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委会授予王红玉、贾福霞的颁奖词是:
匠心独运,把抗疫巧妙引入班会课中;废寝忘食,为全省录制名校同步课堂。教无止,你们用智慧把灾难当作教材;育无境,你们带学生与祖国共同成长。
你们是“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师——王红玉、贾福霞。
传播智慧, 做班主任里的“蒲公英”
2020年11月3日至5日,参加全省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报告会;11月9日至13日,作为专家组成员对第三批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验收;11月18日,赴郑州参加第三批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授牌暨专项培训会并做主题报告。其间还要准备11月21日的濮阳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报告会。
这是濮阳市第五中学教师王红玉11月的工作日程表,繁忙中她还带了两个初中毕业班的语文课,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记者的采访也只能抽空安排在11月16日、17日……
“普通一师”是王红玉留给大家的最大印象
国有难不旁观,主题班会助力战疫
“您好,王老师还在上课,我带您先到工作室看一下吧。”11月16日,记者刚踏进濮阳市第五中学的校门,首先见到的不是“主角”王红玉,而是崔宝玉——河南省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核心成员。
“王老师这个月因公外出比较多,很多课都在加紧补。”崔宝玉解释道。跟随着崔宝玉的步伐,记者来到了工作室,工作室设计得温馨精致,各项功能齐全。“后期学校还要对室内的图书、功能设备、装饰等进行完善,到时候会更不一样。”崔宝玉说。
两节课后,记者终于见到王红玉,和她一起来的,还有雷利鸣、王海兵、于瑞红等几位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他们也是大家熟知的“疫情背景下的九大主题班会课”的创作者。而记者采访的话题,也从班会课开始。
“九大主题班会课能走这么远,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要感谢很多人。”王红玉说,九大主题班会课来源于最初的开学第一课,她通过讲述“钟南山”“武汉加油”“最美逆行者”“火神山雷神山”等关键词背后的人和故事,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这节网课点击量的爆棚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鼓励她要多做一些。“当时我想既然要做,就做得有特色。”王红玉说,于是就有了做疫情背景下系列主题班会课的想法,紧接着召集工作室核心成员开始谋划。
工作室开展集体研修活动
“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同为濮阳市第五中学教师的雷利鸣告诉记者,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的那段讲话给了他们很大的触动,也由此确定了系列班会课的主题。受到启发后,工作室相继设计了“科学防护知识篇”“科学教育篇”“社会关注篇”“生命安全篇”“人生价值篇”5个篇章的课程,之后,考虑到学生长期宅居家中的现实情况,又设计了“体育健身篇”“心理健康篇”“文明上网篇”3个篇章的课程。
“‘奋进追梦篇’是后来增加的,旨在为毕业班的学生树立信心。”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濮阳市第五中学教师冯秀玲说,她这节班会课的设计思路,来源于自己的女儿——一位在武汉工作的医护人员,当时身在武汉抗疫一线。“每次视频,女儿都会说‘妈妈,我还活着呢’,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心里是一阵心酸和心疼,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让女儿讲一些一线的故事,拍一些照片,她的这些宝贵经历给了我丰富的素材。”在主题班会课制作完成时,冯秀玲第一个发给了女儿。女儿认真看过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在课堂上,王红玉指导学生小组合作
“最终确定的九大主题,未必最科学,但不管怎样,我们觉得这是工作室在阻击疫情的后方战线上,对班主任专业化的一种积极探索。”王红玉说,夜以继日对每一节班会课内容进行打磨,几易其稿,多次删减,精益求精……正是王红玉和工作室成员这样追求完美的精神,才使九大主题班会课一经推出便迅速得到关注,后经过《教育时报》等媒体推广,引起省内外千余名教师的“追捧”,下载使用量近万次。
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当好班主任
11月16日下午,难得王红玉有空闲时间,一上班她就把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召集到了一起,利用宝贵的时间集体研讨修改她在第三批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授牌暨专项培训会上的发言稿和PPT。
难得的一张“全家福”
雷利鸣刚刚参加了第三届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获得了全省二等奖,其中王红玉没少指导。“王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建议,光是个人自传我就改了3稿,还有才艺展示方面,更是发动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雷利鸣说。
于瑞红是濮阳市第五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在大家印象中,体育老师做班主任,算是“另类”。“王老师和我都觉得,班主任不分主科副科,只要用心都能做好。”于瑞红说,王红玉是自己的榜样,俩人住一个小区,王红玉家里总是一尘不染,工作上精益求精,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濮阳市第四中学的成普选老师也是工作室的核心成员,虽不在同一所学校,但每次有研修任务,他都不会缺席。“参加工作室研修活动以后,收获很多,我也准备申请在我们学校建立工作室,带动更多班主任成长。”成普选说。
王红玉的课堂,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而在工作室之外,王红玉给人的印象更像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王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生活当教材,抓住每一件小事,‘小题大做’教育学生,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濮阳市第五中学教师刘蕊和王红玉搭班工作4年,她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班主任,这其中有王红玉的帮助。
而作为王红玉的直接领导,和她共事已18年的年级长刘会岩对王红玉更是赞不绝口:“王老师从未搞过特殊,服从各项工作安排,经常能看到她加班的身影。即使是成为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和河南最美教师,她也是和平时一样,待人接物仍‘接地气’。”
尽管好评如潮,但王红玉觉得工作室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工作室还需要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通过班会课这一有效载体,推出系列的成果。要凝聚更多班主任的力量,化零散为整体,增强影响力,拿出像样的成果、过硬的产品,这是最重要的。”王红玉说。
塑造团结友爱的独特班风
把家风写进血脉里,把班风刻进学生心中
工作上出彩,背后一定少不了家庭的助力。在王红玉看来,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非后天养成,而是得益于良好家风的传承。
去年王红玉获得濮阳最美教师时,发了一条朋友圈,她的母亲在下面点赞并评论“教育世家薪火传,雏凤清于老凤声”。 王红玉回复母亲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我的心里,妈妈才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王红玉说,“我们家是三代教育世家,共7位老师,妈妈一直教育我们要好好工作,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不能无故耽误学生的课程。人家把孩子交给咱,咱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对他们负责任。我们一生不为名不为利,就图个问心无愧,这是良心。”
王红玉的女儿孔昕玥也深受其影响。“姥姥从小就教我懂礼貌,从餐桌礼仪到待人接物。姥姥还是一名骑友和文明城市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孔昕玥说,她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名字是《姥姥的朋友圈》,通过姥姥的视角,发现濮阳之美,见证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她还凭借这篇文章获得了全市演讲比赛第一名、征文比赛一等奖。
三代人,传承教育世家良好家风
乐观积极向上的氛围和良好的家风深刻影响了王红玉和她的女儿。王红玉也将这样的氛围带到了班上,把优良的家风演变成为独特而有爱的班风。从一件件小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于无声处影响学生、关心学生。
记者在王红玉的班级里,看不出毕业班的痕迹,课堂气氛轻松,学生积极踊跃。“王老师善于从每一件事情中发现我们的优点。我口才好,王老师就鼓励我做主持人,参加学校活动。”王红玉所带的初四(7)班学生张怡飞说。“初一的时候,有同学的军训服装不是很合身,尤其是帽子。王老师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把帽子一针一线全部改好。”初四(7)班学生张颖说。
不像老师,更像妈妈;没有批评指责,只有分析引导,没有缺点不足,只有闪光优点;与学生共进退,哪里有压力、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王老师的身影。这是和她朝夕相处4年的学生的真实评价。
“接触了更多人之后,才发现自己更要努力。”采访最后,王红玉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班主任坐的是‘冷板凳’,做的是真功夫。要对学生负责,1分钟也不敢耽误。我要全身心留在班里,沉下去!”
(原载2020年11月27日《教育时报》,作者:杜帅鹏)
扫一扫,观看王红玉事迹展播视频
扫一扫,一起走进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