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对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业,哈密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故乡。这一次来是使命必达,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说这话时的张景亮,坐得笔直,说话铿锵有力,显出不同寻常的气质,这与他30多年的从教经历密不可分。
作为第三次参与援疆支教工作的老援疆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历史教师张景亮早早就做足了准备。“援疆”一词对他而言再熟悉不过,但每次来哈密,他都会有不同的感受。2012年,第一次来援疆的张景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工作,3年援疆期间他还被评为了新疆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劳动模范。
2017年第二次援疆时,张景亮被分配到哈密市第一中学工作。作为历史老师的他刚到哈密,当地的教育现状就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哈密一中是自治区知名中学之一,也是当时哈密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少数民族双语完全中学,有65%的学生来自农牧区。该校政治、历史、地理都是采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教学,这让语言完全不通的张景亮寸步难行。他感叹初来乍到时的窘境,作为历史老师,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但为了心爱的教学事业,他只能临时担任汉语老师。
“到这之前,我觉得历史教学肯定会得心应手,但来了之后却事与愿违。因为担任汉语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间的收获与心酸是我极大的财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事情的转机是在2018年9月,哈密市开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这时他知道属于自己教学的“春天”终于到了,可到真正着手历史教学时,张景亮却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我想不光历史学科是这样,其他很多援疆老师也头疼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基础差,对国家通用语言的理解水平比较低,历史课本上的很多专用名词完全听不懂。”
有困难解决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针对这种现状,在讲课之前,张景亮都会提醒学生进行预习,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点和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留一部分时间,专门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解答,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消化知识点。其次,张景亮把每章的知识点细分化,细化到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字。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轻松、更快速地进行学习,对提高他们的成绩大有裨益。
“通过我的教学,让孩子们知道真实的历史,让孩子们知道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我想这也是我援疆价值的体现吧。”短短几句话,语重心长,却道出了老师的伟大之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谈起第三次援疆的原因时,张景亮坦言牵挂这里的孩子。“以微笑融化陌生,用信任沟通心灵。”课余时间,他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他主动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室、宿舍和食堂,学生经常能看见他熟悉又亲切的身影;他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让更多的家长和学校一起关注孩子的成长。
当时,学校正在推广“三进两联一交友”的教学模式,这也正和张景亮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教学工作,很多学生都会对我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张景亮心系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学生会及时反馈教学上的问题,比如说老师讲课的语速快了,哪个地方讲的不详细。就这样,张景亮和他的学生“有来有回”,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里的孩子既单纯又让我感到欣慰。”在谈到让他印象深刻的学生时,张景亮语速加快,滔滔不绝。有一次,一名学生在上课时睡着了。张景亮就问他:“你不学习知识,以后怎么养活自己呢?”这个学生说:“我家里养了很多很多头牛,我不用学习,吃喝足够了。”一场看似简单的谈话,却反映出了当地的大环境。“我相信学校里不止一个孩子是这样想的,我们来援疆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孩子们这种坐吃山空的想法。”
张景亮还谈到了他结亲的学生尼加提·阿不列宁:“他是一个有正义感,但平时有些散漫、学习上进取心不太强的孩子。”张景亮看到他的学习状况就多次谈心,并且到他家中家访,在他不断努力下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热情,并考入新疆工程学院,这让他感到十分的欣慰。
这次的三年援疆之旅已近尾声,张景亮感叹万分:“一日援疆人,终身援疆情。”回顾三次援疆之路,张景亮认为收获最大的是自身的改变,不仅加强了政治学习,提高了政治觉悟,对援疆的政治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结识了不少新的朋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如有需要,我会继续踏上援疆道路,援疆工作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