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师德建设进行时

突然“火”了的他们,从未想过要当网红

他们“火”了!


默认标题__2023-03-27+23_54_35.png


他为垃圾桶装上翅膀、用饮料瓶制成“水火箭”……实验器材由废弃物制成,每一次“飞行”,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他还计划把自己总结的100个简易小实验编写成科学实验读本,让更多孩子得到科学启蒙。


他是小学校长,也是一名从教多年的英语老师,更是学生和家长口中的“厨师校长”。他办“小食堂”,只为让老师安心从教,让学生也能吃得好、吃得饱,让家长放心、安心。


他在黑板上手绘《山居图》,山河浩荡,云烟缥缈,让学生大呼震撼之余,还爱上与他深入探讨绘画技巧与文化内涵。他说,他要让更多的学生喜欢美术,喜欢优秀的传统文化,爱上用艺术表达自己。


他们“火”了,却都从未想过要当“网红”!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与热度,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赵有尚:“小厨房”让师生吃饱、吃好


□ 本报记者 鲍伟/文图   


“中午他们在学校有饭吃,还可以休息,真是让我们省了大心!”3月27日,在延津县塔铺街道太平庄村,一年级学生刘宗宪的家长洪丽向记者表达了她的心声。如今,刘宗宪已经在太平庄小学就读一年了,“成绩跟在民办寄宿制学校上学的孩子没差别!”


7cc040320827470a14f205fc2de66ae.jpg

赵有尚正在“小厨房”做饭


太平庄村位于延津县塔铺街道,毗邻县化工园区,人口不足1000人,许多村民都到附近工厂务工。对于孩子中午放学接送、吃饭难的问题,多数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制学校。因此,生源逐渐流失问题成了太平庄小学发展的主要困难。


2017年,赵有尚被派到这里接手太平庄小学。生源不足让赵有尚犯了难,整个学校6个年级一共只有30多人。且学校仅有的几位老师家离学校都很远,中午饭无处可吃,几个人只能用矿泉水瓶装油、从家里带一点米和蔬菜,在窄小的宿舍里做饭,简单应付捱过中午。


852d3701a0114f57fbe3e68b04fa5e9d.jpg

赵有尚的“小厨房”让学生吃得安心、家长放心


赵有尚表示,作为校长,他首先要解决老师的吃饭问题——建“小厨房”。学校里没有空教室能腾出来,他便看中了教学楼楼梯平台下的一点小空间。他用有限的经费进行改造,并配置了一口新锅、油烟机、热水器、电磁炉,和老师们商量着轮流做饭。


“在学生家庭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不少学生中午回家吃饭休息是个大难题。”赵有尚告诉记者,2019年开学,他决定,用老师们做饭的“小厨房”解决部分学生的午餐问题。当即就有十几个学生报了名,“小食堂”顺利开了起来。


赵有尚把楼梯间的小锅换成了一口大锅,把家里的冰箱拉到了学校。老师们轮流值班,用这一口锅做出十几个人的午餐。


2021年7月,赵有尚去四川参加了一场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经验交流会。活动期间,他想为学生建造一个厨房的梦想在会上被评为“最感动人的方案”,并获得了一笔厨房改造资金。


750c5ca82eac19ec6f56bca0ad4ef33.jpg

明亮整洁的“小厨房”既能就餐,又能阅读


2022年秋季开学,改造后的电气化新厨房正式投入使用。“我们的新厨房,是多功能的,既可以做饭吃饭又可以阅读图书。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吃得安心,我亲自动手,从采购到加工由我一个人来完成,定期邀请家长现场品尝、监管!”赵有尚说。


红烧肉、大盘鸡、肉包子……五天四顿肉、一周不重样,搭配着水果、牛奶来保持营养均衡。孩子们爱吃什么他就做什么,哪道菜不会做他就想方设法学着做。


“不回家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吃饭,也可以午休。老师都是义务帮忙,与孩子同吃同住。平时家长还会送来家里种的蔬菜。现在,家长都说我们学校的食堂办得好,孩子们在学校吃的饭比在家里吃得丰富、营养。”赵有尚介绍。


就这样,在太平庄小学“小厨房”吃饭的学生日益增加,锅也在人数的增加中换了一口又一口。截至目前,太平庄小学共有8名教师、22名学生在“小厨房”就餐。


73b3d87c580263231ff123af5cf35d2d.png

学生多起来后赵有尚想为学生谋划得更多


解决孩子的午餐问题,果然留住了学生。现在,学校共有8名教师,79名学生。“学校终于红火起来了!下一步,根据家长和学生要求或许可以把学校发展成寄宿制,再在校园里做一些美化。”赵有尚计划得很远,“一步一步慢慢来,肯定能实现。”


张建涛:科学实验让学生眼中有了光


□ 本报记者 庞珂   


不久前,在学校操场上,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教师张建涛用网上买来的材料加上垃圾桶,组装成了一架无人机。他手持遥控器操控“垃圾桶无人机”起飞,围观的学生瞬间发出“哇”的惊叹,追着无人机跑来跑去。


dc960b427cf61999c12905ba53adf67.jpg

张建涛的“垃圾桶无人机”在操场上引起学生围观


这段视频被媒体报道后引来众多网友点赞:“小孩子都好开心”“多让孩子接触科技”“能动手的老师太少了,都这样上课,何愁孩子没上进心”……


这并非张建涛第一次带孩子们做科学实验,学校实验室的众多实验道具就是证明。在乡村小学如何上好科学课?张建涛用自己的经历给出了回答。


张建涛在农村长大,高中时接触到各种物理实验,才受到科学启蒙。后来,他成为一名初中物理老师,特别喜欢在课堂上带学生们做实验。3年前,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来到张广庙镇第一小学任教。


这是一所公办乡村小学,八成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学校专门为张建涛腾出了一间科学实验教室,鼓励他既当“教学能人”,又做“科普达人”,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探索发现。


b314fdc9a6c0928fbe93cd78a8d7a01.jpg

张建涛在课堂上为学生做实验


张建涛至今记得带学生们做的第一个实验:风的形成。“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做的。只用了一个风轮,还有蜡烛。”张建涛告诉记者,自己带领学生将教具组装好,现场点燃蜡烛观察实验过程,“之前就跟学生们讲过,风的形成是因为空气的流动,热空气是可以上升的。蜡烛点燃之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推动了风轮”。


张建涛发现,学生比平时上课兴奋多了,非常开心,实验结束也不离开实验室,反而围着他问下一次实验课是啥时候。


此后,张建涛就经常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或者在学校实验室里做实验。“难以描述孩子们的眼神,但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聚精会神’。”张建涛反思,作为老师,只教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如果单纯为了教学成绩,那可能就会忽略孩子们的需求。“我所要做的就是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带着他们在玩中学、在‘疯’中学。”他说。


回旋纸飞机、声音波形演示、“水火箭”……张建涛带领孩子们在一个又一个实验中探索科学的奥秘。


e65d6a7106a6d7882be61552ea4f0d9.jpg

张建涛用饮料瓶为学生做“水火箭”实验


被众多实验点亮学校生活的孩子们也变了。“我的学生比以前更有礼貌了。在路上遇到我,他就会在很远的地方跟我打招呼。”张建涛告诉记者,他发现,孩子们眼中有了光,也更爱提问了,有时候他甚至会被孩子们“问倒”。


孩子们的热情,是张建涛坚持的动力。网上的小实验更新跟不上,他就自己琢磨。从模仿改良到独家原创,如今,张建涛积攒的“废物利用”小实验已经超过100个。


今年,张建涛有一个小愿望,就是编写一本适合乡村的科学实验读本,让更多农村孩子能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我给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准备了50个实验活动方案,四至六年级也是50个。”张建涛将一共编写100个实验,打造学校科学课校本课程,“就在今年,我也要开始带团队了。到时候就拿着我这100个实验活动方案,带着大家一起做实验。”


对于这个新学期,张建涛心里早已做好计划:要做几个“会飞的实验”。近日引起热议的“垃圾桶无人机”是张建涛“会飞的实验”计划中的第四个,在此之前,他带领孩子们做了流浪气球、回旋泡沫飞机、悬浮纸飞机。


83c570a47f67d6264103354141ee377.jpg

张建涛想带学生“玩出点名堂”


“普通的纸飞机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他们都想玩更高级的,能在空中飞时间更久的。”张建涛笑着说,“学生们的期望就是自己最大的动力,压力很大,看着他们那期待的眼神,我就得不停地研究好玩儿的实验。”


李尘:手绘绝美山水黑板报惊艳全网


□ 本报记者 张俊州          

    通 讯 员 刘少强/文图   


平地起丘壑,青绿绘山水。近日,郑州一所中学的老师手绘的绝美山水黑板报,上传网络后惊艳全网,一举登上微博同城榜热搜第一,不少网友直呼“太惊艳”“这样的黑板报不舍得擦”。


f34187733e18cc0344a5927d141e498.jpg

李尘的手绘《山居图》黑板报


“很意外,当时也没想到会这么受关注。”3月23日,黑板报的作者、郑州第四高级中学附属学校美术老师李尘告诉记者,“画这幅黑板报纯属偶然,我当时在看晚自习,有几个学生让我指导他们的绘画作业,无意间,我就注意到后面的黑板有些空,想着能不能在上面有一些创作。”


李尘曾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对中国古典山水画有着深入了解。黑板为绿底,他就选定了元代钱选的青绿山水画《山居图》。简单构思后,他便着手画了起来,耗费2个多小时、数根粉笔,一直画到学生放学走完,这幅惊艳全网的手绘国风黑板报就诞生了。


微信图片_20230327210854.jpg

李尘在辅导学生绘画


“之前在课堂上教学生绘画技法时有用粉笔简单勾勒过几笔,对《山居图》的画法也早就烂熟于心,但像这样大尺幅的手绘山水黑板报还是第一次。”李尘告诉记者,“画完第二天早上,老师和学生看到后都说非常‘惊艳’。”


“黑板报放到网上之后,学生说‘老师你成网红了’,人民日报等好多媒体都在转发,看到网友被中国传统山水画吸引我还是挺开心的。”李尘说,“刚好也能通过这个黑板报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国画,了解到我们不只有耳熟能详的《富春山居图》这些名作,我们传统绘画作品里还有很多非常杰出的画作。”


李尘自幼便喜欢涂涂画画,但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直到中学一次偶然的机会才正式接触绘画。“大一时,山水课的老师就说,我们专业的好多学生到大学才第一次接触到国画,更不要说其他人了。而我的学生年纪还小,还有很多机会,平时我都会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接触传统艺术。”李尘说。


作为去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李尘对自己的“全网爆红”有着理智的认识。“走红之后对我的工作、生活和心态没什么影响。走红只是一时的,要想在职业上站稳脚跟还是要在教学技能上下功夫,打牢教学基本功,才能更好地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来美育学生。”李尘说。


微信图片_20230327210849.jpg

走红之后,李尘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发展和学生德育工作


美育的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李尘在课堂上特别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他常说“艺术没有标准答案”,班级里有一些平时“坐不住”的学生,在李尘的美术课上就能“坐得住”“做得好”。他鼓励学生释放天性、发展特长。学生交上来的每一份作业他都会认真点评,学生的作品也经常出现在他的课件里。


过了半个多月,手绘《山居图》黑板报依然“都不舍得擦”,保留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李尘表示,自己更希望上面能展现一些学生的作品,“能带领学生在上面展示一些他们创作的作品更有意义”。


“作为青年教师,李尘老师成长迅速,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在坚持专业创作,是一位有才华、有情怀的美术老师。”李尘的同事、美术教师郭晴晴告诉记者。


李尘和学生在手绘《山居图》前.jpg

李尘的手绘《山居图》黑板报学生“都不舍得擦”


据了解,李尘的作品《天堑变通途》2021年曾入选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去年毕业之际,李尘还在华中师范大学博雅美术馆举办了“桃源·幻境”个人展览,展览其在校期间创作的40余件佳作。



如同之前走红的“白发校长”张鹏程、讲焦裕禄讲到泪流的思政课教师周荣方、毕业典礼上金句频出的“宝藏教授”程民生等河南教育人一样,这三位老师走红互联网后,反而是将根扎得更深。


他们都成了河南教育故事的讲述人,为塑造河南教育的新形象做出了贡献。而他们也仅仅是河南百万教师的代表,还有许多教师像他们一样,用心呵护着每位学生成长,用爱滋养学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默默努力。


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


(原载2023年3月31日《教育时报》)

page1output.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张俊州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