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工资4元,当一名山区教师去还是不去?1978年,17岁的张锦文懵懂地回答:“去。”
默默无闻,扎根山区教育40余年,值还是不值?2022年,即将退休的张锦文坚定地回答:“值!”
为了这声“值”,张锦文几乎用了他的一生。
从河南辉县出发,顺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行进17公里,驶入大山深处,就到了拍石头乡。
拍石头乡因山体石块多,风吹打石头发出拍击声而得名。这里地形多为丘陵,是曾经的省级贫困乡,落后的物质条件也一度制约了当地的教育发展。
张锦文是拍石头乡寨洼村的一名小学教师,靠着40余年的坚守,他创造了寨洼村不凡的教育业绩。这个不到270口人的村子,先后走出了3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
1978年,17岁的张锦文第一次来到寨洼小学时,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土房子,土桌子,里面坐着土孩子。”
在这里,张锦文既是校长,又是任课教师;既是炊事员,又是安全保育员。每天往返8公里的山路,从山坳的老家到村前山崖脚下的寨洼小学,是张锦文需要面对的第一道难题。从1978年到2003年,25年间,他走了6万多公里山路,穿破了300多双千层底布鞋。
2003年,拍石头乡实行撤点并校,张锦文来到了拍石头乡中心小学。作为辉县最大的乡村寄宿制小学,拍石头乡中心小学的生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还有不少来自其他乡镇。在校期间,他连续13年承担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及学校的档案员、教研员。
“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张锦文说。多重角色、多重挑战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省特级教师,张锦文有自己的一套“生活化快乐教学法”。通常,一节课他会写两种教案,如果对教学效果仍不满意,进行对比分析后,再进行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备课。
对于学生而言,张锦文是最好的师者。在学生秦香怡眼里,张锦文是最敬爱的老师,“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但是提起让我尊敬感谢的老师,我还是会第一个想到他,张老师对我来说,是亦师、亦友、亦父的人”。
对于寨洼村村民而言,张锦文是通向外面的桥梁。一位学生家长说:“俺家三个大学生都是他教出来的,一个在上海,一个在郑州,一个在新乡,俺兄弟、妹妹家的孩子也都是他教出来的。”
在日记中,张锦文这样写道:“我将执着埋进拍石头的山中,把学生的命运装在心里,把家长的希望扛在肩上;如果我老了,不能教课了,我会在拍石头的山顶上高撑一副巨联——我骄傲,我是一名山区教师!”
再过不久,张锦文就要退休了,但他的坚守并未终止。“如果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这里的教育需要我,我会一直做到底,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1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