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芬(中)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已经有两批学生顺利回到学校复学了,第三批学生复学的日子临近,但我这次却只能以乘坐急诊车的方式迎接他们回到久违的校园……正在医院的预检分检岗位上,站好新冠肺炎疫情最后一班岗。”6月19日中午,李瑞芬在电话里将自己近期的工作向记者娓娓道来。
李瑞芬,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教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在刚刚过去的冬季,她的身份又多了一重——河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国家有困难,我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有义务冲锋在前。正如父亲说,‘这个时候正是人民需要你的时候,好好坚守岗位,有了大家才会有小家’。”于是,李瑞芬在疫情暴发初期,多次向医院递交支援武汉的请战书,直至加入河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
2020年2月15日,李瑞芬援助武汉的志愿申请通过,她所在的医疗队,被分到了武汉规模最大、病人数量最多的江汉方舱医院。
“年前年后,是医院最忙碌的一个时段,所以寒假开始没多久,我便把孩子送回了山东老家。”当时,李瑞芬也没想到,竟然要和孩子分别近4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每次和孩子视频通话,看着他哭的样子我也特别心疼,但他这个年纪还不能理解疫情带来的影响,我只能告诉他‘妈妈正在打怪兽,等怪兽被打跑了,你就可以回到妈妈身边了’。”安慰孩子的话,李瑞芬说了很多遍,语气里充满了愧疚。
支援武汉期间,李瑞芬担任医疗队护理第一组的组长,带领队员首批进舱。“这次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你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做好个人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救治患者。”这是她每次进舱前总要反复叮嘱队员的话。进舱后,她在出色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通过在防护服上画各种正能量的自制表情包,成为患者眼中行走的“开心果”,缓解了舱内的紧张、焦虑情绪。
在武汉,李瑞芬曾在舱内接触过一位阿姨,阿姨因核酸检测结果反复而心情低落,还常常偷偷掉眼泪,对身体恢复十分不利,甚至有一次趁医护人员不注意来了一次“失踪”。那一天,李瑞芬在偌大的方舱医院里来回跑了两遍才找到人,和那位阿姨畅谈了40多分钟,直至阿姨脸上露出笑容。从那以后,李瑞芬从“开心果”转为舱内“正能量女神”,病人找她谈心成了家常便饭。
战疫归来后,李瑞芬隔离期一结束,便再次穿上密不透风防护服站在学校门口为学生测量体温,一站就是一整天。她说:“我是一名老师,只要学生安全就好!”
2008年从业,2009年从教,李瑞芬从一名护士成长为一名护士长、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位人民教师。10余年过去了,李瑞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亦为诸多护理专业学生带去了丰富、经得住检验的实践经验,作为“活教材”助力他们今后迈上从业之路。
李瑞芬的部分学生已经成长为她的同事,与她在医院的护理岗位上并肩作战,续写他们的师生故事。李瑞芬本人也逐步从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师成长为漯河市青年岗位能手、漯河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漯河最佳市民、河南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
(教育时报记者 梁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