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

申中华:以师者智慧成就老百姓的“金水坑”

■ “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申中华


2申中华_副本.jpg


组委会授予申中华的颁奖辞是:

执教二十载,一支粉笔放飞的是孩子们的梦想;驻村一年多,遍野汗水拉近的是与老百姓的距离。从模范教师到第一书记,转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相信教育改变命运的初心。你是“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申中华。


□ 本报记者 梁美玲/文图 


庄稼人靠天吃饭,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有影响。

今年9月,我省再次迎来连续强降雨天气,这对正进入秋收季节的河南老乡来说,相当“致命”!9月底,一条记录驻马店老乡在深水中抢收玉米的视频被传到了各大短视频平台,人们心疼粮食,更心疼辛苦了大半年的老乡……


10月21日,记者一到漯河,便第一时间与漯河市高级中学教师申中华联系,商定在西城区阴阳赵镇水坑赵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碰面。“今年的雨水太大了,要是村里的冬麦种不成可咋办……”通话结束前,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申中华还是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11111_副本.jpg

在即将完工的党群服务站规划未来


曾经人们被大大小小的“臭水坑”束缚,如今“金水坑”的理想越来越接近现实


水坑赵村,真的很多坑塘,一点儿都不夸张。坑塘里大片枯荷傲然地昭示着夏日的繁华——如果是夏荷绽放的时间来此,恐怕没人能抵挡住接天莲叶带来的震撼。塘里的水清澈,一村民正在塘边洗菜,充满了烟雨江南小镇的生活气息。


然而,曾经的水坑赵村却“臭”名远扬——村中坑塘面积大且多为死水,加上村中生活垃圾的污染,导致村中常年弥漫着一股恶臭,百姓苦不堪言。


2020年3月,受漯河市委组织部委派,申中华代表漯河市高级中学到水坑赵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我来的时候,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一下雨,村民们连家门都出不去,还咋去地里管庄稼、做其他的事情?要致富,先修路!”面对这一情况,申中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636713930914156.jpg

紧密团结班子,密切联系群众,奔向乡村振兴


“虽然做驻村第一书记和当老师教书完全是两码事,但从教20年的经验也帮了我不少忙。”申中华说,作为一名老教师,解读国家相关政策的压力相对较小,对后期精准对接相关职能部门筹备修路资金,起到了大作用。


一年多来,他争取到80余万资金,用10多天的时间帮村里修的柏油马路,打通了出村的路、延伸到田头,每户村民的家门口多了一条水泥路,告别了出门“泥腿子”的烦恼;到漯河市农业主管部门协调,为村里争取到部分打井指标,村民们的吃水、庄稼灌溉有了保障;将村里的3000亩耕地纳入我省2021年高标准粮田改造提升项目,借助专业团队帮助村民改善土质及地势,让村里的耕地不再只管家家户户的温饱;争取到市环保局关于农村污水集中处理项目资金近106万元,进行坑塘改造与污水集中处理;回学校又争取到30万资金,确定在村里建设农产品加工厂房,注册“金水坑”商标,助力村中豆制品深加工,助力村集体经济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1636714017194424.jpg

“申书记,我们村多亏了你呀”


在漯河市高级中学的协调与帮助下,申中华带着村干部对水坑赵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金水坑”的理想也越来越接近现实。


“往年,水坑赵村的秋收碰上雨季,庄稼被淹是常态。今年有沥青路,收割机器能开进田里作业,帮助我们抢收回不少粮食!”申中华指着整齐码在各家各户门口的一袋袋玉米,满是欣慰。


“玉米是收回来了,但今年的降雨量大,一些田地到现在还被泡在水里,秋播是个问题。这两天,我正在与村两委班子商讨解决办法。”申中华说。


11月10日,距离记者前往水坑赵村采访已有20天。这天上午,申中华带来了好消息:村里大部分田地已经成功种下冬小麦。


用脚步丈量,光靠听到可不行,没有走到、实地看到,无法对症下药


1994年走上讲台的申中华,至今教龄已有20余年,是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也是全国模范教师,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在英语教学工作中,他提出了“三维六元”卓越学习模式,还首创了“蓝青带教,点面结合”带教方法,构建青年教师培养的“点面体系”,帮助了一大批青年教师成长。


当教师是专家型的,但能够胜任驻村第一书记吗?来水坑赵村已有一年多,对这个村庄的了解有多深?于是,记者提出到村里走走。“这是申书记帮俺们修的路!”“村里的水坑不臭了,多亏了申书记!”“申书记,又来转啦?”围村行走一圈,这是记者听到的最多的声音。


“帮学生提升学习能力,首先要摸清他的基础,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帮他。在这一点上,驻村工作与教学互通。”申中华说,2020年3月,到水坑赵村的第一周,自己只做了一件事——家访,用脚步丈量这个村子,光靠听到可不行,没有走到、实地看到,无法对症下药。


1636714042419859.jpg

脚上有泥,心中有情


申中华的这番话,让记者想起了那张特殊照片:下雨天,一手打着伞的申中华,跟着村民走进田里后,没穿鞋子的脚早已被泥巴包裹……如果他没切切实实走过那些泥泞,怎知过去几十年村民的苦。


年少时期在农村生活的申中华,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影响。“村里的小刚,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如今在市区读高中。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有些捣蛋,今年差点失学。你想啊,这么小的年纪就不读书了,将来能做什么?能为奶奶养老吗?”申中华说,小刚奶奶一接到学校的通知,就找到了他。 


“其实,这孩子本质真不坏,能拉一把。于是,我一边观察这个孩子,一边给他补落下的课,跟他分析辍学的坏处,让他从内心对读书有了实质的改观后,做通他们学校的工作,终于帮助他回到校园。”今年暑期,疫情又起,全省各地严防疫情内输,小刚在申中华的带动下,成了村防疫大队中的一员,表现特别突出。


除了小刚,申中华在驻村工作之余,还是村里好几个孩子的“义务教师”。“他们愿意学,我就愿意教。”申中华悄悄告诉记者,这几个孩子的学习劲头十足,只要保持现在的好状态,明年考大学不成问题,有的还能报考重点高校。


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教辅、给村民讲解就业注意事项,回学校为孩子们募集图书……10月21日这天,记者在新建成的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二楼,发现对村里所有孩子开放的借阅图书室,也已经投入使用,村里的孩子们再添精神食粮。


日久生情的,何止是他们啊……


“申书记,来客人啦?中午来俺家,俺们招待……”“买了点菜种子,听别的村说,这家的种子不赖呐!”记者随申中华前往村里的污水处理站,10分钟不到的路程,这一天,申中华走了近半个小时。“他们拉着我聊家长里短,把我当成自家人,我是打心底里高兴。”


今年3月,申中华驻村工作满一年,按照原来的工作安排,他将回学校继续他教书育人的事业。得知这一情况的村民,选出几位老党员作为村民代表,带着锦旗来到漯河市高级中学,向学校、向他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表示感谢,要挽留他们的申书记。


1636714074631270.jpg

扶贫更扶智,村里的学生也一直是申中华的牵挂


“后来,漯河市委考虑各方原因做出决定,让申中华继续任水坑赵村驻村第一书记,对脱贫的水坑赵村扶上马再送一程,支持国家的乡村振兴工作。”漯河市高级中学办公室主任程克勇说。


“我们全村的人都舍不得申书记呀,你看看他把俺们村建设得多好啊!”采访中,水坑赵村的张大姐拉住记者说。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在申中华宿舍的书桌上,发现了几本英语资料和一本翻阅得快散了架的英语词典——原来,申中华驻村工作的间隙,不忘时时“磨练”一位英语学科教师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的返岗积蓄能量。


1636714109631688.jpg

惦记着老党员家的秋收,来到家门口发现码得整齐的玉米,申中华松了口气


如今,申中华已在水坑赵村工作了一年零7个月。“村里各家啥情况我都知道,如果哪天要离岗了,我得嘱咐清楚。我是一名党员,只要国家有需要,我服从组织安排……”申中华对水坑赵村不舍,藏于他聊起的每件村事中,他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有割舍不了的讲台与学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水坑赵村的未来的发展,需要他和他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


申中华,作为漯河市教育系统的驻村第一书记,他的师者风范不止于校园……



1636714137315185.jpg

扫一扫,看申中华如何回答“最美三问”


1636714154394707.jpg

扫一扫,看申中华的事迹短片


1636714172827793.jpg

扫一扫,看全新版本的《一切都给你》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杨智斌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