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教风、学风是教师和学生对待教与学的价值观、动机、态度和行为取向的综合体现,是影响教学质量诸多因素中最关键、最活跃的两个因素。 没有老师的严格执教、没有学生的刻苦学习,我们的学生也不可能成才。
三十多年来,安阳学院王爱民教授围绕“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践行“课比天大”的教师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王爱民坚守“课比天大”的教师情怀,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提前10—15分钟到教室,认真讲好每一节课,在教育和引导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立志奉献祖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育人成效。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五一奖章获得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目前,王爱民是河南省唯一具有两个学科教授任职资格(数学教授、计算机教授)的高水平教育家(二级教授)。 从教35年来,为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学院学生连续讲授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学物理方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等“数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多门主干课程。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三段法”能力训练程序,在基础课教学中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效果。较好解决了“如何引导学生把理想和现实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机地统一起来”“引导学生把学校教育同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王爱民围绕:课堂教学交流的基本技能(教学口语、板书、体态语、提问、情感交流、媒传);课堂教学的施教技能(导入、讲授、组织学生活动、课堂管理、讲授结束);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技能(课堂教学设计、测试编制、反思评课)等三个方面14个基本技能的提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着眼“如何吸引学生、如何启发学生、如何提问学生、如何管理课堂、如何导入、如何探究、如何巩固、如何结束等,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了长期实践探索。
研究设计了适用于不同教学内容的“讨论式、步进式、对比式、归纳、问题教学、大案例、任务驱动”等教学法,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研究成果受到了高教界同行的高度评价,先后应邀到河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等27所高校讲学,受到一致好评。
诠释“责任与爱”的教学故事
“爱”是一切道德的前提,“责任”是一切行为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学要教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爱民的体会是,只要做到一条,教学就差不到哪里去。就是要“爱学生、爱事业、爱学校”,以及对自己、对家人、对国家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爱学生”是教师爱教的根本,首要的就是要诚心对待学生、热心帮助学生,用高尚的道德和人格感染学生。可以说,受学生喜欢、令学生铭记的老师一定是爱学生的老师。
“爱事业”是教师爱教的核心。这就需要教师切实保证教学投入,不断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艺术,精于教书育人。爱学校,要把教书作为事业来做。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就要尽量做到完美。有了爱的沃土和责任的阳光雨露,教学自然而然就容易结出硕果。
王爱民认为细节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上课前黑板要擦干净,黑板上不应到处都是擦后的粉笔灰,更不应该留有上门课的笔记;粉笔和黑板擦要放在固定顺手的位置,免得上课时到处找;站着讲课,老师尽量走下讲台;多媒体课件要多图而少字,避免照着PPT念;多媒体教学时教室的光线不要太暗,以免学生昏昏欲睡……着装、站姿、手势、板书姿态和走动方式,都是王爱民在教学实践中所严格遵循的,甚至对于让同学起来发言时的手势也进行了专门探究。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都要进入角色。老师走上讲台,就像演员登上了舞台应充满激情,眼、耳、手、脑及全身都要投入到授课中。同时,又不能完全自我陶醉于其中。要时刻观察学生的眼神动态,要注意语音、语速、声调高低对学生情绪的影响。尽量做到语言流畅、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并且准确地使用停顿,有时就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课堂的演示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精彩、精确的演示过程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老师不能完全依靠PPT讲课,对关键的难点、重点,板书是绝对不能少的。写板书的过程就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肢体语言,它能让学生在关注重点时有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课堂上,只要王爱民发现哪个学生没有用心听讲或做其他事情,就会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其诙谐调侃,轻松幽默的气氛立刻便重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专心听讲。王爱民独特的教学风格、扎实的业务功底、循循善诱的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校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做到“充分熟悉、把握、提炼”,能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讲法。每次上课伊始,王爱民都要把这次课要掌握的目标内容标出来。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这次课要掌握的知识有哪些。
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把握这次课学习的方向与范围。这样可以有效培养让学生养成既把握全局,又深入局部的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王爱民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了“问题教学”的技巧。在“触发器”一节课的教学中,从基本的“S—R触发器”出发,讲清它的工作原理。然后,提出这种触发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怎么办?改进!于是引出“主从S—R触发器”的设计。“主从S—R触发器”工作中还有问题,提出问题有两个,怎么办?各个击破,又进行新的设计,如是,又引出“主从J—K触发器”的设计与讲解。步步提问,步步解析,最后引导到有广泛应用的“边沿触发的触发器”的讲解。
本来是相当枯燥的数字电子器件的讲解,王爱民在讲课节奏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上有紧凑的步骤安排,在图表的出现上进行了巧妙的时间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分析中的逻辑美与解决问题的乐趣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的欲望,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习惯。
大学的性质决定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不仅仅是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自我兴趣,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在学好专业的基础上主动构建基础较宽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取向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上必须实现全面互动。“教”是关键,“学”是保证,只有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摆脱教书和育人“两张皮”的现象,才能切实增强“教书育人”的实效。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王爱民经常用互动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刻剖析,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展自己。这种互动过程中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并自发提升其学习兴趣。
基于夯实人才培养根基的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王爱民坚持把“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能力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一次的课程讲授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带动教风学风建设。比如:王爱民为了证明“1=0.9999……”,设计了“分割、区间套、等比级数和极限4种方法”,利用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的知识对结论进行解释,可以让学生对这门课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课下,指导学生利用“实数完备性的等价定理(确界原理、单调有界定理、闭区间套定理、有限覆盖定理、聚点定理、致密性定理、柯西收敛准则)”和“阿基米德性质”,完成了多种证明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
学校连年的师生评教,凸显了王爱民的“教学名片”——是“最受欢迎的教师”。每年都有不少新生一入校,都会慕名前来求教“学业指导”……
王爱民坚持在“教风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课堂教学做到了精益求精。在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中,围绕“建设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学生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的浓郁氛围”,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可替代的育人效果。
王爱民每月组织一次学习沙龙,一次一个主题。在阶梯大教室的讲坛上,偌大的教室里座无虚席,过道里也挤满了人。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他精彩的讲演不时被阵阵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听了王爱民教授的讲演,大学生们感到很受教益。校学生会学习部写给王爱民的信中说“……王教授您讲得太棒了,从古代到现代,从文学到自然科学,从东方到西方,您丰富的知识让人佩服,您的人生哲学又使我们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讲演。我们想要表达的,不只是对您的敬重,更是对一位泰斗式人物的敬仰。您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维、雄辩的口才,让我们真真切切领略了什么叫大智慧,大教育家……”
作为组织者,通常是王爱民先讲,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情况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数学建模、教学技能创新、“挑战杯”、程序设计、信息安全、“中国软件杯”等内容,学生们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有效的指导,这里已经成了优秀学子的“练兵场”。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实现在思想上、情感上、意志上的大幅提升,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内生动力。
这样的“学习沙龙”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效果,收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三十多年来,王爱民指导的学生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邱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7个国家大赛中,获得3个国家级一等奖、11个二等奖、2个银奖、16个三等奖,其大赛成绩一直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王爱民教授就如何更有效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长期探索,逐步由早期的个别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规划”,过度到后来学校的一项“育人品牌工程”——“学业导师制”。王爱民每年担8-10个新生的“学业导师”,以学生的个性情况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起航、导航、护航、远航”全程“导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5年来,接受过王爱民具体指导的学生中,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125个,有127名学生考取了自己满意大学的研究生,其他229名学生全部依据自己在王爱民指导下设定的“学业目标”顺利实现了“满意就业”(公务员、教师、创业),学生就业方向明确化与多元化,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不少毕业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王爱民用35年的坚守与操劳,沉淀为“课比天大”的沃土,滋润桃李天下。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安阳师范学院博士后、薛笑荣教授说:“在王爱民教授身上能看到焦裕禄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