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是一种品质,没有对享乐的奢求;奉献,是一种精神,没有对名利的追逐;奉献,是一种信念,没有对安逸的贪图。”在2000多公里外的大漠戈壁上,李矿以全新的教学理念、独到的管理方法肩负着自己的责任,谱写一支昂扬新时代的“边塞曲”。
援疆前,李矿是河南省工业学校的一名教师,工作25年来一直从事职业教育工作。2020年,他带着组织的重托来到位于哈密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担任副校长一职,后经选聘转为校长,承担起全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气候差异导致很多援疆干部、教师不适,李矿就是其中一员。初到哈密,他顾不得一路的风尘和疲惫,很快投入到工作中。
李矿到校后,首先面对的是对学校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李矿发现,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承载着当地的职业教育育人使命,但是,学校的教学和运作模式还不完善,更偏向基础教育。
经过一番摸索,李矿总结出“四系一部”,即机电系、汽车工程系、学前教育系、信息传媒系四个院系和基础教育部,保证学生学到精准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让学生学好基础理论知识。李矿认为,职业教育要讲究立德树人、德技双修,培养的学生是德行好、技能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3年来,李矿带着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人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职业技能人才。
除了完成专业上的划分,李矿还紧跟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仔细研究职业教育政策与哈密融合的切入点,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引进优质企业,让校园里有机器的声音,让孩子们得到真刀实枪的实践训练。这样的改革,还促进了学校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和教师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实现学生的“毕业即就业”。
“我知道援疆教师再努力,最多也只能影响几届学生。要想真正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就要变‘输血’为‘造血’。”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李矿借助河南援疆资源积极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力争为学校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技能大赛可以快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21年4月,学校组建了25个专业技术代表队,多次参加新疆自治区的职业技能大赛。为了赛出真水平,李矿积极联系河南学校,将35名老师送到河南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培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取得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近3年来,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在多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教师在援疆教师的带领下,2年间申报了7个课题、发表了8篇论文、完成了5本校本教材编写;首次承办省(自治区)级大赛,并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初次承办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教育周开幕式……
在李矿的积极对接下,近3年来,来自河南后方院校的600余万元资金助力学校发展,还为学校新增11个实训室(包括1个会计实训室、4个平面广告实训室、1个计算机机房、2个汽修实训室、1个化工实训室、1个烹饪实训室、1个园林实训大棚)。
李矿常想,职业教育重视的是技能培训,职业学校如果没有设备,就没法办好职业教育。在他的协调下,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十三师职业技术学校捐赠了150万资金和一批机电设备。
为了新疆的明天更美好,为了兵团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李矿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努力着、奉献着,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新疆这块充满希望的沃土,献给了边疆的各族人民。他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河南援疆人,我的心愿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