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师德一线

【我们是援疆教师8】方世苏:地理课堂促团结,豫哈共话“同心圆”

“同学们,为什么地球上会有生命?因为地球上的温度适宜,有大气层的保护。如果没有大气层,我们可能会被砸死。”“老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


在哈密市第一中学的地理课上,类似的师生互动司空见惯,教室里的欢声笑语,成了学校里最动人的乐章。乐章的谱曲者,正是来自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援疆教师——方世苏。


微信图片_20220705130712.jpg


2020年年初,方世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哈密一中,担任学校地理学科的教学工作。2022年,是方世苏从事教育行业的第31年,也是他远离中原故土,投身援疆教育的第3年。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中,尤其是走上援疆教育岗位后,他对于教育事业职责使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初到哈密一中,方世苏发现这里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方世苏决定因材施教,用自己特有的办法来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首先,方世苏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的情况下,传授更加合理正确的学习方法,继而督促他们。其次,方世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特色,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把地理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发挥出来。再次,方世苏借助地理学科,普及不同地域延伸的风土人情等,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了解更精彩的世界。最后,方世苏大量普及我国各地的物产、气候和人文资源等。


就这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一点点提高,他们慢慢接纳了这位来自千里之外的地理老师。然而,方世苏受学生欢迎的原因还不止于此。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地理老师,方世苏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他认为讲好地理知识并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让学生听懂,第二要让学生愿意听,第三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世苏认为,要将地理课与学生身边的事物结合入手,比如哈密当地人在说方向时,没有说东西南北的习惯,而是前后左右。于是,他从如何辨别东西南北方向入手,借助戈壁滩的位置等,教学生辨别方位,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220705130747.jpg


除了善于将地理知识跟身边事物结合,方世苏还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喜爱我,那我不仅要把课讲好,还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方世苏兴致勃勃地说。


在讲到《湖泊》这一节课时,方世苏以哈密的幻彩湖为例,讲解湖泊涉及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幻彩湖地理环境特征,写出“苍茫天山入云中,戈壁明镜映雪峰。无垠疆域多壮美,民族团结奔大同”这样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欣赏家乡的美,在学生心田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进入高三,学生的复习任务量增加,一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畏难的情绪。为了鼓励大家努力学习,缓解学习压力,方世苏经常会创作一些诗句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为了鼓励大家高昂的斗志,以更高的效率准备高考,方世苏写:“高三回望卷成堆,月考周练次第开。一骑快递学子笑,无人知是通知来!”此外,方世苏还以藏头诗:“西湖美景三月天,苏堤杨柳醉春烟。世传千载白娘子,方信当年有许仙。”来介绍自己的名字,方便学生记忆。


可以说,因为诗词的广泛应用,方世苏的课堂妙趣横生,许多学生在下课铃声响时都表示还没听够。


作为援疆教师,方世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三进、两联、一交友”。三进就是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两联就是联系家长、联系学生,一交友就是和学生交朋友。


在这个过程中,方世苏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信任,也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名叫撒尔娜的维吾尔族学生在教师节送给方世苏一顶带有维吾尔族特色的帽子,并亲手把帽子戴到他的头上,借此表达自己的敬意。


从教30多年来,方世苏将全部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当国家发出援疆号召时,他毅然选择扬帆远航。虽然哈密离家乡相隔千山万水,但他却很快就适应了。在这里,方世苏领略了天山如诗如画的风景,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瓜果和赞不绝口的新疆特色美食,还收获许多师生友谊。唯一的遗憾是离家太远,不能拥抱电话那头的至亲好友,不能陪伴在家人左右。但是,方世苏从未后悔过,他以援疆教师的身份投身哈密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谱写豫哈情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方世苏说:“这段援疆之旅,我会把这里的每一份情谊都深埋心底,成为珍贵的记忆。”说到这里,他即兴写下“天山巍巍黄河长,山河万里中华邦!疆豫情深共发展,美好富强看东方!”来表达自己对这段援疆岁月的感情。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张俊州 二审:张利军 三审:侯军锋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