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2023最美教师▪余红卫
今年4月,这样一段视频“火”了:视频中一位教师用十多张证书展现了从乡村教师到大学教授的28年人生“逆袭”路。这段视频上线后,受到了全国网友和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央视新闻等中央媒体纷纷报道,超过2000家媒体转发推送,相关话题4次登上微博热搜,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150万次,全网累计阅读量突破8000万。
她,是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余红卫,从教35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莘莘学子筑梦。
起步中专,始于乡村,奋斗脚步从未停歇
余红卫和教师职业结缘始于1985年。当时15岁的她从确山县任店中学毕业后,以乡镇应届第一名的成绩被驻马店师范学校录取,1988年中专毕业后到确山县任店镇赵湾中学任英语教师。为了提升自己,她参加自学考试,于1993年获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
为了更好地提高英语专业能力,服务本职工作,1994年余红卫开始准备成人高招考试。1995年她顺利通过成人高招考试,被河南教育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录取,学习期间,她考取了剑桥商务英语二级证书。
和学生在一起余红卫感觉“上课就是一种享受”
1997年毕业后,余红卫成为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其间曾获驻马店市优质课二等奖、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等多项荣誉。2001年,31岁的她迎来了可爱的儿子。虽然她一边教学一边照顾刚出生的孩子非常繁忙,但是学习的目标从未搁置。她利用工作之余看书学习,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
天道酬勤,余红卫于2003年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3年求学的日子里,她非常想念孩子,经常是拿起电话一听到儿子的声音就哽咽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直哭到放下电话,然后抹去眼泪,走进图书馆,让读书来疗愈思念。读研期间,她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奖学金二等奖,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6年硕士毕业后,余红卫来到河南农业大学,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2007年获国家二级笔译证书,2013年晋升为副教授。从18岁中专毕业成为乡村中学教师,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她始终脚踏实地,一路奋斗,执着地追求知识,深爱着教师梦想。
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初心使命坚如磐石
不懈追求的路上,工作的场所和环境、所教的学生、工作的内容等不断变化,但余红卫从教的初心始终如一。35年的教师生涯,她始终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后,她从未因个人和家事耽误教学。2018年冬天,86岁的老父亲病重住院,她白天赶着去医院送饭,夜晚在医院陪护,同时还要照顾家中83岁的老母亲和正在上高中的儿子。虽然不断奔波于学校、医院和家之间,但是从父亲病重到去世2个多月里,她没有请过一天假,也没有耽误一节课。
2013年前后余红卫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头晕手麻。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坚持到假期才住院接受治疗。2018年她因严重胃病住院,在医院输液治疗间隙还坚持上课。近年来她的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症多次复发,她都忍住疼痛坚持上课。她说:“我的奋斗和坚守源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源于对教师责任的担当。”
只要是教学和学生需要的时候,余红卫一直都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近年来,余红卫除了主讲大学英语课程,还担任着周末的第二学位课程;她主动承担许昌校区教学任务,时常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这学期,余红卫又选择了一门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外译中国经典选读》,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常教常新、教学相长、给养学生、提升自己。”
在成长之路上余红卫抓住一切成长契机
“No one is the best, try to be the best of yourself.”余红卫经常用“永远不停止做最好的自己”来要求自己、鼓励学生。有学生私信她说自己有些“社恐”,她就在课堂上多表扬提问,锻炼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对于性格内向、稍许自卑的同学,她特别关注并给予更多的关爱。“学生跃跃欲试又有些犹豫的时候,就需要有人‘push’一下,然后他才能够有勇气去做最好的自己。”
求学多年,余红卫始终坚持“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我只是想做一个好老师,帮助学生学好知识、锻炼能力、培养品格。言传不如身教,育人首先育己。只有自己积极学习,不断提高学识、眼界、心胸、格局,才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工作能力。”余红卫说。
愿以微光,秉烛高持,照亮平凡人追梦路
今年4月,为了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学校邀请余红卫录制了一段1分40秒的视频,展示了她一路奋斗的人生历程。视频发布后,她的朋友、同事、曾经教过的学生,还有素未谋面的网友,都纷纷留下正能量的评论。留言中最多的词汇便是“奋斗”与“励志”。
她曾经教过的学生表示:“有幸能成为您的学生,我很骄傲!”还有一位远在广州的网友发来微信:“余老师,我今年36岁,第一学历是专科,自考本科。今年考研失败了,谢谢在我最失落的时候看到了您的事迹。这就像一剂强心剂,让我可以重整旗鼓,再一次迎接挑战!”
起步中专,余红卫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
“其实学历和职称只是一个看得见的、有形的收获,最本质、最珍贵的收获是在路上,在追求的过程中。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获得的知识、阅历和感悟,都给予精神和心灵以滋养。只有历人生,才有人生观;只有观世界,才有世界观。不断追求让生命充分绽放,怒放过的生命会更安稳、更平静、更丰盈。”余红卫说。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成一束光,绽放着所有的美好!”获得今年最美教师荣誉之后,余红卫给教育时报记者发来泰戈尔的这首短诗《用生命影响生命》。正如诗中所言,余红卫正是那道照亮他人的光。
展望未来,余红卫说:“以前,我是一颗小星星,在自己的小星座上温暖自己;今天我还是那颗小星星,但是我会更加努力发光,希望用自己的微光照亮更多日夜兼程的追梦人,温暖平凡人的追梦路。星光不负赶路人,人生每步都算数。只要心存希冀、目有繁星,必将追光而遇,沐光前行!”
(原载2023年11月17日《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俊州,通讯员:邓振营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