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王变变、靳塬统
组委会授予王变变、靳塬统的颁奖辞是:
在家是伉俪,到校成战友。夫妻同心,用五年改变倒闭小学命运;相扶相携,用真爱点亮乡村孩子梦想。聚沙成塔,村小旧貌换新颜;无私奉献,种得桃李芳满园。你们是“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王变变、靳塬统。
□ 本报记者 杨雷 王磊 /文图
一所村小,从只有6名学生、2位老师的教学点,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拥有248名学生的完全小学,需要多长时间?——5年!
一对乡村教师,举全家之力,从房子、资金,到父母、爱人,全情投入乡村教育,能够付出多少?——全部!
面向党旗,学校党员教师做出庄严的承诺
“让农村家庭的孩子享受可与城市学校相媲美的免费优质特色教育!”记者来到禹州市花石镇观音堂小学,第一眼就看到教学楼上这句大大的标语。这句话,可以说是观音堂小学校长王变变和丈夫靳塬统的梦想,也寄托着观音堂村全村2250口人的希望。
只为让家门口的孩子有学上、有老师教
5年前,观音堂小学因硬件条件差、生源流失严重,即将被撤并。王变变在学校任教5年,她知道这个村子的孩子上学有多不容易。“城里的学校远,附近的私立学校贵,村里的孩子上学太难了。”王变变说。
2016年春,王变变从老校长手里接过这所1997年由村民集资建的学校时,学校只有6个学生、2位老师——她和董艳丽。
自家的新房成了特岗教师的宿舍
“巴掌大”的学校,教学设施也不齐全,王变变心里很清楚,要想让村里的孩子过来上学,必须要整修校园。在花石镇中心学校任教的丈夫靳塬统,也回到了观音堂小学,帮助妻子这个“光杆司令”。
硬化地面、批墙、架线、安装水管、墙体绘画……为了节省资金,这些校园改造工程,都由他们自己来做,硬生生地把王变变、靳塬统、董艳丽3人从建筑“门外汉”逼成“多面手”。
午餐时间到了
校园的“面子”有了,但“里子”还是空荡荡的。夫妻二人一合计,就把家里的监控设备、电脑、打印机、电扇等,一股脑儿地搬到学校,还自费给学校添置了空调、饮水机、校园广播等设备……
为了把学校办好,夫妻二人甚至把自家一天都没住的新房给学校的特岗教师住,而自己则住在父亲工厂的平房里。采访当天,记者来到他们2015年建成的房子:从外观看,是一栋漂亮的两层小洋楼,里面有500多平方米;打通的一楼堆满了旧课桌、旧书等学校放不下的东西;二楼有相对独立的两套房,一套作为男教师宿舍,一套作为女教师宿舍,空调、洗衣机、厨具一应俱全……
“当初,一楼是计划放父亲厂子设备的,二楼的两套房,一套我们住,一套父母住。现在有5位特岗教师在新房里住,暑假来支教的大学生也在这里住。有了好的住宿条件,老师们才能安心从教。留不住老师,就对不起村里的孩子。”夫妻二人的想法很简单。5年来,没有一位特岗教师调离学校。
只为传承乡村教育梦想,成就更多学生的出彩人生
靳塬统的母亲马彩峰是观音堂小学的老教师,在这里教了一辈子书——退休前在这里教书,退休后又回到这里义务教书。
“最开始接手学校的时候,是婆婆给了我坚定的信念。婆婆对我说,她当了36年的教师,现在将接力棒交给我们,希望我们能跑好这一棒。”一提起婆婆,王变变眼泪便止不住地流。
美味的饭菜,让学生下午的学习更有力量
2014年,马彩峰从观音堂小学退休,才休息没两年,看到学校师资严重不足,儿子、儿媳忙不过来,二话不说就回到学校义务任教。3年多的时间里,她一直坚持带一个班的课,还带着全校的书法课,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在学校改造最困难的时候,婆婆递给王变变一张银行卡说:“变变,这是我这几年攒的工资,是我和你爸养老的钱,你拿去用吧!我知道你需要钱!”
2019年冬天的一个清晨,早饭没顾上吃的马彩峰着急给即将去郑州轻工业大学参加联谊活动的孩子们借表演服,却在半路上突发心肌缺血,再也没能醒过来……
王变变和靳塬统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体味自然之美
靳塬统的父亲靳欣义开了一个铸造厂,做了几十年生意。最开始他对儿子和儿媳做的事情不理解,时间长了看到他们把学校办了起来,村里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也主动参与进来。
“接手学校时,30套年久失修的桌椅是留给我为数不多的家当。”看着一地的“破烂”,王变变犯了难。靳欣义得知后,放下厂里的工作,拉上电焊机,和靳塬统一起维修桌椅。“正值酷暑,近些年很少干体力活的公公连干了几天,后背都没干过,毕竟是60多岁的老人了……”对记者说起这些事,王变变的眼睛里还隐隐有泪光闪动。
只为让村里的孩子也能享受免费优质的特色教育
其实,王变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2016年,花石镇中心学校校长曾经找过她,想把她调到镇中心学校任教。结果,不但没有把她调走,她还说服了在镇中心学校任政教主任的丈夫靳塬统回到村小来任教。
从镇中心学校政教主任的位置“降格”到村小当一名普通的老师,靳塬统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当时我不想放弃我的大好前途,也碍于面子。其实我一开始是想让变变去中心学校的,回头还可以往县城考。变变不忍心村小就这样散了,我妈也一再给她鼓劲儿。后来,我被我妈和变变的坚持打动,下决心回来帮她。”
面对学生,王变变总是精力充沛
“中心学校缺了他可以,但村小缺了他,就是一个很大的缺口。”王变变说。的确如此,靳塬统回到村小后,成了“全能教师”:教音乐,开设吉他课;教体育,开设篮球课;学校设备坏了,他就变成了勤杂工……他们两人还边教学,边访生源,让家长们可以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
正是有了这种全情的投入,有了学校教师的安心从教,观音堂小学的学生一个个成绩突飞猛进。课外兴趣社团的广泛开展,也让农村的孩子自信大方。观音堂小学良好的口碑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许多家长带孩子慕名而来。
禹州市教育体育局对学校的发展也给予大力支持,多次给学校分配特岗教师,并拨付了170套新课桌,王变变也加入了许昌市名校长工作室和禹州市名校长工作室。2019年3月,学校由教学点升格为完全小学,学生人数达到了248人。今年的教师节前夕,夫妻俩入选“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共同捧起了那尊流光溢彩的奖杯。
课余时间,孩子们喜欢找靳塬统聊聊心事
采访当天,观音堂小学迎来了禹州市新一批的特岗教师,有2位新教师加盟这所村小,师资队伍又壮大了!
采访时,王变变、靳塬统向记者透露,他们正谋划着一件大事——因现有的8间校舍不能满足学生回流的需求,学校的活动场地、卫生间、办公室等设施也严重不足,所以,他们梦想着能建一所标准化的乡村小学。“镇政府和村里已经研究决定,拟在村里选址新建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建设规模为6级12班,可满足600名学生的就学需求,真正让更多的农村家庭的孩子,享受可与城市学校相媲美的免费优质的特色教育!”对于乡村教育的未来,这对教师夫妇满怀憧憬。
扫一扫,看王变变、靳塬统如何回答“最美三问”
扫一扫,看王变变、靳塬统的事迹短片
扫一扫,查看全新版本的《一切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