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师德建设进行时

好的师德征文怎么写?看完这几篇就能心里有数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今年年初

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

开展了2024年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活动

全省教育系统积极响应、踊跃投稿

经推荐、遴选、专家评审等环节

共选出获奖作品1103篇

其中一等奖175篇

二等奖348篇

三等奖580篇

本期师德君编发部分优秀作品

我们一起来学习

↓↓↓


“小我”融入“大我”,躬耕教坛报国


□ 王子譞   


理想信念是师者之魂,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阐释中,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列在首位,凝聚着对教师群体的殷切期望,为造就拥有高尚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提供了重要指引。


我的奶奶做了一辈子教师,她的教育故事充满我的整个童年,那时便为我埋下了一颗从教的种子。2018年,我初登讲台,校长说:“做班主任吧!”我连忙答应,立刻走马上任。也许是年轻气盛,也许是精力旺盛,我享受与每一个孩子相处的瞬间。


早读时,他们背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我读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时间,晨间的教室充满书香氤氲。查寝时,学生问:“老师,晓霞和少安(《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成了吗?”我说:“意难平。”


第二天再去,学生又说:“晓霞的大义也让我意难平。”我们对视着都笑了。那时你若问我有什么带班经验,我肯定一个字都答不上来,因为那时是真没经验,但有的是精力和陪伴,有的是梦想和守望。


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作为一名教师,要厚植师者的精神修养、胸怀气度,如此才能推己及人、化育他人,这就需要让教育的发展多一些温度、多一些质感。


走廊尽头,是小田的宿舍。隔门而望,一改往日喧嚣,众男生团团围坐;再定睛一看,中间是泪流不止的小田。问罢,得知是小田刚给妈妈通了电话,说了白天在教室打架的事情,我随即便很不客气地说了一句:“是该好好反思反思了!”然后就听小田带着哭腔抹着泪说:“老师,我以为我妈会吵我,会说要打我,可是她就问了一句,你受伤了没?”说实话那一瞬间,我突然从对学生打架的愤怒转为对他的怜惜,同时也被这位母亲所感动。


我快速组织了一下语言,安慰道:“你看,妈妈多厉害,妈妈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关怀是化解戾气与矛盾最好的方法。”事后回想,是家长的话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明白发自心底的关怀,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润滑剂。


此后,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与争执时,我也少了一些呵斥和批评,多了些许关怀与体贴。教育要有态度,更要有温度。因为“前面偏一尺,后面偏一丈”,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温暖的种子,可能比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更为重要,这也正是教育的温度与质感。


我喜欢与学生一起写作,在飘扬的红旗下,在静谧的教室里,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在笔尖的交流中放飞青春的梦想,在思想的碰撞中看到每个孩子的灿烂成长。


作为教育者,当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让“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小我”与“大我”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亦当在教育的前行路上,心怀“国之大者”,与孩子们共同绘制新时代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以匠心致敬初心,用现在回答未来


□ 王田园   


文字是时光的记录者,芒种收获的故事要从种下一粒种子的时候讲起。2023年9月1日,我正式成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伴随2023级新生开启一段全新的学习旅程。未知的困惑也随之而来,该如何做好一名中职教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我常常问自己。


这时,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为初入教坛的我指引了前进方向。


中专生不好管理,学生不听话,新老师免不了会被学生气到……开学之初,诸如此类的声音不断出现在我的耳边。但我始终觉得,每个孩子的心田就像是一片空旷的田野,只要在他们心中撒下爱的种子,用心浇灌、以情育人,一定会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收获硕果。


开学第一课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核对两个班的学生名单,尝试寻找每个名字背后的寓意和故事,打破第一节课可能会略显陌生的班级气氛;制作有趣的快闪幻灯片做自我介绍,拉近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随机抽签介绍自己,留心对照座次表,倾听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承诺会尽快记住彼此的名字。


事实证明,老师说过的话学生都会默默记在心里。半个月后,一次语文课结束,一个女孩儿歪着脑袋走到讲台边,怯怯地问我:“老师,你知不知道我是谁?”我停下手头正在整理的作业,抬头迎上她期待的目光:“记得呀,你是黄悦,完美无缺。”话罢,我看见她开心地蹦蹦跳跳出了教室。望着小姑娘的背影,我更加坚定,要以心换心、用爱育爱,做有温度的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创造有严有爱的语文课堂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教师要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越是弘扬教育家精神,越要让宏大命题落地,回到课堂教育本质。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会选择适当时机把生活融入课堂。初雪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品味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写下愿望贴在墙上;学习鲁迅先生《祝福》这篇课文时,我创新改造课本剧,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剧本演绎——《是谁杀害了祥林嫂》;平常微信聊天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会为对方制作有趣的专属表情包,语言近了,心就更近了。


在一次跟班主任的沟通中,她告诉我:“咱班学生可喜欢你啦,有几次学生来找我请假,会提出上完语文课再离校。”看嘛,教育就是有这样一种相互影响的魔力,听到学生的心声,见证他们的点滴成长,我便也会更加有劲儿地向前冲。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我会始终坚持一颗热忱之心,常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之心,对岗位的责任之心,对工作的进取之心,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做一名有严有爱的研究型教师,以匠心致敬自己的教育初心,用现在回答未来的期待。


(作者单位:河南省民政学校)


慎独,让我成为好老师


□ 王迎迎   


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


身为一名教师,在实际的教书育人过程中,如何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我认为关键在于自我约束,做到慎独。只有做到慎独,用超越法规的自我约束力量,深入诠释教育家精神,才能成为教育家精神积极的宣传者和坚定不移的践行者。


陶行知先生曾说:“慧眼观人长处,正心慎我独时。”也就是说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眼睛会盯着别人的优点,并以此为鉴,就算没人监督,也要谨慎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


我时常在想,为人师者,我们在这条路上究竟该怎样前行?当一个人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处事遵循道德要求,没有亏欠别人,更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时,他的底气是充足的,内心是充盈的。


我母校河南师范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中,“德”是第一位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时刻谨记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关心爱护学生,潜心教书育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要做到慎独,就要时刻谨记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要坚守高尚的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对于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品行道德,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


我所教的初二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平时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动怒发火,甚至有一次在课堂上用激烈的言辞顶撞我。我首先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沟通疏导,与他一同了解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并相互监督鼓励,当他有一点细微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慢慢地,他不再那么不羁,人也变得温和了,课上尊重老师,课下和同学们和谐相处。


情绪的良好管理,也影响到他的学习态度,他上课更加专注,写作业更加认真,成绩提升明显。更重要的是,好的情绪最终引导他向上向善,他开始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也是一种坦荡。无论是教育名家,还是平凡岗位上的每一个我们,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永远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自我监督,将良好的师德师风融入血脉,反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动中。


慎独,是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不竭源泉,新的百年教育事业正召唤我们去奋斗,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高度自觉,从自身做起,以凝聚合力,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无愧于时代给予我们的重任。


(作者单位:新乡市第二十中学)


教师的味道


□ 梁法丽   


办公室的窗外有一片大草坪,草坪上种了一排排的香樟树。一到5月,这些香樟树都如约释放出浅浅的幽香,每逢这个时候,我总会情不自禁想起融入骨子里的那种特别的味道……


我出生在农村,那时幼儿园还没普及,8岁直接上小学一年级。在学校遇到的第一位老师是位姓杜的女老师,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味道,那种味道很新奇,以前从未闻过。


我非常迷恋杜老师身上的那种别致味道,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那种味道就是老师身上特有的,很诱人。于是,我暗下决心,以后也要当老师,身上也得有杜老师那种特别的味道。


尽管多年后发现杜老师身上其实就是樟脑丸的味道,可我想当老师的决心从闻到杜老师身上特别的味道起就没变过。后来的后来,我如愿做了一名老师。


如今,我从教已近15个年头。这15年中,我教过很多学生。很多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身上的某种味道、某种行为或某句话也会给一个个摇摆不定的灵魂指引,让未来的他们也能坚定前行,就像我当年闻着樟脑丸的味道一路向前一样。于是,我勤奋工作、努力“修炼”,只盼自己能散发出严爱相济的味道、精益求精的味道、学生追寻的味道。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因为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所以我从未觉得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学生是辛苦的差事,反而感觉有一种甜从心底涌出。


对我而言,学校的事、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翻译课上,我和学生讲严复、鲁迅、傅雷等翻译大家的扎实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求真精神,鼓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提到钱钟书的“化境”时,我说:“‘化’与‘讹’只有一偏旁之差,求化境,不能太功利、太随心所欲,否则就有讹之嫌。做翻译应该和做人一样,能保持本色最好,不矫饰、不做作,以真诚求真美。”我用这话激励学生,也勉励自我。师德是教师之魂,我认为,只有扣好教师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才能帮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


在我看来,教学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只有走进学生的心,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育人。


有时候,我会把上课玩手机、不交作业的同学叫过来谈心,为参加翻译竞赛的学生修改译文,为参加师范生技能大赛的学生调整课件。


担任生活导师时,我带领学生包饺子,给学生买粽子;辅导学生考研时,我为学生答疑解惑。


每年考研成绩出来时就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一到办公室就会被学生包围着咨询各种问题,既要开导考得不好的学生,也要辅导即将参加复试的学生,甚至有毕业多年、已经成家立业的学生还跟我保持密切联系,遇到问题会寻求我的帮助。


工作多年,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学生才会感受到被爱。对于热爱学习、勤奋上进的学生我会毫不吝啬地给予赞扬,对“后进生”我会努力做到多谈心、多沟通、多帮助、多鼓励,积极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促其发光。曾经翻译专业有名学生挂科很多,面临可能延迟毕业的困境。我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找到他耐心劝解,及时帮助他补修学分,最后顺利毕业。


欲给学生一碗水,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得做“长流水”,高校教师更应如此。为了让自己成为“长流水”,我经常参加中国翻译协会等权威机构举办的培训和讲座,关注专业发展最新动态,积极申请各类教科研项目,参加翻译竞赛等。


味道恒久远,一生永相伴。当年,杜老师身上那种特别的味道至今仍激励、鼓舞着我在教师这条充满独特味道的路上求索着、奉献着,坚定而热烈。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


倾尽年华,守护花开


□ 李珂   


杏子树下的讲坛,桃李成荫的池畔。我曾经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也做过一个最好的选择——当老师。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在我这里,他可以是一朵鲜艳热烈的玫瑰,也可以是一朵清新脱俗的茉莉——只要是他,我都会倾尽年华,守护花开。


含羞草,一种迷人的植物,每当有人触碰,它就会羞羞地合拢叶子。我曾经就遇到过“含羞草”一样的学生,她叫田田,性格很内向,开学两天我才真正听到她那细细小小的嗓音。自此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小目标:总有一天,我要让她主动和我说话。


刚开始我屡屡受挫,无论用什么方法,她都是害羞地拒绝和我交谈,直到有一次,课间休息时有同学着急忙慌跑过来:“老师,田田刚刚下台阶扭到脚了,一直在哭。”我听后立马飞奔到她身边:“你怎么样?脚能动吗?在哪里扭到了?”可能是特别疼,田田一直在哭泣,我见问不出什么答案,当即把她抱在怀里,带她去了校医室。


经过校医的仔细检查,建议去医院拍个片子,我立即联系了田田家长,抱着她走到学校大门口,让她爸爸带她去了医院。


第二天,我终于迎来了田田的主动搭话:“老师,昨天谢谢您,除了我爸妈还没有人那样抱我……”这一次的搭话让我开心了好几天,我大大地表扬了她。含羞草,悄悄地开出了小花,我羞羞地看着她的美丽,相信未来的她一定越开越艳丽。


洋甘菊,一种富有积极能量的植物,它能够在严寒、复杂的环境中生长,生命力顽强,因此它有着在逆境中成长,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小哲的父母都是聋哑人,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心里尽是心疼和替他不公。刚开始小哲在班里十分自卑,小小的年纪却被迫学会了将一切藏匿于心,不表达、不沟通。我发动班里的同学主动去和小哲玩耍,一开始收效甚微,他拘谨且抗拒,像一只小刺猬拒绝同学们的好意。


有一次音乐老师和我说他的手势舞做得特别好,我立马和他商量,让他当大课间手势舞的领操员,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他答应了。从一开始的肢体僵硬到慢慢得心应手,同学们对他越来越佩服,越来越喜欢,他也开始慢慢和同伴玩了起来。现在的他可以自信地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演示手势舞,这样的他我很喜欢。星星坠落的地方,会有洋甘菊绽放,小小的花头在逆境中勇敢坚强,以清新的姿态治愈世界。


玫瑰,一种带刺的植物,它的花朵开得热烈又奔放,伸手去抓,会被它的刺扎得生疼。第一次见到轩轩,白白净净的,乌黑发亮的眼珠对着你滴溜溜地转,活力四射,让人喜欢。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让我意识到好看的玫瑰是带刺的——他上课总是消停不下来,一支笔、一个橡皮、一把直尺他能玩上一节课,甚至连凳子都成了他“表演杂技”的道具。


有一次,刚上课3分钟,他就开始拿着尺子当“手枪”,到处发射他的“空气子弹”,我看到后没有理会他,结果他愈演愈烈,直接扭着屁股站在那里跳舞,引得班里一阵骚动。


我停下来告诉他:“轩轩,下课去我办公室找我一下。”下课后,他如约来找我。我本想对他一顿发脾气,可是看着那可爱的脸庞我又放弃了,我对他说:“轩轩,在老师眼里你是一朵漂亮的带刺玫瑰,虽然很漂亮,但让老师不敢靠近,如果你上课能安静一点,没有那么多小动作就好了。咱俩要不要来个约定,明天上课如果你能安静听10分钟,下课我就陪你一起丢沙包,你看行吗?”他眨着眼睛似信非信地点了点头。


果然,第二天他坚持听了12分钟,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大表扬了他,听到表扬的他开心极了,下课我们还一起玩了丢沙包。从那天以后他开始有了变化,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会对当天他的进步进行及时表扬,满足他的小愿望:早读时,一个温暖的微笑;午睡时,一句亲切的关心;伤心难过时,一个大大的拥抱……


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花的盛放离不开阳光和雨露,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榜样与尊重。接下来我将继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做倾尽年华、静待花开的守花人,让每一朵花都能尽情开放!

(作者单位: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

 

(原载2024年10月4日《教育时报》)

微信图片_20241129112550.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张俊州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