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工学院的教师王海涛,浑身散发着质朴、担当的气息。他来援疆,是为完成同为河南工学院同事的妻子马绍惠未尽的梦想。早在2013年,满怀希望报名援疆的马绍惠,最终因为健康原因没能如愿,成为她心中的遗憾。当又一次援疆机会摆在他们家庭面前时,妻子便全力支持他去援疆。
2020年年初,王海涛带着妻子的嘱托,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美丽的哈密,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任交通运输系副主任,实现了夫妻共同的愿望。
初到新疆,王海涛面临着生活环境和工作内容的双重挑战。干燥的天气使得他手部皮肤开裂、流鼻血。肠胃不是很好的他,最初一段时间都在闹肚子。忍着身体的不适,王海涛坚持早谋划、早备课、早行动,着手进行教学资料的整理和准备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担当。
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有着大量的煤炭、铜矿等矿产资源,也有哈密瓜、葡萄、香梨、大枣等特色林果产品,以及牛羊禽肉产品。这些主要依靠公路运输,每年的货运量占比在80%以上。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面对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在新疆面临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专业交通运输技能人才更是使命光荣,这让王海涛深感责任重大。他通过查阅文献、档案,到实习合作基地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结合自身原本在新飞集团的工作经验,因地制宜地将所带课程进行专业设计,为教好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谈到第一次上课的场景,每一处细节都记忆犹新。“虽已有预感,但当看到教室里绝大多数孩子是少数民族学生,那种视觉冲击力还是很大的。之前就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很长,谁能想到最长的有12个字。记名字成了大难题,点次名也成了很困难的事情。”王海涛说。
“大部分孩子国家通用语言不是太好,如果我用正常语速讲课,有的学生会出现茫然的表情,我就要适当重复和降低语速。学生用不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提问,我得仔细听才能理解。”面对这些渴望知识、努力学习的孩子,王海涛向系里老师及领导请教,和援疆同事一起探讨,很快调整了教学节奏、调慢了自己的语速,遇到知识点还会多次重复、强调和提问,力争让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学会。
“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王海涛时刻牢记并践行着这句话。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训实践课上,他现场指导学生拆卸发动机、维护保养汽车等技能的同时,还经常会讲一些汽修安全小故事。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事例把操作重点和操作安全烂熟于心。
王海涛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由于疫情防控和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学生的心理波动很大,上课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王海涛注意到这种情况后,单独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余讨论会。会上,王海涛耐心倾听学生的困难和问题,以自身丰富的经历去引导和解疑答惑,有效缓解了学生的焦虑。
在一次实操过程中,一位名叫麦尔哈巴·穆开热木的学生因为不熟练,操作失误,眼看汽车歪斜要砸向这位同学,王海涛飞步上前,一把将学生拉到身后,自己的脚却被车轮胎轧伤。这位同学非常感动,内疚地向他道歉。他却安慰学生:“没事,这点伤不碍事。老师我可是健身达人,皮糙肉厚。以后你们走上工作岗位,就没人在旁边保护你们了,大家一定要树牢安全意识。”
此后,这个班的学生课下经常亲切地称呼他为“王海涛爸爸”。学生还盛情邀请他有时间一定去他们的家乡做客。他深深感受到了学生的那份淳朴与善良,心中满满的职业获得感。
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王海涛还取得了很多成绩。2021年,王海涛和阿不地里木老师一起合作辅导3名学生参加自治区技能大赛,荣获高职学生组技能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截至目前,共计辅导42名学生获得“1+X”汽车营销与保险服务技术技能证书,并成功申请2个省级项目,发表了3篇论文。
每当看到这些与自己女儿年龄相当的孩子,王海涛就会想起在郑州上大学的女儿。与女儿视频谈心时,女儿常会叮嘱老爸注意保重身体,说放假来新疆看望老爸。在与妻子视频时,他会把哈密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美食特产告诉妻子,也会将新疆的新鲜瓜果及时快递回家乡,以弥补妻子的遗憾。不过令人更加遗憾的是,两年多来,由于大学学业和疫情防控的原因,妻子和女儿始终未能如愿到哈密走走看看。
王海涛是一名踏踏实实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正是这种踏实,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拥有扎实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新疆交通运输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新疆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两年多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援疆,我是带着媳妇的梦想在援疆,这是我一生难得的宝贵财富。我经历了辛苦也品尝了幸福,磨炼了意志也丰富了阅历,教授了知识也收获了成长。援疆无怨无悔,我的生命因援疆而精彩。”王海涛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