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刘永革
组委会授予刘永革的颁奖辞:一片甲骨惊天下,百年研究气象新。倾心汉字源头,诠释文化根脉;“殷契文渊”铸平台,甲骨数据见“云端”。历史与未来靠一键链接,这一键就在你的脑际指尖。你是“出彩河南人”2022最美教师——刘永革。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甲骨文的研究,8年时间里先后4次提到甲骨文。此次又到殷墟视察,对甲骨文研究传承提出殷殷期望和要求,我们感到非常振奋。”11月10日,教育时报记者拨通了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永革的电话,采访中,他谈到最多的,就是对甲骨文研究“新的春天”的期待。
刘永革倾心甲骨文信息化研究20多年,努力让“冷门”不冷,使“绝学”不绝
22年,从一片空白开始,从“甲骨文外行”起步,刘永革带领团队将3000年前的古老文字同当代科技建立了亲密关系,研制的甲骨文字库、可视化甲骨文输入法,把甲骨学的研究带入了数字化的时代。
记录历史,让甲骨文“活”起来
“前阵子刚去上海,和腾讯集团下属公司签约,共同推进开展人机协同的甲骨文破译研究,让甲骨文信息化迈向人工智能时代!”刘永革首先告诉教育时报记者这样一个好消息。而为了有这样的成果,刘永革已经奋斗了22年。
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刘永革,1988年来到安阳师范学院,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1997年至2000年期间在西北工业大学进修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2000年,安阳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同年,获得硕士学位的刘永革又回到了这里。刘永革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与甲骨文产生联系。
“当时回到学校,两位老师力主我开展甲骨文信息化研究,而我对甲骨文的认识等同于空白。”刘永革说,也是自那一刻起,他就笃定了将甲骨文信息化研究作为一生奋斗的事业。
“通俗讲,甲骨文作为古文字,之前不管是写论文、讲课,还是做研究等,所有场合使用都需要用图片粘贴,而我们要做的是把甲骨文做成输入法,建立字库,让任何人使用都可以轻松输入。”考虑到记者对他的研究内容不太理解,刘永革又进行了介绍。
“这个研究是个‘半体力活’。”刘永革说,甲骨文合集有厚厚的13本,还有152部著录(甲骨片拓片、照片等原始数据),需要反复搬、抬,一天查不了几个字,而且还要经常到考古现场去了解最新的信息。
与业界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甲骨文研究专家到安阳,一定积极请教学习;甲骨文学术研究会议,时间再紧也要参加……数不清有多少次这样的学习,为了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让思想不落伍,刘永革和团队成员从来不曾懈怠。
“甘坐、肯坐‘冷板凳’,二十多年如一日守着这块‘责任田’,我一直坚信,永革一定能干大事儿,一定能出大成果!”谈起刘永革,与其曾同事多年的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玉璞这样评价,“20多年前,我有天早上5点到学校带学生出早操,发现他的办公室竟然亮着灯,一问竟然是忙了一个通宵,说是科研不能断。而当时甲骨文信息化还仅仅是起步,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不多言语,不善交际,具有执着的科研精神和前瞻性,是个“学人”。这是记者在采访中,韩玉璞等同事对刘永革的一贯印象,正是这样的“印象”,促使刘永革在甲骨文信息化研究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
2018年,刘永革任主任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2019年,由刘永革团队精心打造的集甲骨文文献库、著录库、字库三库合一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开放,这是世界上现有资料最齐全、最规范、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标志着甲骨学的研究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计算机缀合甲骨碎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进展,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服务甲骨学研究,目前已经缀合了37组甲骨碎片,位居全国第一,开创了甲骨文研究的新局面。
深入考古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殷商史还有未知需要探索,我们作为国内唯一的以甲骨文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还需要继续努力,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甲骨文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绩是新的起点,刘永革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育人才,让科研成为“必修课”
“在校期间我参加了刘老师负责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了解到了很多基础知识,现在做起来得心应手。”曾在安阳师范学院求学,如今是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的刘梦婷,对曾经参与科研仍记忆犹新,“刘老师一直教授信息技术核心课程,讲课风格幽默风趣,很早就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中,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
“我认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大一就应该开始培养。”刘永革说。他认为,科研应该成为学院师生的“必修课”。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编程大赛和计算机大赛。在他的支持下,学院开设了《甲骨文信息处理》特色课程,还举办了计算机编程选拔比赛,为学生提供实验室工位以便于研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
“为完成甲骨文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刘院长带领我们团队,共30多名老师和50多名学生,用两年时间,对甲骨文研究的权威资料逐条、逐页进行扫描、裁切、编号,寻找释文。”作为刘永革的得力助手,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峰介绍说,“每一年都有学生从大一开始参与甲骨文信息化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加之有科研经历甚至课题成果,学生不管是就业还是考研,都有一定优势。”
对年轻科研人才,刘永革更是关怀备至。“我们每年都会引进一些博士教师,为了能让这些人才留下来,刘院长都会在他们签约前尽早联系,安排好住的地方,让他们提前参与研究,能尽快适应。”高峰说,曾经有一位博士本想到大城市发展,但合作研究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自己的研究找到了用武之地,就留了下来。
“以老带新”做好甲骨文信息化研究接续传承
“甲骨文研究专家、书法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一支跨专业、多学科的甲骨文信息化处理团队,甲骨文信息化教学和科研都位于全国前列。”刘永革骄傲地说。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做后盾,近年来,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文化传承,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委托子课题《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考释研究》和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基于文本和图形语义融合的甲骨文辅助考释研究》,推动甲骨学研究进入智能化信息时代。他先后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基于甲骨文语料库的计算机辅助考释技术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这也是安阳师范学院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接下来要做好年轻教师的培养,要相信年轻教师,大胆重用年轻教师,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刘永革说,“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交叉学科人才,确保这项研究有人做、能传承。”
传承创新,让文化绽放新彩
“实验室应该是开放的,不仅是本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也都可以走进来,学习了解甲骨文知识。”在采访中,刘永革对教育时报记者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但他想让这张“宝藏”名片发挥更大的效用。
于是,实验室面向校园学生定期开放,文学、导游、新媒体等各个专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近距离感受甲骨文的魅力。“实验室给了学生很多灵感,有学生来拍摄专题视频,有学生练习导游讲解,还有学生根据甲骨文制作出了许多文创产品……”在刘永革看来,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创新,甲骨文文化真正走进了学生心中。
走进学生生活,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
为了更好地传承甲骨文文化,刘永革经常带领团队成员到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等进行现场考察,还深入考古现场,和考古工作人员交流,从中发现探寻新的东西,将其应用于科研。
“我们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航拍仪等工具,利用三维立体技术,将甲骨文发掘现场等信息融入甲骨文信息化平台,使运用者不仅能认识甲骨文,还能看到甲骨片的样子、分布的地方等,让信息更全面。”高峰介绍说。
“甲骨文信息化智能化应该与时俱进,借助先进的平台不断完善,出新出彩。”刘永革说,和腾讯集团下属公司签约的共同推进开展人机协同的甲骨文破译研究项目,就是要携手搭建平台进行甲骨文的活化利用。这项合作也将开启甲骨文信息化智能化研究的新天地。
“做好传承,把‘殷契文渊’建设好,使安阳真正成为世界甲骨文数据中心;大胆创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破译甲骨文,讲好甲骨文的故事。”刘永革说,他要将甲骨学研究带入新的智能化时代。
●最美印象
只为心中那个传承执念
教育时报记者采访刘永革时,他首先将习近平总书记4次提到甲骨文的重要讲话的时间、内容一一列了出来,他说这是对甲骨文研究深切的期望和要求,更是强大的压力和动力,他一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他已经传承了22年。跨界到未知领域,从零开始开展研究,前期方向不明、不受重视、未来不可期,需要坐几十年“冷板凳”才可能会出成果,试问这样的研究几人愿意做?刘永革不仅做了而且做到了,就凭着当初心中一定要将甲骨学传承下去的执念。
不善言谈,不善交际,这是很多人对刘永革的印象。可为了研究,他像老黄牛一样从无怨言,硬是一个人拉起了一个“多兵种”研究团队。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实验室、“殷契文渊”……他屡败屡战,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创造了多项第一。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甲骨文智能化,他又迈出了与国内一流技术公司合作的第一步,他坚信,在创新中,传承才能久远。
与此同时,他也从未忘记自己的师者身份,关心关爱学生、教授核心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带领学生参加编程和创新大赛……他自己也如同他的实验室一样——开放包容。
但记者感觉他也不仅仅是普通一师,经历了甲骨文研究从“冷”到“热”的深刻转变,他的眼光没有停留在过去,视野也不只顾着未来,他知道当下“人”的传承才是重中之重。
2023年,刘永革所在学院将开始独立招收研究生。刘永革说,这是新的契机,也是强心剂,年轻的血液、优秀的人才需要持续补充,要为甲骨文智能化研究增添新的血液,使其生生不息,永葆活力。
从当初的执念到现在的使命责任,这其中都饱含着刘永革对甲骨文研究这项事业的热爱,这份爱始于心底,代代相传!
(原载2022年11月18日《教育时报》,作者:杜帅鹏 通讯员:张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