己的最佳成绩,50多名学生中有40多名考上省重点高中。
家长们为了表达对李振丹的崇敬和感谢,自发为她刻了一块石碑,以他们认为最隆重的仪式立在她的宿舍前。石碑的正面刻着“师魂”二字,背面是全体学生和家长代表的名字。
今年的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上,李振丹与学生一起登台演出
今年是李振丹执教的第12个年头,无数次面对回城工作的机会,她仍在坚守。
“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假如学生能因为我的存在而改变一点点,假如这个家庭能因为我的存在改变一点点,假如乡村教育能因为我的存在而改变一点点,我就觉得很值!”面对不解,这个阳光乐观的姑娘笑着说。
“当所有人都关注孩子的成绩好坏时,我要关注他们是否快乐”
出生在农村的李振丹心里最明白,农村的孩子淳朴、善良,但缺少父母的科学管教和关爱,有时也会自卑、敏感。
“我当班主任时发现,班里有些孩子行为过激,有的无缘无故旷课甚至辍学,我想找出根本原因解决问题,于是开始接触心理学。”李振丹告诉教育时报记者,“最初都是网上自学,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清华大学的积极心理学公益项目,工作之余自费完成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幸福教育全部初级课程,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生和家长身上。”
在李振丹看来,发现幸福很重要,人只有找到优势才会幸福且自信。于是,在日记里记录“美好三件事”成为师生每天都要做的事。
梦想课程让乡村孩子也能拥有自信、从容探索精彩世界的勇气
“我原来可能会关注‘今天你上课没听讲’‘今天你又迟到了’,但现在关注的是‘我注意到你今天上课认真听讲了’‘我发现你今天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了’,当学生的优点被无限放大时,缺点便逐渐消失。”李振丹向教育时报记者解释道。
此外,李振丹还特别开通了“我给丹姐的悄悄话”树洞信箱,倾听学生的心里话。
在李振丹的疏导和帮助下,曾经考试交白卷,因为同学的“闲言碎语”而自卑不愿上体育课,甚至产生轻生念头的男孩儿,变得主动融入集体;
曾经一被抓到公安局,需要担保的最“淘神”的孩子,从歪路上被拽了回来,通过体育特长成为大学生;
与学生共同成长,李振丹倍感幸福
曾经离家出走坚决辍学的女孩儿,被无私的关爱感动,重回校园继续学业……通过积极干预,李振丹班里的学生心理问题都被一一化解。
“当所有人都关注孩子的成绩好坏时,我要关注他们是否快乐。”李振丹说,“在我心里,教育的成功与否不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败,金字塔顶端只能站一个人,但幸福可以让所有人并排坐,只要长大后,你认为这一生很幸福、活得值,这就够了。”
“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追寻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
“去年暑假,我们班的两个学生团队申请参加上海一个公益基金会组织的‘去远方’研学实践活动,在全国800多个参选团队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去洛阳和苏州研学实践的经费支持。乡村的孩子们第一次实现了去远方的梦想。”李振丹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开阔眼界、启发思维,2021年,汤阴县任固镇第一初级中学打造了一间梦想教室。从此,李振丹便成为学校梦想中心主任。
李振丹每周都会在梦想教室里给学生上一节专题梦想课。这里的课程和普通课程不大一样,在“去远方”“梦想剧场”“职业人生”等38种多元化课程里,孩子们学习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过程,追求的是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未来。
带学生一起,坐上火车“去远方”
“我们那次去苏州研学实践就是梦想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中学生要自主设计研学计划、考察方案、行程安排,甚至负责订酒店、火车票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这样的经历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和意义,也能让很多连县城都没去过的孩子得到锻炼,以后他们可以到任何想去的远方,不再会胆怯。”李振丹说。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李振丹的心愿很朴素:“考特岗教师时,我告诉自己,年轻人就应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守护一方土地,洒一份热血。扎根乡村十几年,我感受到了这份意义和价值。我希望自己能继续点燃乡村孩子的梦想,陪伴他们以梦为马、向阳远航!”
(原载2024年11月22日《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