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一则公费师范生因在读期间考试作弊被取消公费师范生身份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从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特别是公费师范生的角度,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该事件?作为“准教师”,公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相比,在师德要求上并无不同,但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否浮于表面?公费师范生因其“定向性”和相对“稳定性”是否会在入职前养成“铁饭碗”心态?如何破解?
围绕此事件,教育时报就公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及警示机制建设,对公费师范生培养单位教师、公费师范生用人单位负责人、公费师范生等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采访人:
教育时报记者 张俊州 庞珂
受访人:
周口市教体局教师教育科科长李丹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教师赵敏
2016河南最美教师、濮阳市濮阳县徐镇镇昆吾社区小学校长杨承
2018河南最美教师、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教师任明杰
河南师范大学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郑行云
入职前,“准教师”们对师德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理论上
教育时报:任老师,作为扎根乡村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该事件您怎么看?这位学生的行为该如何评价?
任明杰:此事件中,在教体局取消涉事公费师范生资格后,该生仍向法院提起诉讼。这说明,在其看来,自己的作弊行为并无过错,或者说并非不可原谅,也许在他内心里,并没有产生深刻的反思。
由此可见,涉事学生作为一名师范生,对师德标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他潜意识里,也许师德只是一个口号,在需要的时候喊上两句就行;也许师德只是一个无形的主观意识,并无客观的评判标准。
对于“准教师”,师德的涵养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上,而应该让他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如学习教育部官网通报的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对师德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他们会觉得师德离自己很遥远,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教育时报:目前,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是比较乐观的,公费师范生就业更是非常稳定的,不少师范生就有了“铁饭碗”心态,您怎么看?
任明杰:根据自身经历,我在入职前也曾有过这样的心态。但入职后,随着对学生认识的深入,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我意识到,我们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在于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可塑性和向师性很强的学生。师者,源也,源清则流清。我们是什么样子,学生就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的行为失范,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因此,作为将要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师范生,一定要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意识到自身将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做一个行端表正的“四有”好老师。
教育时报:作为公费师范生,你怎么看待该事件?公费师范生的身份叠加在学生身份上,学习生活中有没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郑行云:因违反考试规定而被取消定向师范生身份,该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对师范生教师情怀的挫伤,更是亟待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警示。平时浏览新闻、网贴,和身边同学聊天等,我得知师范生群体中有一些学生存在信仰缺失、价值困惑、与实际行动脱节的问题,若缺乏正确引导,那这将会对新生代教师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力弘扬优良师德师风,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公费师范生这一身份的责任与担当。
全省师德主题演讲比赛今年新增师范生组,45所高校的师范生代表参加本届比赛
学习生活中,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很重要,学校的培养机制也很重要。大一时,我有幸参与校友会谈,与全国最美教师张杰、王秀秀夫妇面对面,听他们在扎根基层教育的经验分享中初明理想答案;学校的全媒体平台多次、多种形式宣传身边的“河南最美教师”王彩琴、刘安娜老师等,每年在我校举行的全省师德主题演讲比赛也都会组织师范生到现场观摩,这些都足够让我们以榜样的力量知德践行、以行悟思……学校的种种举措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我们对高尚师德的追求动力,也让我们在实践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教育时报:公费师范生这个身份其实是在报考时就选择了的,那在真正踏进校门开启求学之旅后,有没有发现这个专业跟预想的不同、想要退出的同学?
郑行云:目前还没有听说有同学后悔的,但我觉得完善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对于公费师范生这一机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身为师范生,我们要充分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脚踏实地积累专业素养,尽可能弥补当下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学历短板,以回馈家乡。
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公费”不是铁饭碗,“契约”不应成底线。大部分定向区域多为教育资源匮乏、经济欠发达地区,面对外界的云谲波诡,如何守好底线、提高上限?针对培养过程中评定不合格、不适合从教的状况,应有适时退出机制,并记入诚信档案,对有长期从教意愿、符合标准的学生实施准入。总之,教育部门在制定科学化、公平化的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公费师范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同时,也要实现后备师资力量的良性循环。
师范生培养单位身担重任,应以前瞻性的眼光培育未来教师
教育时报:杨校长,您的学校远在黄河滩区,属于公费师范生政策的覆盖范围。学校现在有就职的公费师范生吗?他们的表现怎么样?
杨承:从2021年至今,我校已先后迎来了9名公费师范生,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不断展示着他们年轻、充满活力的一面。但从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来看,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对于公费师范生,他们在定向培养过程中,不用担忧就业问题,就业基本上“双向”选择,毕业就能参加工作,对于想当教师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利”。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编制难考程度大家也都了解,而公费师范生参加工作就有编制。因此,众多的学生提前了解到此“福利”后,就出现在校期间学习消极、违规、不服从管理等现象。
教育时报:那从用人方的角度,您认为师范生培养,尤其是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杨承:对公费师范生而言,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首先,专业素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规范,努力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学校一定要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上多下功夫。
强化师德引领、重视业务指导是杨承在引领新进教师走上快速成长之路的两大法宝
其次,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公费师范生需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师后应有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责任,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和榜样引领学生。而且要明白,作为公费师范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需要具备忠诚、诚实、正直、公正等优秀的道德品质,秉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个人修养和品行修炼。
当然,培养过程中要专业技能与师德养成两手抓,需要学校在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活动组织、榜样选树中,突出师德素养的教育与提升,为公费师范生打造好一名“准教师”应有的教师素养。
教育时报:赵老师,您所在的学院承担了不少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任务,对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学生心理等情况比较了解,您怎么看此事件中学校、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法院的做法?
赵敏:我认为培养单位和法院的做法完全合法合理。国家实施公费师范生计划,为公费师范生免除学费、安排就业,是为了向教育薄弱地区输送优秀教师,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师者,人之模范也。”能在教育薄弱地区扎根、服务的“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诚信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时报:对于师范生培养,师德涵养工作怎么才能做到深处、实处?咱们学校是怎么做的?
赵敏:此事件对公费师范生和培养单位都是一种警醒。作为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单位,我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师德修养作为首要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逐层落实师德培养目标,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们明确各门课程对培养师德的支撑度,设计各门课程在提升学生师德修养方面的具体目标,将师德培养渗透在各科教学过程中。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定期对师范生专业教师进行师德培训
实践教学也是提升学生师德修养的重要阵地。我们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基地,设置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与一线教师、儿童深度接触,强化教育实践反思,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和思考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提升师德修养水平。
同时,师德修养在课程评价和实践评价中都占有重要权重,这对学生也能起到激励鞭策作用。历年来,我院还开展经典诵读、讲座、研讨、参观、支教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师德修养。
此外,为构建利于师德养成的校园文化,我们不仅优化校园环境,尤其注重高校教师的率先垂范,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学识、师德、师爱,以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影响学生,增进学生对未来教育工作的向往和热爱。
涵养师德,职前职后教育同样重要
教育时报:李科长,从您的角度,公费师范生的培养与师德养成工作需要在哪些方面着重考虑?
李丹:这几年,地方公费师范生从“冷门”到被“热捧”,除了当前就业难的形势外,还体现了广大考生及家长对这一培养机制的认可。随着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教育主管部门和乡村中小学校对这些“准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期待。此事件适时给予我们警醒——师德师风作为检验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在公费师范生培养中尤为重要。
一是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承担培养工作的高校、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与用人学校群策群力,密切配合,持久发力,久久为功,形成良性互动与集群效应,营造公费师范生成长的纯正风气与良好氛围。
二是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要落实到高校培养、职前培训考核与职后发展提升的各个环节,坚持全过程师德师风管理。
三是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要适应教师培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建立专项师德教育管理平台,通过全过程数据采集,形成公费师范生师德涵养数字画像,指导其进一步学习、反思与提升,为职前考核与任用提供数据支撑。
教育时报:近年来,周口的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乡村教师队伍中也补充了不少新鲜血液,对于新教师职前职后师德养成,周口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李丹:首先,在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工作中,我们立足本地实际,完善了高校(周口师范学院)过程培养、市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专项考核与中小学校(用人单位)把关任用的三方协同路径,构建了师德教育培训、师德模范宣传与师德管理的协同路径,坚持导师引领、个人内化与跟岗实践的精准落实路径。
持续开展师德主题教育已成为周口职后师德教育五项策略之一
其次,我们针对入职后的师德教育实施五项策略:一是创建各级师德师风教育基地,形成文化传承、多元联动的周口区域师德教育资源集群;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涵养师者情怀,厚植师道文化;三是立足教师培养数字化转型,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师德教育专栏、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全媒体平台等为依托,组织开展线上师德培训活动;四是开展与省市最美教师等师德先进典型面对面活动,组织学习张玉滚、张鹏程等先进典型,促进师德素养提升;五是加强师德考核,查处失范行为。
最后,在扎实推进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开展系列化的违反师德师风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加强自我反省,引导公费师范生自重、自省、自警与自励,坚守师德底线,规范自身言行,自觉成长为教育战线上的优秀生力军。
》》》》新闻链接
据“江苏高院”微信公众号8月14日消息,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针对一起行政纠纷案中发现的问题,向教育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在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过程中,明确细化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规划,加强培养跟踪。
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是“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三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培养制度,定向师范生也被称作“公费师范生”,是补充教育资源不均衡地区教师队伍的一种重要途径。李某经高考被S学院录取为定向师范生,入学前,李某与县教体局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书》。在校期间,李某因在期末考试过程中夹带纸条,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
随后,S学院向县教体局发函,建议取消李某乡村定向师范生资格,提请县教体局予以明确。县教体局复函,同意取消李某乡村定向师范生资格。S学院将复函结果告知了李某,并告知其将按普通毕业生身份毕业。李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复函,恢复其定向生资格,并为其安排就业。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教师是立教之本,师德是教师之魂,诚信是师德的基本要求。考试作弊是严重的违纪行为,这属于基本常识。江苏省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中,明确列举了取消定向师范生资格的具体情形,其中包括“违反培养院校纪律,受到学校记过以上处分”。本案中,原告作弊事实清楚,被培养院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符合政策文件关于取消定向师范生资格的条件,教体局做出同意取消的回函并无不当,遂判决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原载2023年8月4日《教育时报》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俊州 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