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全省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决赛
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比赛由
河南省教育厅主办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
河南省师德建设研究中心承办
经过前期线上视频初评
和两天现场决赛的激烈角逐
教师组与师范生组共产生了
28位一等奖
40位二等奖
106位三等奖
今天跟随师德君一起重温
演讲比赛师范生组3位
一等奖选手的演讲文本与视频
共同学习、领会
百年文脉传薪火,千载师道永流芳
□ 段鑫鑫
何以为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在修身,修身之道,在《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追寻着“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治学之梦,河南大学将这8个字确立为校训,始终坚守,传承文化,培育新人,追求卓越。
河南大学文学院成立于1923年,是学校历史上从未中断办学的唯一院系,冯友兰、任访秋、刘思谦、王立群等优秀的教育家都曾会集于此,传承文脉,赓续师道。文学院百年院庆之际,我有幸见到了王立群教授:耄耋之年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那谦虚的为人和对母校深沉的爱。即使获奖无数,荣誉等身,他在网络平台上的个人介绍也只有简单的一句“河南大学教授”。先生用一生的时光“立德立言”,如一轮皎皎明月,影响、照亮了无数后辈的前行之路。
我的导师——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鲁冰,生于河大、长于河大、学于河大。在氤氲书香中,冯友兰、王立群这样的教育家深刻影响着她。学成之后她毅然回到母校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大二时,我选择跟着鲁冰老师学习研究方言。
十余年来,她的脚步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大大小小127个市县。方言研究,最重要的是田野调查,到方言点寻找“发言人”,对音系、单字、词汇和语法等内容进行详细统计,这样的工作辛苦而繁复,常常到凌晨才能结束校对工作。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一直如此坚持,从未止步。
2009年,在永城市龙岗镇调研时,由于位置偏僻,住宿问题难以解决。鲁老师只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储藏室得以歇脚。寒冬腊月,四壁斑驳,寒风穿堂而过,周遭是未通电的昏暗、无炊烟的清冷,甚至饮水亦成奢望。然而这一切,在鲁老师心中,却似乎未曾留下丝毫阴霾。她于这方寸之间安然入梦、无怨无悔。
后来,被问到如此努力只为留存方言是否值得的时候,她淡然一笑,说道:“越偏僻的地方,方言保存得越好。我特别喜欢听各个地区的自然语言,总觉得它们像一个个有生命的、鲜活的小娃娃,好像在跟我说‘我们想留下来’。做一事,专一事,终一生。国家正在大力倡导‘语言文字和方言研究’,时代在召唤,我就更没有临阵脱逃的道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把它走下去,更要走好。”
话语间,我们仿佛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彼此的心紧紧相连。此刻,我们更加坚信,手牵手、心连心,便没有翻不过的大山、趟不过的河流。
在悠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大学并不乏如冯友兰、王立群、鲁冰这样的教育家,他们或如磐石镇守学府后方,默默耕耘;或立于三尺杏坛,潜心育人、春风化雨;或深挖学术,于学海无涯中探索真理。
我将始终牢记鲁冰老师对我们的教导:“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而方言让我们记得家在何方。”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带着老师的教导、携着母校的骄傲,勇敢地走在师范生这条道路上,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让教育的力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 栾卓瑛
去年,是河南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我有幸成为校史馆的一名讲解员。校史馆中有一张照片,每每讲起,都让我深受触动。
照片上,那位慈祥的长者,正是自民国时期就辛勤耕耘在师大讲坛的著名教授黄敦慈。他的一生,培育了无数杰出学子,这张照片,正是他六代学生共同为他庆祝百岁寿辰的珍贵瞬间。
更令人敬仰的是,黄老先生曾默默为家乡捐款助学三十余载,信阳市教体局赠予他的“不忘桑梓后代,捐资助学楷模”匾额,正是对他高尚师德的最好赞誉。每次讲完黄教授的故事,我都被他的师德风骨深深打动,更让我不禁思考:将来我要成为一名什么样的老师?
在我不停地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王彩琴老师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显得高大而清晰——河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杰出教师代表、2018河南最美教师的获得者。
我们学校有一位最美抗癌女孩——孙莹。当得知孙莹同学不幸患病时,王老师毫不犹豫地启程前往孙莹家中探望,她紧紧握住孙莹瘦弱的小手,用行动传递坚强与希望。在孙莹的画本上,王老师深情地写下:“只要信念在,康复不是梦!”与此同时,在校园内,王老师发起了“微公益”捐款活动为孙莹筹集手术费用,还将“最美教师”的奖金直接转赠给孙莹。
这份超越师生情谊的关爱,让孙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所有师生为之动容。王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无愧于一句“彩琴妈妈”。王老师的故事,让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超越血缘的亲情,那就是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对师德的理解和感悟,在我成为实习老师后,得到了更加切身的体会。记得我刚踏入实习学校——新乡市新区小学的时候,满怀激情。然而,第一节课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当我走进教室,看到学生脸上或迷茫、或抗拒的表情,我知道——我的任务不轻。
其中一个男孩儿,他对英语尤其不感兴趣。他总是低着头,避免与我有任何眼神交流。每当我提问,他就躲闪,仿佛英语是他的天敌。然而,我并没有放弃。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吸引他的注意力。我观察着他的变化,虽然微小,但我能感受到他逐渐打开的内心。
转眼间,3个月的实习期很快结束了。那天,我站在讲台上宣布这是最后一节课时,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啜泣声。我环顾四周,看到了他。他眼神中不再是迷茫和抗拒,而是充满感激和不舍。
下课后,学生纷纷围上来与我告别。轮到他时,他紧张地搓着手,鼓足勇气,用英语对我说:“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goodbye my dear teacher.”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黄老先生和王老师的故事在我心中回响,让我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从黄敦慈教授和王彩琴老师身上,我领悟到了传承的力量——一种跨越时间、照亮后人的智慧之光。如今,我作为教育的接力者,将承载着这份厚重的传承,继续前行,让教育的力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用音乐为折翼天使插上追梦的翅膀
□ 熊静雅
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而这其中的“因材施教”和“乐教爱生”,我的体会最为深刻。
去年9月,经老师介绍,我以兼职音乐老师的身份来到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我接触的是一群“唐宝宝”。他们的智力、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他们的特点是日常表现安静、行为动作相对固定、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但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渴望继续学习的意愿。
课堂上,部分孩子教学效果相对较好,但是大多数孩子反应很迟钝。有时候他们不知道要干什么,时间仿佛在他们的生命里逐渐凝固,因此维持课堂秩序变得十分困难。但是在爱心和耐心的引导下,他们的改变让我更好地认识到“因材施教”和“乐教爱生”的深刻内涵。我通过一段段旋律、一个个音符,将对孩子们的爱传递到他们的内心。
今年3月,我又经介绍来到信阳全纳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教育实习。这是一个由两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共同创建的机构,那里的学生不多,只有12名,都是自闭症儿童。
来这儿之前,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自闭症儿童的了解很浅,认为他们症状都是相似的,但实际上,每一位自闭症儿童都有不同的症状。有的孩子对某种秩序非常偏执,有的抗拒任何社交接触,有的甚至有攻击性行为。在这里,老师的任务是通过音乐教学帮助他们提升注意力和认知能力。
我设计了一系列适合他们的音乐活动,如唱歌,练习打击乐器和简单的舞蹈。但是他们毕竟与正常孩子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还是更愿意亲近他们熟悉的父母,行为模式也是迟钝的,像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是,有一个孩子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记得那是去年的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我们在一起吃蛋糕,一个平时不愿接触他人的孩子主动拿起蛋糕递给了我,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发现音乐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活力,也让我看到他们眼中的光芒,感受到了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今年4月,我参加了全国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河南省总决赛并获得银奖。在大赛中,我的职业目标设定正是成为一名特殊教育音乐教师。或许这并不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和选择的岗位,但用音乐影响特殊孩子的成长乃至命运,已然成为我内心所向。
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发现每一位孩子闪光的灵魂。哪怕这光,是不一样的颜色。正如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是一份充满爱和责任的事业,我会在坚定选择的领域,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用音乐为折翼天使护航!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
(原载2024年11月15日《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