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师德建设进行时

河南省第二批中小学卓越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专项培训最美教师主题座谈摘录

编者按:

春之始,学不怠。2月27日—3月3日,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河南省第二批中小学卓越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专项培训,在上海成功举行。在本次培训学员中,有一个群体特别亮眼,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就是24位来自不同届次的河南最美教师代表,他们因共同的初心相遇沪上。


1.大图.JPG


3月3日中午,在教育时报精心策划、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认真组织下,24位河南最美教师在课程学习之外,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给予‘我’的教育实践的启示”等话题,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主题座谈交流。《教育时报》《师德》版摘录部分最美教师发言,以飨读者。


教育时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给予“我”的教育实践的启示是什么?


1.张玉滚.JPG


张玉滚(时代楷模、2018河南最美教师、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来自乡村学校的校长,给我的启示是: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结合学校特点,利用好学校教学设施,开设社团课程、兴趣小组,让师生课堂更生动、课间活动更精彩、课余生活更充实,切实把德智体美劳融入课堂、课间、课余。


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要在学校树立美德,培养文明少年。通过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美德少年、学校走廊布置美德故事,让学生学先进、做先进,学以致用;健全学校育人机制,定期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电影,读先进人物书籍,鼓励学生讲道德故事,从而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我将不忘初心,努力前行,对照培训所得,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先进理念带给身边更多教师。


2.杨承.JPG


杨承(2016河南最美教师、濮阳县徐镇镇昆吾社区小学校长):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我有两点启示:


一是报告中提到的“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科学谋划学校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尤其是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多,在家校共育不易开展的条件下,应该更努力地做好育人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乡村少年宫、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及黄河水稻种植区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性活动,“五育”并举,让学生真正地多元化发展。


二是报告中还提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省首批特岗教师,我有幸见证了十多年来城乡教育从“非均衡发展”到“一体化发展”的转变,并正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乡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而这一切都是教育公平不断推进的具体表现,都是高质量教育不断发展的佐证。在感谢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明确自身责任,继续扎根乡村教育,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科学文化知识,踏实工作,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3.蒋和震首选.JPG


蒋和震(“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鹤壁市实验学校副校长):


作为一名坚守一线27年的教师,我从三个关键词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反思与启示:


定位,进一步巩固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把教育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的地位,突出了“教育优先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方向,这就更加激发了我们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坚守从教初心,立足讲台,锐意改革,创新发展,突破封锁,更多更好地培养爱国创新的战略科技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方向,进一步明确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践,通过培训,学有所思,学以致用。首先,筑牢爱国主线,构建德育大框架;其次,“家校社生”四方协同,凝聚育人合力;再次,铸强师魂,守定从教使命,不断提升师德内在素养。


总之,我们要恪守内心“做心善之人,成有爱之师”的信念,坚持率先行动,时时做到并带领全体教师守根铸魂、守德担当、守正扬善,爱生如子、做人成师,全力打造德善、进取、和谐校园。


教育时报:请从ChatGPT的爆火,来谈谈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如何建立,从而实现专业化发展。


7.郑美玲.JPG


郑美玲(“出彩河南人”2019最美教师、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师):


我们很清楚教师职业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我们不是要思考与ChatGPT是“敌”是“友”的问题,而是要思考它到底可以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什么?它“反应快”“拟人化”的优势可以提高我们整合信息的效率,但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的育人功用赋能吗?我的答案是不能。


教师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我们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育人筑心的工程师。每一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不可替代。学生的个人成长素养、社会生存素养怎么可以靠ChatGPT这个高阶版的“小爱同学”全部完成?


教师之所以美丽,是因为点亮聪明的聪明才是美丽的聪明。学科教学过程重在思维品质与必备品格的融合教育。如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学习力。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思维品质+创造能力。这六个方面又怎么可能通过搜索引擎拥有?


教师学习的特点是自我导向的学习、强调实践的学习。学生无法通过ChatGPT获得所有学习能力,教师的能力迭代及专业化发展也无法单纯依靠ChatGPT完成。所以,我们还是要永远保持“空杯”心态,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找到教育改革创新的正确方向,通过构建专业阅读体系和践行印证纠偏提升等方式不断刷新固有的元认知,不断丰富和构建面对未来学校所需的能力。


6.乔朝霞.JPG


乔朝霞(“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特别奖获得者、安阳市第六十三中学教师):


我们今天要谈的ChatGPT,从咱们教师的工作来讲,我认为它可以帮教师从不同角度生成教学设计、回答问题,甚至可以根据你的心情写首古诗。但是它能取代教师吗?答案是不能的。


此次培训,常生龙教授授课时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科学和哲学的产生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闲暇、自由、好奇心。我认为,作为教师,保持心灵的自由、对知识的好奇心非常重要。保持心灵的自由,能够站在原有的经验上,看到更远的天空,能够敢于打破固有的模式,尝试新的路径。拥有好奇心,才能面对困惑不迷茫,面对困扰不犹豫,面对困难不退缩,进而不断地充盈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知识和技能正在不断地被外包给机器人。在面对人工智能对人类智慧构成新威胁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要紧跟形势,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教学工具,同时也要努力培养人类思维的能量,做真正的智慧教育。


贾福霞.JPG


贾福霞(“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河南省实验小学教师):


在赞叹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不断学习是站稳讲台的不二法门。我们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已经在互联网的知识海洋里冲浪,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在十年前肯定是不行的。不断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工作要求,更是我们的责任。


坚持阅读是永葆活力的必由之路。阅读除了获取丰富知识,还要通过书籍去看世界,了解教育理念的发展,开阔眼界,让自己的见识永远保持和时代同步。另外,我们还要多阅读教育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专业教育水平,更接近教育科学化,而不是仅凭经验来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要积极思考、转化成学习成果,让输入和输出结合起来,自己的思维才会不断发展,生命才会永葆活力。


在做中学,不断解锁新技能。我们要富有探索精神,敢于在实践中解锁新的技能。比如,不会剪辑短视频,自己搜索教程学习;不会编辑公众号、美篇,都可以通过搜索教程自学;不会开车,下定决心学会,实现出行自由……我们要跟着这个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


5.靳塬统.JPG


靳塬统(“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禹州市花石镇观音堂小学教师):


我认为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他可能改变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教师专业素养发起挑战,同时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的卓越助教。这就表现出教师终身学习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顺势而为,利用人工智能为教育服务。


教师要有宏观的视野、独立思考力、教育规划力,减少对学生技法方面的培养,转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可以没有AI的记忆力好,但不能不知道、没看法、没思考。


我们还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个性服务会被更加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懂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是逆流而上,让教师工作不可替代。


人工智能与人类相比,缺乏共情、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心理咨询、学生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提高专业水准。也就是德育工作能力要不断提升,好在我们河南有中小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德育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我们有河南班主任智慧书院,每年都可以“充电”加油!


教育时报:通过本次师德素养专项学习,在未来德育工作中,“我”准备从何处创新突破?


10.赵秀红.JPG


赵秀红(首届河南最美教师、许昌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


最好的教育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自然而然。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下面我从“三个立足”来谈谈如何让德育自然而然。


一是立足儿童立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的育人对象是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是什么,他们的内心更需要什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要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要突出以人为本,真正把他们放在教育的“最中央”。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二是立足游戏体验。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游戏是他们的主要活动。他们从游戏中获得重要的成长体验。


说教千万遍,不如一次体验。比如,可以通过“孕妈妈”游戏体验把感恩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们的游戏体验中。经过一天的“孕妈妈”游戏体验,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和爱,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是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孩子们的责任心、公德心和同情心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孩子们从有限的生活空间走向无限广阔的成长空间。


8.窦东立图.JPG


窦东立(2017河南最美教师、漯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


经过一周的师德素养专项学习,我收获很多,感受很深刻,尤其是在未来德育工作的创新突破方面,我也进行了很多思考。


一是要广播理念,共探共研共实施。德育不拘于单个学校,利用市教研室平台,通过漯河市21个学科工作室活动,汇聚全市各学校德育智慧和理念,共同探寻德育之路,共同教研德育之法,共同实施德育之道。


二是深入学习,提炼课题研究,进行广泛推广。利用市级教研平台,精心组织人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提炼实际工作中德育的先进策略,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


三是推动校际间德育实践和现实发展,开创校际德育融合新途径。比如,可以不定期开展学校间、教师间的德育工作展示交流活动。


9.方书典.JPG


方书典(“出彩河南人”2019最美教师、淅川县大石桥乡孙台希望小学教师):


通过本次师德素养专项学习,我明白了:在小学阶段侧重于培养学生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情感。在未来德育工作中,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向来深耕:拓宽视野、敢于放手、自我觉醒。


一是拓宽视野。我所见到的农村孩子并不缺少“吃苦耐劳”精神,缺少的是眼界。人的世界观是从观世界中得到的。只有见证各种美好,尝过酸甜苦辣,才能明白什么是生活。


二是敢于放手。敢于放手是对学生的信任。未来一定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遇到了磨难,明白了不足,进而找到动力。过程虽然烦闷,但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散思维、自我教育、开拓创新、组织管理、互帮互助等能力。


三是自我觉醒。自我觉醒是我从9岁的侄子身上看到的。一次我们俩一同到南阳市区,300元,5天的饭钱都是他自己支配,最后剩120元。之后去商店他从不会乱花钱,还会建议我不乱花钱。从外部打破是压力,从内部打破是成长。这就是内省的力量。如果孩子们从多方面内省,那么他们将会塑造出更加完美的人格。


IMG_3483.JPG


王南(“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特别奖获得者、开封市第五中学教师):


德育的核心是价值观的教育,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宽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学校里,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有德育目标。在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有德育的成分,只有在正确价值观引领下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工作室已结项班主任专项课题“中小学德育体验课程的实践研究”,在未来德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外的推广,深入挖掘课程中“五育”的结合点,在实践活动中有机整合“五育”,在“五育”融合的实践中实现全人教育。


目前,我们已在社区、养老院、博物馆等场所建立多个德育体验课程实践基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同场域实施了《传统文化课程》《影视德育课程》《伦理道德课程》《环境保护课程》《爱心公益课程》等,让学生在体验中体悟、感悟,进而内化、自律。


今后我们要在开展德育体验课程的同时,做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夯实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思想根基,使德育工作兼具渗透性、持久性和创新性。


(原载2023年3月10日《教育时报》 摄影:教育时报记者 代修鹏 王帅民 龙庆)

page1output.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张俊州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