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什么是真正的梦想?”“面对大学选专业,我们是该选择坚持个人兴趣还是国家需要?”“老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学习的动力是什么?”……8月31日下午,在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心理咨询室,数十位学生席地而坐,“拉家常”似的问出心中的困惑。
这是全国最美教师、郑州大学教师周荣方和河南最美教师、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李艳丽共同探索的一体化育人“原生态对话会”活动现场。一体化育人“原生态对话会”活动通过邀请不同学段、不同领域的代表走进班级,以面对面对话的形式,为学生解答心中困惑,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树立正确三观。
此次,周荣方和李艳丽通过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阜阳市颍东区职工服务中心主任胡晓岚,河南省高校思政课周荣方名师工作室成员、郑州大学教师郑秀娟,以及李艳丽曾经的学生、现在郑州大学上学的王安迪,一同和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学生魏正轩首先提出了当下心中的疑问——什么是真正的梦想?
“梦想两个字,听起来很遥远,但只要你向着它坚定地一步一步走过去,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只要我们保持对它热爱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胡晓岚从自己奶奶参加抗美援朝说起,谈到家国情怀、谈到科学家们为了祖国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前赴后继、甘之如饴,自己受此影响而不断进取的事例,用自己的成长之路为学生解答什么是梦想。
“梦想是什么?很多时候它像树一样,需要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传承,才能枝繁叶茂,传承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力量。”周荣方说,“我觉得梦想是一种力量,人生不能复制,但是力量可以传承,传承力量就是我眼中把梦想具象化的一个方式。”
学生魏瑞面对未来择业、就业有些迷茫——如果自己的兴趣和国家的需要不太匹配,应该如何选择?
“我个人觉得自己的兴趣很重要,我当时受‘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观念影响,选择了理科,但后来发现实在学不了,只有个人兴趣能让自己坚持学下去。”郑秀娟分享了她高三由理转文的经历。她说:“培养兴趣很重要,如果我不是对专业有兴趣的话,成就不了今天的我。”
“我曾是阜阳市颍东区财政局的一名小职工,千千万万颗螺丝钉中的一颗,但是我用五六年的时间,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金牌讲解员’、团中央‘青年讲师团讲师’,可以坐在这里和你们分享我的经验,让我坚持下来的就是热爱。所以不用担心,哪怕是一颗螺丝钉,只要你找到你热爱的领域,只要找到你愿意深耕,你就能成功。”胡晓岚用李政道的话,回答了学生对未来的担忧,“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择一业而终一生’似乎已经过时。在节奏快、变化多、选择广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找准属于自己的定位,‘静心’与‘深耕’这两个词是李政道留给年轻人的答案。”
“只要你的兴趣合规合法又能做到极致,那它一定是祖国需要的。”周荣方鼓励学生探索兴趣爱好和国家需要之间的联系,“你把你感兴趣的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了,就可以用你的兴趣去完成让国家越来越好的任务和方向,就一定是和各行各业相关,而与各行各业相关的一定是人民需要的,人民需要的就是祖国需要的。”
“你们总说我十八岁,其实你们知道吗!我前行的力量就是来自于一步步真的长成为18岁的你们!”活动最后,李艳丽的总结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问题不断、掌声不断,周荣方等人一一耐心解答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像这样“实用”的对话会,周荣方和李艳丽已不是第一次举办。
“我和周荣方在去年的‘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巡回报告会上结识,因为对教育有着相同的热爱,我们带领各自工作室团队开始了‘全学段一体化育人路径’的探索。”李艳丽告诉记者,一年来,两个团队已举行5场原生态对话会,通过联动浙江、江西、安徽等地教育资源,邀请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社会服务等领域代表对话学生,打造了“立方行”育人品牌。
“‘立方行’一是取自我和李艳丽的名字,再结合‘行走的思政课’;二是对话会是想帮助学生立明人生方向;三是我们的原生态对话会是‘立足八方,行于脚下’。我们通过邀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工作者和学生面对面对话,解答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而实现多方协同、一体化育人。”周荣方说,“未来,我们将持续把‘立方行’打造成‘立体、方正、行走’为特征的育人品牌,惠及更多的学生。”
(来源: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作者:教育时报记者张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