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师德一线

何光静: 情洒武汉返乡人员子女的抗疫志愿者


690d5d83c7d4902b4bc62349e655a00.jpg

入户家访,何光静为学生辅导功课


信阳市商城县,距离省会郑州400多公里,但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却仅有100公里。作为河南版图上最南端的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商城显然成了我省抗击疫情的前线。


商城县余集镇龙河小学教师何光静在疫情发生后,首先就想到了那些因为疫情家长没办法回到家中而无人陪伴的孩子。于是,她选择了逆行而上,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开始奔波在本村疫情防控检测点和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家庭之间,为他们送去消毒液和生活保障物资,向他们讲解疫情防控知识……


2020年6月19日,记者联系上了何光静,听她讲述自己的战疫故事——


雷诺、雷妍是何光静所在学校的学生,父母在武汉做生意。疫情期间,周围住户都闭门不出,也没人敢串门到他们家去,这可憋坏了两个小家伙。两个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动不动就哭着闹着要出去玩。得知此事,何光静二话没说戴着口罩就去了。她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得知寒假作业已经做完,就用随身携带的红笔,把作业认真批改了一遍。针对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何光静建议两个孩子在家学习做手工、跳绳等。自此,他们家院子里少了哭闹声,多了欢快的笑声。


疫情期间,何光静还负责学校四年级英语网课教学工作。由于农村孩子英语底子薄,有几位家长给她打电话或发微信,说网上英语教学讲得太快了,孩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开始下一句了,学习英语非常困难。她听说后,就在网上下载相关资料,把每一个知识点做成短视频,发到家长微信群,让学生反复观看学习,直到弄懂为止。


作为学校校长,何光静关注着全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为方便联系学生,实时了解情况,每个学生我都存有两个电话号码,如果第一个打不通,就拨打备用号码。老师们定期对学生进行电话走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何光静告诉记者。


随着疫情有所好转,学校也开始复课复学,虽然不再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但何光静的另外一个志愿者身份却从2011年开始,保持了近10年。


2011年,何光静自愿加入“麦田计划”公益组织,成为一名爱心志愿者。何光静告诉记者,“麦田计划”是一个全国性的公益组织,旨在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余集镇作为该组织在信阳市唯一的资助点,她承担着调查、核实余集镇受助学生情况的工作。


在她的奔走努力下,“麦田计划”在余集镇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全覆盖。迄今为止,该组织已资助余集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多名;先后向10多所学校捐赠电暖器和空气净化器360多台,价值37万元;捐赠钢木结构课桌椅330套,价值6万多元;为文冲小学教师配备办公桌椅9套,价值6000元;向10多所学校捐赠教具共320套;每年儿童节给学生捐赠生活用品和教学用具累计达3200套……“近年来,‘麦田计划’公益组织投放到余集镇中小学的捐助资金和物品价值400余万元。”何光静介绍道。


凭借着近年来优异的工作表现,2017年10月,何光静被商城县教体局评为县文明教师,2018年9月,被商城县人民政府评为县优秀教师。


(教育时报记者 赵鑫)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庞珂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