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各地各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省教育厅7月5日召开全省师德师风建设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杰在推进会上强调,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师德工作新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推动师德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会上,新乡市教育局、河南工业大学等5家单位做了典型发言,分类型、分层次、分角度展示了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介绍了因地制宜出台的创新举措,成为各参会单位借鉴学习的范本。
新乡市教育局:高位推动,打造师德品牌
□ 曹祖臣
新乡市教育局高度关注师德师风建设,坚持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定期研究谋划,高位推动工作开展,制定并出台多个文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市教育局连续三年
开展了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对县(市、区)及局属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发挥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
市教育局构建全链条师德教育体系,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加强岗前与职后培训,将师德教育作为新入职教师及在职教师培训必修内容,并对参训教师每年师德教育学时做出明确规定。市级每年确定一个师德教育主题,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主题活动,实现师德教育全覆盖。
全市每年制度化开展师德征文、案例评选、演讲比赛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常态化组织师德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会,评选全市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组织开展“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遴选推荐活动,每年举办师德巡回报告30余场,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争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全市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师德建设体系,发挥宣传、教育、共青团等多部门职能,明确各自师德师风建设责任,通过工作部署会、教师座谈会、学生家长会等多种形式,齐抓共管、多方联动,共同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多点发力共同下好师德建设整盘棋。
同时,新乡市健全表彰机制,强化榜样引领,不断打造师德品牌。全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市级教师表彰制度,每年推出1位年度教师,给予10万元奖励;每年评选270名新乡市优秀教师、3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0名师德标兵、110名师德先进个人;每3年评选10名“杏坛耕耘最美教师”、10名“守望田园最美教师”;每5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高规格表彰一批新乡市优秀教师,着力打造师德示范标杆,激励教师涵养师德、潜心育人。
去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向“新乡师德先进群体”学习活动的通知》,新乡市委、市政府印发《向“新乡师德先进群体”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省教育系统、全市各行各业向师德先进群体学习,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等多家媒体深入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事迹内容在全市乃至全省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干事创业的热情。
(作者系新乡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郑州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铸就师者之魂,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张利刚
郑州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坚持把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通过打造“两个高地”、强化“三大工程”、实施“四航行动”,将郑东新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向纵深,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打造“两个高地”。一是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师德师风教育培训高地。全区按照内外结合、理论与实务兼顾原则,组建了由省内外教育专家、师德研究知名学者及各级一线专家群体组成的培训资源库,紧扣师德成长需要,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三类教师群体,分层分类设计培训项目,提升培训课程科学精准度。
二是创新形式载体,着力打造师德师风教育宣传高地。全区以列子文化和教育实践为素材,以“四有”好老师为主题主线,全面扩建、提档升级师德师风教育实践场所,成功打造出集师德教育、文化理念传承的郑东新区文化馆、图书馆、城市书房,综合采取讲座、报告、文化体验、教育实践等多样化举措、立体化形式,推动教育、文化部门双向融合、深度合作,引导广大教师深化对高尚师德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
强化“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再提升工程。全区学校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每年开展“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实施从教行为再净化工程。全区定期开展师德师风重点问题、共性问题专项督导;制订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设立师德建设工作检查月,将教师从教表现作为个人诚信体系和个人公共信用档案的重要内容。
三是实施师道尊严再提振工程。全区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配齐配足教师数量,足额及时发放工资补贴,保质保量做好各项评优评先,优先安排教师培训,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不断强化教师地位提升。
实施“四航行动”。一是注重典型引领,为全面育人“领航”。全区通过实施“师德工程”“三名工程”“育苗工程”等,倡导教师以德为尚、以育为教、以爱为先、以能为本。
二是强化领导、协同发力,为全面育人“护航”。全区设立师德师风检查组,兼具师德师风评价、考核、专题教育等职能,职责一以贯之;探索师德绩效联动制度,将师德考核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三是精准培训、抓好队伍,为全面育人“助航”。郑东新区提高新入职教师的准入标准,将师德师风教育列为首要培训内容;抓好高层次人才、“最美教师”、思政教师三支关键队伍,开展高层次人才师德培育工程,实现师德师能双向提升,打造“双高”人才队伍;强化“最美教师”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思政教师专业性和培训平台,打造师德师风宣讲专家队伍,传递教育正能量,唱响师德“最强音”。
四是强化监督,有责必究,为全面育人“守航”。全区积极构建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重大问题报告和舆情快速反应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区、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对履行责任不力、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期薄弱的教学科研单位,追究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
(作者系郑州市郑东新区教文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河南工业大学:强化体系创新,涵养高尚师德
□ 刘志军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河南工业大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近年来,河南工业大学不断强化体系创新,探索出师德师风建设“工大模式”。
党建引领,系统集成。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配合、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五位一体”工作格局。
坚持标准,科学评价。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先后出台《河南工业大学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河南工业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文件,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另外,学校对教师师德师风实行多主体、多元化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化结果运用,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在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对师德表现突出的,进行政策倾斜和优先考虑。
文化涵养,润物无声。学校因“粮”而立、为“粮”而育,锤炼了独具河南工业大学气质的精神谱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粮食文化教育传统。学校在对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培训期间,将学习参观校史展览馆、粮食博物馆等作为“必修课”,打造了具有工大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引领广大教师不断从中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激发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庄严和神圣,主动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使命担当。
学校不断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主题活动,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师德主题教育征文、演讲比赛和优秀案例评选,构建教师荣誉体系,举办新教师入职、退休教职工荣休等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典型引领,积水成渊。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师德示范作用,强化榜样引领,打造长效品牌,学校大力实施“榜样引领工程”。目前,“工大讲坛”已经开展300余期,成为展示师德师风建设成果的重要舞台;“年度十佳师德标兵”“我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研究生良师益友”评选已形成品牌,成为全校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团队,如国家教学名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原教学名师、河南最美教师、感动中原人物等,成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标志。临危逆行的“抗疫博导天团”、挺身而出的“党员教师突击队”,成为疫情防控期间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系河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南阳理工学院:夯实“五位一体”师德建设体系
□ 安士伟
南阳理工学院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系统工程,积极探索思想认识有高度、组织领导有强度、机制建设有力度、教育指导有深度、服务保障有温度的“五位一体”师德建设体系,统筹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个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领导体系。一是着力高站位谋划。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做好长期规划、中期谋划、短期计划,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
二是着力高规格部署。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主任的师德建设委员会,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具体落实、教职工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每年印发工作要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落实。
三是着力高标准要求。学校始终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对失范行为“零容忍”;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定期检查考核、督查通报;在人才引进、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职务晋升、项目申报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个坚持”聚焦立德树人,构建教育体系。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学校以“两化一创”为抓手,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近3年,学校2个党支部晋级全国样板,10个党支部晋级全省样板。
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学校认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厚植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三是坚持榜样带领。学校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劳模工作室”“最美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形成“头雁效应”,下功夫营造崇尚师德、争先创优的良好生态。
“三个突出”强化刚性约束,健全考评体系。一是突出日常监督。学校设置投诉举报平台,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力震慑;落实两级听课和教学督导制度,督促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完善学生网上评教制度,引导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是突出过程考核。学校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考核作为招聘教师的首要内容,把好“入口关”;定期组织开展师德考核,把好“日常关”;及时调整相关教师工作岗位,把好“调配关”。
三是突出奖惩机制。近3年,学校对师德师风建设成绩突出的6个单位和65名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2名教师,取消其24个月的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评奖评优、项目申报等资格。
“三个注重”关心教师成长,优化服务体系。一是注重职业发展。学校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组织研习营、开设工作坊,实施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支持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促进全面发展。
二是注重权益保障。突出主体地位,畅通信息公开渠道,切实保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作用。近3年,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58条教代会立案提案和意见建议逐一得到落实。
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学校从经费列支、职称评审、住房租用、子女入学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供服务保障,使教师安心从教、舒心生活。近3年,学校新建人才公寓491套;发放博士科研启动经费2446万元;帮助286名教师解决子女入学难题。
“三个强化”着力制度建设,加强保障体系。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先后制定和修订了《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闭环管理。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全校师德师风建设日常工作;各直属党组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依托各基层党支部开展建设工作。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学校每年设立专项经费210万元,用于教育、宣传、奖励等,全力保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系南阳理工学院院长)
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突出职教特色,打造立体化师德建设阵地
□ 沈钦
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培根铸魂主线,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打造立体化师德师风建设阵地,取得良好成效。
明确方向政治引领,在业务融合中落实教育使命。学校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在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中落实教育使命和师德要求。以语文学科为例,学校针对中职生文字功底薄弱的实际情况,把《人民日报》发表的《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风雨无阻的奋进征程》等重要政论文章汇集成册,作为学生朗诵和写作的范本,让任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挖掘锤炼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落在实处,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产教融合突出特色,在德技并修中提高工作实效。学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的指示精神,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德技并修,找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结合点,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聘请一批劳模工匠,在学校成立劳模工作室,通过报告、座谈等形式定期和教职工互动交流,激发教师德技并修的理想信念。
见贤思齐导向引领,在荣誉品牌化中激励担当作为。学校坚持深入挖掘优秀教师典型,正面倡导高线追求,不断建设和完善师德荣誉制度,打造了“三牛精神标兵”“巾帼标兵”“校园年度人物”“最美园丁”等一系列师德建设品牌。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形成了榜样就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探索创新,在营造氛围中提升师德素养。学校定期组织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师德宣传活动,定期开展重温教师誓词活动,把每学年开学的9月定为师德师风宣传月。针对近年来年轻教师增多,教职工中网络非正式群体增多的新情况,学校强化互联网思维,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向网络阵地延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完善机制加强警示,在强化教育中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考核细则》《师德考核负面清单》等制度,建立了师德个人信用记录,每年进行师德追踪考核,并在所有的考评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同时,学校坚持把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编发的教育系统违法违纪案例,定期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结合师德风险点开展警示教育,在加强教育中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作者系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