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师德建设进行时

教师的职业道德边界究竟在哪里

——河南最美教师首次集体发声


“孩子的老师沉迷于做微商,朋友圈里全是广告,这样的老师还有心思教书吗?”日前,浙江乐清的几位学生家长向教育局如此反映。经调查,自2018年年底起,乐清市虹桥镇第二小学教师王某就开始在网络某交易平台从事微商经营活动,在上班时间也未停止经营活动,部分学生家长由其介绍加入微信购物群或直接购买产品。由于违规从事经营活动,王某受到立案查处。


今年5月份,四川巴中一名音乐老师因为利用假期时间送外卖也引发社会热议。这名老师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送外卖,一是自己身体不好,送外卖可以锻炼身体;二是因为家中两个孩子开销比较大,想挣点钱贴补家用。网络上各种声音纷繁复杂,有认为假期时间兼职应该是可以的,也有认为兼职送外卖,就没时间改作业、备课了……迫于舆论压力,这名老师辞去了外卖员这一兼职工作。


2017年,江苏的一位老师被家长举报在网上进行有偿直播授课,有人说这是变相“有偿补课”,损害教师形象和权威,也有人说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无可厚非,但“不影响正常教学”说起来容易做到难。引发社会关注后,这位老师选择了辞职……


关于教师职业边界的话题一直引发社会各界热议。对此,很多老师不禁好奇:教师在教学之外,是否可以有创收渠道?这些创收渠道是否事关师德?教师职业道德的边界应该在哪里?记者先后采访了多位河南最美教师和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希望能找到答案。


“定位反差必然带来剧烈冲突”

 

“如果这些人的职业都不是教师,是不是就不会引发公众的批判?是不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让我们背负了太多道德标准、圣人标准?”面对记者提问,2017河南最美教师、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何克珍这样反问。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着这样想法的并不止何克珍一人。


2016河南省师德标兵、2017河南最美教师、濮阳市第三中学教师王彩琴告诉记者,某些时候,全社会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与教师的“自我定位”之间有巨大冲突。“大部分家长、媒体都认为老师是‘精神人’‘圣人’‘春蚕’‘蜡烛’,并用这样的职业标准来定位教师——只有付出,不要回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早已不是传统的教育,而教师也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越来越多的教师日益认同自己“普通人”“职业人”“经济人”的职业定位——两种定位之间的反差必然带来剧烈冲突。


首届河南最美教师、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李迪与前两位老师的看法相似:“近几年,我一旦听到‘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这句话,就全身冒冷汗,禁不住要哆嗦着否认——不不不!若说教师神圣,那么医生、护士、消防队员……谁的职业不是神圣的?所有的职业都是平等的,不是吗?凭什么就要单单把教师这个职业拿出来,冠以‘神圣’的赞誉,然后绑到火架上烤——既然你都‘神圣’了,怎么可以做微商、送外卖、跃跃欲试‘地摊经济’?”


而在2019河南最美教师、清丰县高堡乡英满城小学教师王艳着看来,社会对老师如此“苛责”,其实也是一种尊师重教的表现。教师在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前提下,通过正规渠道创收。无论是做微商、送外卖,还是开辅导班、上网课,只要不违法乱纪,不强买强卖,都可以理解。同时,她也呼吁:“走下讲台,每位教师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责任,不要道德绑架老师。”

“边界不在制度,而在人心”

 

“这三个新闻事件实际上是三种现象,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一事一议。”2019“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2019河南最美教师、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师郑美玲对记者说,时代在变化,我们就应该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老师做微商,上课期间收发微信,已经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准则。“老师能不能在教学之外有创收渠道?首先,要看他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为了挣钱,大可不必继续做老师,就专门去做微商。”郑美玲说。


“如果这个老师课后送外卖,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贴补家用,同时又没有影响教学工作,那有何不可呢?一个男人首先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难道他去养家糊口,就叫有失身份吗?”王彩琴说。


针对网络收费直播,不少老师表示,如果这位老师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而且的确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学到知识、培养了某方面的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授课效果,这属于知识变现,或者说是用知识创造财富,也不必谈虎色变。


“这些老师的行为,到底是违背了道德,还是触犯了法律?”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主任刘肖告诉记者:“在道德范畴内,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底线,如果教师能够在工作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其业余时间做什么似乎就不应在公众苛责的范围内。但涉及到法律层面,一个基本原则是‘法不禁即可行’。”


是的,在新时代,对于师德的评价也不应该守着几十年前固有的东西。那么,所谓职业的道德边界在哪里呢?郑美玲的回答令记者印象深刻:“边界不在于制度,而在于人心,在于良心。不管时代怎么变,做教育的良心不能变,一定要对得起每一位学生、每一节课堂,必须把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立德树人与以人为本并不矛盾”

 

在2018河南最美教师、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教师任明杰看来,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的夫人到街上摆地摊卖糕饼,法文系教授把妻子的泳衣拿去换钱,中文系教授帮当地人写寿辞、墓志铭,化学系教授自己做墨水、做肥皂……这些放到今天也不会引发社会的负面舆情,“因为我们能够很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给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任明杰说。


作为乡村教师的王艳着告诉记者,与城市教师相比,她的收入并不宽裕,但她却从教学中寻得了另外一条创收之路。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她每天读书给他们听;为了让他们写好童话作文,她陪他们一起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她给他们写数学故事。“我边写边给各个学生报刊投稿,收入最多的一个月,稿费就挣了3000多元,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这种与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创收之路,让我很有成就感和收获感。”王艳着说。


2017河南最美教师、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太阳坡村东校教师程东似乎很享受现在的职业生活,“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我作为人民教师,甘于清贫,不甘于平庸,我内心还有着诗和远方。精神富足,生活素淡,即使无法锦衣玉食,但能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心态,不也很好?”


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校长罗敏表示,对于师德,既要有底线、红线的根本要求,也要有积极、高远的倡导引领。做教师的首先还是要努力提升专业水平,干好自己的主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验生活,更好地教育学生,同时创造更多价值。


2016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首届河南最美教师、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校长刘文婷也发出倡议:“希望给予教师足够的社会尊重和一定的经济待遇,尤其对于经济困难教师要给予社会帮助,确保教师安心从教、乐心从教、热心从教。”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我们自然希望老师们都将‘一切都给你’作为职业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努力方向;而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照,我更倾向于把教师‘是人不是神’作为评判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刘肖说。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庞珂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