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今年5月,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启动2023年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活动。全省高校师范生积极响应、踊跃来稿,纷纷结合自身经历写下一篇篇展现新时代“准教师”倾心执教的情怀和志做大先生的师德感悟。
经推荐、遴选、专家评审等环节,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师范生组中共选出65件一等奖作品,《教育时报》选编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浇灌一簇红花
□ 徐艳敏
教师,也称先生,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历史的车轮一路向前,时代的方向盘转向新的征程,教师职业的创新性与丰富性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师范生该怎样投身于教育事业,转变为大先生?面对牙牙学语的学前幼儿,学前教师又该怎样培育祖国的花朵?这些问题我只能在实践中探寻答案。
到幼儿园报到见习的第一天,是周一。早上9点,孩子们陆陆续续到达操场,伴随着主持老师的一声“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升旗仪式正式开始。耳边熟悉的国歌与眼前飘扬的红旗交织在一起,初来乍到又不知所措甚至有些焦躁的心倏地平静起来。
耳边的喧闹声突然截断了国歌,余光里玩耍的身影也夺走了我对国旗的注视。“升国旗呢!我们要站好行注目礼。”我的声音没有什么力量,有几个孩子很听话地安静站好了,几秒钟后,又被欢笑嬉戏的声音吸引走了。
有个女孩拉了拉我的衣角,好奇地问道:“老师,为什么要行注目礼?”这声疑问又引来更多的疑问:“老师,为什么要升旗?”“老师,为什么国旗是红色的?”一时间,我不知道是应该先回答她们的问题,还是应该尽快带领她们回归到升旗仪式上。恍惚中,升旗仪式已经结束,孩子们如出巢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散开了,我的心绪却被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扯住了。
大先生是时代的深情召唤,不仅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更要从小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前幼儿的学习与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中,但关于国家与民族的故事,我认为他们应该倾听并学会讲述。在教会他们学习之前,先教会他们做人——做中国人。
利用此次升旗问题的契机,我积极开展了教育实践——将国家与民族的故事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流程中,为祖国的花朵浇灌一抹红。
郭秉文先生曾言“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任何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点滴浇筑方能成就千里之堤。此前,幼儿园也办过不少跟爱党爱国相关的主题活动,但终究还是跟每日生活关联太少,孩子们一时记住了又很快忘记了。
在早间游戏环节,我利用孩子们之前对国旗、注目礼等产生的好奇展开讨论,并结合图片、视频、故事为孩子们进行讲述,帮助他们更详细深入地了解关于国旗与祖国的故事。果然,在后面的艺术活动中,孩子们都对国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也顺势引导孩子们开展了“我对国旗敬个礼”的泥塑活动。
在家园共育方面,我鼓励每位幼儿都与父母一起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并进行有感而发的分享或创作。倾听孩子们的声音,收集孩子们的作品,我们又一起布置了“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故事墙。将国家的颜色融入孩子们的一日流程之中,由此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有了一抹红色,孩子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心中有目标,教育有力量。教育不是高谈阔论,而是源于生活,源于孩子自己。志做大先生,不仅要传播知识与真理,更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与党和祖国齐头并进,为祖国培育绚丽绽放的时代红花。
诚然,身为新手教师,我的经验仍然不足,但我愿意静下心来观摩老教师的课堂,乐于聆听每一份教育建议。我积极地参与师德师风培训会,时常遨游在“学习强国”的时事海洋,不断充盈自己。学深为师,品正为范。我深知教师的责任重大,我与大先生的路虽遥远但可期。
时代在前进,教育亦需变化,身为教师更要紧跟时事,志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国家在奋进,人民理应紧追,孩童关乎国家百年大计,力为祖国的未来打好根基。我今天所教于孩子的,并不追求能结下累累硕果,只希望在这些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些种子,告诉她们,时代的沃土早已深耕,只待祖国花朵的绽放。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照亮海底的那束光
□ 张秒
开始的开始,我是一个自卑而又抑郁的小女孩。我困在自己的心灵深海里,没有伙伴,没有朋友,世界只剩下一片灰色。直到我遇见了他,照亮我幽暗海底的一束光。
老王,我的语文老师,学校的教学领军人物之一,一个大忙人,也是我见过最有胆识、最有担当、最有责任心的人。只要大家对校园建设有什么新颖的想法,他粗厚宽大的手掌摸摸为数不多的头发,皱紧眉、咬着牙细细思索嚼味一番,觉得可行,眉头舒展开来,大手一挥,立马拍案:“走!干!”那声音可洪亮了,与威武霸气的雄狮怒吼差不多。
老王,我们的朋友。他说,他不喜欢只是我们的“王老师”,更情愿他是我们的“老王”,就像朋友那样的称呼,就像朋友那样的相处。奇怪,领导人物的威严豪爽与文人的温润儒雅,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居然能在他的身上融合得如此恰到好处。他经常会站在我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更是我们的“全能百宝箱”,会理解高三的我们学习压力大,在空余时间里带我们搞各种有利于放松的活动。他爱笑,他老是对我们这帮孩子笑。一想起他,我脑海里立刻就浮现他的笑脸来。
我,老王的语文科代表,老王的小助手。从小我就很喜欢语文,高三那一年,我帮着老王讲试卷、听写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字词、每天监督同学们背诵高考必考的古诗词……上课铃声一响,我就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讲台旁提醒同学们拿出本子准备课前听写:“好了,同学们,快把我们的听写本拿出来,下面我们……”没办法,作为学校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老王同志他实在是太忙了,经常只能把讲试卷的任务丢给我这小小的语文科代表。
老王永远慈祥,永远眯着他的笑眼,微笑地嘱咐我讲试卷,信任地把课堂交给我,给我一方自由发挥的天地。每次看他遮掩不住的满面灰尘,以及他那慈爱得像父亲般的微笑,总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暖融融地包裹着我的后背,促我鼓足勇气上前接过他手中的教案,再勇敢地转身走上讲台……
我终于挣脱沉默自卑的蛛网了!我的发言能力在慢慢地积累沉淀。在老王和同学们的包容与鼓励下,讲台上,我越来越镇定,面带微笑、自信大方的解析着一道又一道题的答案,虽然我的普通话很“塑料”,还时不时磕磕巴巴,但同学们很包容。我有时甚至讲得太过激动而手舞足蹈,将他们逗得哈哈大笑。
把教案归还给老王时,他时不时会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拿出来两个鸡蛋,或是一个黄澄澄、汁水饱满又甜进心窝的大蜜橙,塞到我的手里,笑眯眯地说:“辛苦了啊,小乖。”
后来的后来,我和班上的人相处得都很好,我甚至不肯规规矩矩地走路了,经常欢蹦乱跳得像只小鹿般跑去找老王,但在老王面前我又表现得乖乖的。慢慢地,我变得越来越像老王,我也爱笑。我的眼中再也没有眼泪了,因为在我抹眼泪的时候,老王会过来安慰我,看着我,像看他家那不满两岁的小家伙。
他说:“这个没事的,小乖,你要知道,成绩不代表一切,成功和失败也绝不能代表一切。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摔倒了、摔痛了还能再站起来的勇气。有些疼痛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们永远会陪在你们身边,牵着你们的手和你们一起往前走。无论如何,我们都以你们这班孩子为骄傲。”
老王,世间有千千万万个老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王,为师为友更为“父”,育才育德更“愈”人。他用温暖教我也成长为一个有温度的人,然后,留一盏灯,给夜归的人。
怀揣着对老王的感恩及对语文的热爱,我,要继承老王的衣钵,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然后,将他曾给予我的那份高尚的、无价的温暖与疼爱传递给其他孩子,去治愈那些曾和我一样彷徨在渺渺浩野中孤独的身影,抚平他们心底的疤痕。长大后我成为他那样的人也说不定呢。不!长大后我一定会成为他那样的人。
金秋九月,我靠在窗边,淡淡地笑着,手中录取通知书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几个大字鲜红灿灿。窗外阳光普照,和谐号在大片大片金黄平坦的田野中流过,载着人们驶向远方……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妈,我要当老师
□ 张晏华
“妈,我要当老师。”姥姥6岁时对她妈妈讲。那是一九五几年,姥姥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困难亟待解决。长期战争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民生困苦。
即便如此,当时的姥姥依旧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老师。在那个经济不发达、还在扫盲的时代,家人没有泼冷水打击,但也没抱什么希望。
日子一天天地熬了过去,谁知道在1970年后,姥姥竟真成为了一名老师。虽然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块钱,甚至有时候还会拖欠,但姥姥从不抱怨、懈怠,每天勤勤恳恳做着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课堂。姥姥好像生下来就是为了当老师似的,把自己的知识全盘托出毫不保留地教授给每一个学生。
我问为什么,姥姥说:“钱重要吗?咱又不是没过过苦日子。当老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咱们国家和领导的期望,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妈,我要当老师。”妈妈8岁时坚定地讲。“好啊!好啊!当老师好。”姥姥喜笑颜开,眼角因劳累而长出的皱纹看起来似乎更多了一些。那是一九八几年的夏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发展,像那年夏天的温度一样蒸蒸日上。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一个又一个的“三大件”,社会秩序稳定,妈妈的生活状况稳中向好,当老师的梦想也越来越近。经过刻苦学习,妈妈最终考上了当时让无数人向往的中等师范学校,成为了一名中师生。毕业后,妈妈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走上讲台实现梦想后,妈妈并没有骄傲,而是和姥姥当年的做法一样,尽心尽力,将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出去,将教育的光明洒向广阔大地,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育更多的学生。
1990年后,妈妈的工资跟着国家的发展一涨再涨,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享受、挥霍,而是用自己的钱一次又一次地去帮助困难学生。她说:“这本就是国家对我的认可,我不能辜负。当老师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我妈经常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妈,我要当老师。”小时候的我稚气未脱,却昂首挺胸,看起来有点滑稽,又很是严肃。我出生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诱惑当然也层出不穷。
妈妈不止一次地问我:“你想好了吗?当老师可不是简单的,要当就当好老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是当然!”我也不厌其烦地让妈妈安心。
又十几年过去,2023年的今天,我已经20多岁,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她迈进这个家里从未触及过的区域——大学。而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她,也依旧会坚定地迈进那个神圣的殿堂,成为一名像妈妈、像姥姥那样不忘初心的老师,教书育人、一往无前,将教育精神在新征程上代代相传。
“妈,我要当老师。”
“好啊!好啊!当老师好,要当咱就当一名好老师!”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站在三尺讲台上
□ 周姝蔓
在我的青春记忆里不仅仅有春日繁花、夏日蝉鸣,还有着不同形状的粉笔字画、铃声炸响时的雀跃身影、过于宽大的黑白校服,当然也少不了那一棵棵伫立在我回忆里的常青树——一位位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像是一个永恒的目标,引领我踏向了这样一条人生旅程。
如果说父母教会我感知爱与被爱,那老师则雕琢了我发现美的能力。从小学时第一次协助老师批改作业,初中时因为老师生病第一次拿起教案带着同学一起复习,高中时熟练地讲起了练习册,我一直记得讲台下一双双看着我的眼睛,记得自己从紧张发颤的嗓音到后来的游刃有余。特殊的“代课经历”让我一点点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梦想——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的人民教师。
但当我真正走上一条师范生的道路后,我才认识到成为一棵常青树也面临着寒暑交替、风吹雨淋,成为一名教师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从职业广义来看,教师本身也是因为社会分工与生产力发展而诞生的一个生活中平凡而常见的职业,工作内容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教师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教师沟通、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世界上第一个有疑问的孩子提问的那一刻,教师可以是许许多多的人,但又与许许多多的人不同,因为它身上担当着培养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任务。而要担此重任,教师自己就必须要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做到学高身正。
另一方面,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在象牙塔下长大的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没有准确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时除却父母以外,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朝夕相处的老师。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在漫长的学习生涯里,教师就是学生天然的榜样,因此,首先教育好自己就成为了每一位师范生的必修课,而在师德这门必修课里,“爱”是一个永恒的真命题。
站在三尺讲台上,需要我们用心教育,用爱付出。
爱是教育的根基和师德的灵魂。正如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张桂梅校长一样,三寸粉笔系深山,烛光千里耀云岭。支撑着她“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的,正是她对学生、对上千位山村女孩深沉的爱。跋山涉水只为开辟一条光明之路,节衣缩食只为拨开深山的迷雾,张桂梅校长在砥砺深耕中改变一代人的命运。
看似师爱很难,其实也很简单。犹记得在中学繁忙的学业压力下,我时常为了作文苦恼,在考试作文的框架下“缝合”着一篇篇速成的文章,不敢乱写意象、不敢修改框架。直到有一次练习批语上,老师圈出了我删掉的段落。
“为什么删掉狗尾巴草?大家写的青春都是璀璨的星子、盛开的繁花与温柔的风,但是我很期待你笔下的狗尾巴草……”她的批注犹如山涛激浊扬清,后来我写草长莺飞浓浓绿意,写云雾缥缈卷和舒展,在师爱的浇灌下做一束顽强的“狗尾巴草”,在楚楚温风和斑驳斜阳下摇曳。
泰戈尔曾说:“爱的含义不是奉献自我,而是给他人最好的寓所,让他人在最幽美的心田居住。”做老师也是这样,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殊点,善于表扬他们的微小进步,切实地关心、激励学生。
站在三尺讲台上,需要我们“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提起教师,我们总会想起教师是人格的塑造者、是精神的引领者,但与此同时,教师的本职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是用有力的臂膀带领学生攀过诗山题海,用温情的教诲陪伴学生迈向诗与远方。
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恰好芳华待灼,应当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教师专业精神和教师人格魅力,用一步步地积累铺就通向理想的大道。
路过一片树林,走过喧嚣的街道,很少有人注意藏于身边的常青树,或许它因常见而不特别,但四季轮转它却青装不改、永不凋零。就像是一代代走上三尺讲台上的人民教师“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我也始终期待着站在三尺讲台上。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
播洒爱的阳光
□ 郭杨怡
作为教师,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因此,在2021年6月,我充满期待地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实习,踏进这满是孩子的天堂。
记得刚到幼儿园时朋友告诉我:“幼儿园的工作就是在孩子们的吵闹中重复,最终总有一天你会在吵闹中放弃。”从最初的骄傲自豪中冷却下来后我才发现,当一名幼儿老师是多么不易。
幼儿园的孩子不像小学生自理能力那么强,吃喝拉撒都需要老师协助,经常是上着课孩子吐了、尿了、拉了,这时候的老师更像是保姆;在家每个孩子都有上房揭瓦的时刻,幼儿园那么多孩子,脾气各异,这时候的老师更像是消防员;那么多家长,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要求,这时候的我又像心理咨询师一样,为他们一一解惑……
在实习过程中遇到过很多事例,其中我就发现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就哭闹,躲在角落里不爱说话。她叫小米,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因为刚开学还未适应,因此每当她哭闹的时候我就拿糖果哄她。但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她的情况毫无改变。因此,我就对她进行了调查。调查后我才了解,原来是原生家庭的因素导致了她现在孤僻的性格。于是每当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的时候,我就过去牵着她的手跟她交流沟通,带她玩耍。渐渐地,她性格开始不再孤僻,一有事情就喊我的名字,直到后来可以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做他们的父母,更要做他们的朋友。
在2022年春天,我们几个老师带领班内小朋友玩滑滑梯。一不注意,我们班一个小朋友踩空了脚,在滑滑梯上磕破头了。实习的我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是那样的束手无策,内心非常自责。我们3个老师看管30个小朋友还能发生这样的意外,是不是我们看管的方式不对呢?我抱着他不停地道歉。他摇摇头对我笑了笑,拉着我的手说:“小怡老师,我不疼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后来经过反思我终于懂得了,当老师的奥秘是“心”,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记得当代初等教育专家斯霞老师曾这样说,师爱比母爱更伟大,因为母亲爱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出于人的本能,而教师爱的是学生,是别人的孩子,她需要一种博大的胸怀,她需要一种奉献的精神。爱是伟大的,从孩子们身上我更加体会到爱更应该是公平的,不管孩子美与丑,不管孩子聪明与否,不管孩子乖巧与否,作为一名教师都要把爱的阳光播洒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一路坚持走来,如今平凡琐碎的365天日复一日地从我身边走过,我庆幸自己的选择,因为我已深深爱上了这普通而又平凡的工作,爱上了我所钟情和选择的幼教事业。回顾这一年的教育历程,沉重中有一种充实,奋斗中有一份快乐。我有过成功的欣喜,也有过深切的思考,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每天来到幼儿园,我的孩子们都会围上来用软软的小手握住我,用欣喜的眼睛看着我,用欢快的童声呼喊我,一颗怎样冰冷的心都会被他们融化。或许,这一生治愈我的就是欢声笑语里,他们那声最纯真呐喊的老师,或许是在遇到问题时他们总会用大大的眼睛询问“小怡老师你怎么啦?”,或许是他们那小小的手掌牵起我的手一次又一次吵着要我陪他们玩耍……
我这辈子最庆幸的就是选择了师范专业,无论重来多少次,我想这份赤诚不变的心,会一直随着这份职业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准幼教老师”,我决心用自己的爱心、知识去点燃红烛事业,用自己真诚的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单位:南阳职业学院)
(原载:2023年10月27日《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