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渠桂荣
组委会给渠桂荣的致敬辞:开渠引活水,对专利转化数十载孜孜不倦;甘坐冷板凳,对科学研究大半生深耕细研。兰桂情怀,你用双手托起核苷产业,打破国际垄断,彰显中国力量;师道至真,你用芬芳浸润无数师生,堪称学者榜样,闪耀师者光芒。你是首届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渠桂荣。
至诚为学,以丹桂柔香催开未来之花
头发卷卷蓬蓬的,走路缓缓的,笑起来暖暖的,虽然与共和国同龄,但她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精气神……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老太太如今还经常独自开车外出开会学习,并且依然退而不休,耕耘在育人与科研第一线。
今年75岁的渠桂荣是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是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她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毕生追求,倾尽心血为国家培养化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求是创新,她的研究让更多患者吃得起这类药
“核苷是什么?”4月1日,教育时报记者来到河南师范大学,在渠桂荣的办公室刚刚坐定,就发出了第一个疑问。
“核苷化合物是化合物中的一大类别,有几类核苷化合物具有药效。全球畅销的Top200药物中,核苷类药物就有几十种,我省常俊标院士研发的阿兹夫定、肿瘤内科常用的五氟尿嘧啶等都是核苷类药物,这类药物的占比非常大。我们研究的就是这类物质的合成工艺。”渠桂荣解释道。
关于核苷的研究要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那时,渠桂荣与学生杨西宁发现很多国内制药企业在网上求购腺苷(核苷的一种),却鲜有供应商回应,这引起了两人的兴趣。
当时,日本从大马哈鱼体内的鱼精中,利用酶水解技术提取核苷,一吨大马哈鱼只能提炼出几千克的核苷产品。日本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捕捞业优势,垄断着核苷类化合物的生产,并将1公斤核苷定价8000元。高昂的原材料成本直接导致很多新药、好药根本到不了中国老百姓手中。
丹桂情怀,渠桂荣以至诚之心无愧学者、师者之称
渠桂荣和团队下定决心要做这个课题时,是一切从零起步,不可谓不艰难。当时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空白,很多资料都查阅不到。为此,她就前往北京查阅相关资料,一去就是一两周。
经过将近两年的科研、无数次的失败后,废寝忘食的渠桂荣和团队,终于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发现了一类促进C-N苷键生成的催化剂——实验成功了,合成率达70%,远超文献数值,腺苷实现低价高效大量的生产。“这意味着我们掌握了核苷的研究技术,打破了垄断,还一举夺下腺苷的国际定价权。”渠桂荣表示,随即,他们与日本展开了价格战,直接将天价产品折扣到了每公斤1000元,从而大大降低了药企的生产成本。
在随后的科研过程中,渠桂荣带领团队研制开发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在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发明的促进C-N苷键生成的高效催化剂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真正用双手托起了中国的核苷产业,让老百姓从此吃得起核苷类药物。
勤学笃行,她用一生诠释对教育、对科研的极致热爱
60岁是规定的退休年纪,却不是渠桂荣心中该停下脚步的信号。这15年来,渠桂荣依然坚持按时到岗,给本科生上课,指导课题组科研,参加每周一次的组会……如此勤学笃行的秉性,与她的成长、从教经历有关。
1949年12月,渠桂荣生于太康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就性格活泼、好学乐学。上小学时,她不光学习成绩好,又当班长、学习委员,手脚利索的她还爱干农活。后来,她从农村考进了县里的中学。1968年从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后,她来到太康县码头镇做起了民办教师。一直到1973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至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就读。
“我很珍惜上学的机会,再加上一直以来基础很好,所以最后就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留校任教。工作头一年就受到省教育厅指派前往郑州编辑中学化学教材。半年后,回到学校就做起了助教。”渠桂荣说。
不甘于平凡,1984年,在渠桂荣的争取下,她拿到了第一个科研项目——为沁阳化学厂的金属清洗剂进行优化创新。最后,在她的研究助力下,生产出来的金属清洗剂效率又高、品质又好。1986年,这一项目申报并荣获了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这也成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她信心更足。
退而不休的渠桂荣至今仍在教育教学一线
随后,她又完成了为获嘉县星火化工厂研发灭杀棉铃虫农药的课题,很快又顺利结题,不光拿到了河南省的新农药证书,还因此在1989年拿到了第二个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而且是二等奖。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渠桂荣并不满足,金属清洗剂也好,棉铃虫农药也罢,这些课题的覆盖面相对来说都有些小,她“想要做一些更有影响力,能够惠及更多老百姓的科研”。正是有着这样的抱负,渠桂荣和她的团队才将科研的焦点放在了“裂叶苣荬菜的研究”和“核苷生产工艺的创新”上。
将日本腺苷的价格打下来后,她和团队依然没有止步。2012年,他们又发明了一种酶,“这种酶,吃的是淀粉,喝的是水,给它一个适宜环境,产生的则是高附加值的核苷产品。这就是我们目前使用的方法,价格低廉,绿色环保。”渠桂荣有趣地比喻道。
科研永无止境,学习亦永无止境。目前,渠桂荣每学年还要为学生上600学时的课,其中包括需要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学进展》。为此,她不仅不落下每周一次的课题组组会,还坚持着每天早上4点起床后阅读文献资料、写材料和学习的习惯。
乐教爱生,她胸怀仁爱之心以身作则,为学生启智润心
“回国来!必须回国来!只要你回来就是胜利!这是人才争夺的胜利!”最令渠桂荣骄傲的学生之一、2009级化学教育专业学生毛润泽从国外回来看她,聊到职业生涯规划时,渠桂荣则激动地说,“国内现在的科研条件也都非常好了,完全足够你施展才华!”
毛润泽在大二时就进入了渠桂荣的课题组。当时,全国推行大学生创新实验,渠桂荣把自己正在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某些研究内容给学生进行研究。毛润泽在渠桂荣和同为化学院教授的郭海明指导下很快就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当时就发了两篇文章,虽然如今看来这两篇文章的影响力并不算太大,但这两篇文章却成为我开启科研生涯的基点。”毛润泽说。
“在启蒙阶段,在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科研、什么是课题的时候,要先让他们对科研有兴趣,要‘上瘾’!毛润泽就是一次成功后,开启了科研探索之旅。”渠桂荣说,当然,也要让他们知道,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失败与成绩是并生的。
凭借着由渠桂荣训练出的扎实基本功和卓越的科研能力,毛润泽先是在北京大学获取了硕士学位,又到瑞士攻读博士,接着进入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如今,计划人生下一步的毛润泽听取了渠桂荣的建议,已经有国内顶尖院校与之接洽,准备回国任教、做科研。
2012年,杨启亮来到河南师范大学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成为渠桂荣的学生。临近毕业时,杨启亮唯一的亲人——奶奶离世,处理完后事,他回到学校红着眼眶向她倾诉:“我没有家了。”
渠桂荣怎么会舍得让自己的学生真的没有家呢?那时恰逢春节,她先是把家中置办的年货熟食处理成即食的,又做了一大份面卤放在实验室,供没日没夜做实验的杨启亮充饥。后来,杨启亮和同学怎么都忘不了那面卤的味道:“渠老师做的面卤是最好吃的了!”
渠桂荣对杨启亮的关爱与指导延续至今
渠桂荣对杨启亮极尽疼爱,杨启亮也没有辜负这份爱。那一年,他考上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博士。取得学位后,杨启亮又回到了河南师范大学,回到了渠桂荣的身边。如今,他已经是河南师范大学的A类人才和课题组的中流砥柱。
“目前,我们课题组里一共有60多人,其中,7位博士、40多位硕士,8位教师都是教授、副教授,他们中有国家特支计划入选人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提起团队成员,渠桂荣很自豪,“我们都说一个课题组,前30年看导师,后30年看学生,学生们现在个个都比我好!”
不过她的“好”,也在时刻感染着后辈们。“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课题组的所有人不仅要科研有成绩,家庭也都要过得很幸福。逢年过节,我都听他们一个个汇报要怎么孝敬老人。”
说到孝顺,渠桂荣以身作则,她每天要照顾已经94岁高龄的婆婆,还要为一家八口人做一日三餐。婆婆原本由6个兄弟姐妹轮值照顾,但在渠桂荣这里住着却不愿意走。婆婆也在渠桂荣的精心照顾下,从7年前的鼻饲喂食、卧床不起,到现在的可以自己吃饭、乘轮椅活动……这些,学生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内化在思想中,外化在了行动上。
百花无此香,桂枝金粟黄。渠桂荣的奉献与志诚,她的宽厚与仁爱,宛如丹桂柔香沁润学生心田;亦似她的研究中必备的高效催化剂,不停地催生化学合成领域的创新型人才,生发出源源不断的、能够让未来更加美好的青春力量。
(原载:2024年4月5日《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