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最美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代楷模”……这些荣誉,并没有让站在记者眼前的张玉滚显得与往日有什么不同。记者于2018年9月8日在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见到了这位“80后”校长,他比记者想象中要矮一些,但却更朴实、憨厚。
作为一名“80后”,眼角密密麻麻的鱼尾纹和额头上深深的抬头纹让张玉滚显得沧桑了许多,风华正茂的年纪鬓角却早已斑白,可每当提到孩子、提到学校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光亮。
接下老扁担,便接下了山区教育人的传承
“上八里、下八里,还有一个尖顶山;羊肠道、悬崖多,一不小心见阎罗。”这是老一辈黑虎庙人对走出大山路途艰难的描述。记者从镇平县城沿着这条山路赶到黑虎庙小学,不到50公里的路程用了两个多小时,而这条路张玉滚已经走了17年。
来到黑虎庙小学,一栋全新粉刷的两层教学楼映入眼帘,教室一共有6间,一个年级一个班,除了一至五年级,还有一个学前班。水泥硬化的活动场地、翻新的学生餐厅和厨房、班级里焕然一新的桌椅板凳……虽与城市里优越的教学条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对于张玉滚来说,却比十几年前好得太多。
2001年8月,好不容易从这深山里走出去的张玉滚回来了。面对家中老母亲的不解与埋怨,带着自己对山村教育的一腔热血,他又回来了。
回来以后,学校的艰苦条件让张玉滚傻了眼。他毕业多年,学校竟一点没变,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而比硬件设施更匮乏的是师资。“当时,村里六年级毕业的人都不愿意来学校当老师。”张玉滚说道。
“玉滚,泥巴砖头垒个灶台,顶多能用个十年八载。咱们教学生认的每个字,他能用一辈子。你要不来,这个班就开不了课,孩子们就得上山放羊去。”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听着老校长吴龙奇的这番话,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从那以后,21岁的张玉滚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同时,也接过了老校长手里的老扁担。
“过去山里交通困难,学生的课本都是老师们一扁担一扁担挑进来的。”2001年至2006年这 5年间,张玉滚和他的同事靠着一根扁担,从几十公里外的镇上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张玉滚还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学生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正月初十凌晨3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回来时路上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第二天一早再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2006年,原来张玉滚和他同事走的山间小道路面硬化了,也拓宽了不少。张玉滚省吃俭用积蓄置办了一辆摩托车,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但每到寒冬腊月,“山上的风还是吹得刺骨的疼”,张玉滚说,天气再恶劣,都要把学校交给他的任务完成。
张玉滚赶在周日晚上与教师张磊、余超凤开会安排教学工作
12年间,张玉滚骑坏了4辆摩托车,更换过无数次轮胎。按其中一辆摩托车里程表4万公里来算,这些年他至少跑了1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4圈!而这4圈还是崎岖不平、常常有超过九十度急转弯的山路……
后来张玉滚又购置了一辆面包车,用于每周末到县里的超市为孩子们买下一周要吃的米、面、肉、菜。张玉滚告诉记者,早上8点出门,采购完毕开始返回到黑虎庙村一般是下午3点,再到镇上办一些学校的杂事,回到学校就是暮色低垂。这样的周末对张玉滚来说,是平常中的平常。“除了暑假稍微好一点,平时基本全年无休。”张玉滚说。
老扁担退出了黑虎庙小学的历史舞台,但“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却薪火相传得以发扬。
为了心中的信念,他把自己磨炼成了“万金油”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不足成了学校最常见的难题,最困难的时候学校仅有6名教师,但4人都面临退休。
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磨炼成“全科型”教师,胜任各个学科的教学。
张玉滚还自己研究出来了一套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小老师法”。课堂上,把讲授的知识讲完以后,让学得比较快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引下再给学得比较慢的学生讲解难点。“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学得慢的学生对老师教学产生疲惫心理,又给了学得快的学生一次加深记忆、加深理解的机会,这是一举两得的。”张玉滚告诉记者,他的这个方法已经逐步推广到了全校的课堂上。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是张玉滚的口头禅,多年来,他在教中学、学中教,无论再忙再累,都不忘学习。他已经自学完成大专课程,正在自学本科课程。“山里本来就闭塞,老师不多学点,咋教好娃们?”
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张玉滚自己掏腰包买来录音机和磁带,先跟着一遍一遍学。在课堂上,他一边播一边教,有时候一个发音,就让孩子们反复练上十几遍。张玉滚风趣地说:“发音要练好,可不能让孩子们将来出去了一口黑虎庙英语,让人笑话!”
“以前是‘复式教学’,几个年级混在一起上课。现在,我们从学前班到五年级都可以分班开课,课程跟城里孩子没啥差别。”张玉滚说。最近,县里为了加大黑虎庙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又投入了5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每个班级都配备了一体机,方便老师进行多媒体授课……这些改变,都发生在2014年老校长吴龙奇退休,张玉滚接任校长之后。
正在辅导学生英语口语的张玉滚
这几年来,张玉滚在当好“掌舵人”的同时,又肩负起学校教研课改的总体工作:学习改进“三疑三探”教学法,研究“小老师法”……最近,张玉滚又准备开启与南阳市第十六小学的结对帮扶,用远程课堂的方式让老师与学生接受多方面“加固”,让老师们了解并接受更先进、更高效的教学方式。
不仅如此,多年来为了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张玉滚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好本领,自己也成了黑虎庙小学不可或缺的“万金油”: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打开药箱能治病,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
2010年7月23日凌晨3点,天空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暑假在学校值班的张玉滚连忙起床,披上雨衣就往外跑。当他到达留守儿童张明明家时,年久失修的房子已经塌了大半,张玉滚一边抱起明明,一边背起腿脚不便的明明爷爷就往外跑……当把老人和小孩转移到安全地带时,张玉滚才感觉脚底板有点痛,抬脚一看,只见右脚被玻璃碴儿扎得鲜血直流。
2010年从黑虎庙小学毕业,今年刚刚考入郑州大学的常俊海告诉记者:“张老师不仅在教学上很有方法,在生活中也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即使是学生毕业很多年,张老师碰面依旧能叫出来同学们的名字,这个细节一直让我很感动。”
今年10岁刚上4年级的杜庆奥告诉记者,晚上在学校睡觉也都是张老师在照顾他们,张老师就睡在男生宿舍旁边的一间小宿舍里,与另外一个老师合住一个上下铺。常俊海还记得,自己在黑虎庙小学上学时在学校住宿,张老师一个学期都不回家睡一次觉,每天睡得最晚,起得却是最早……
十七年坚守,他把十八弯的山路走成了“通天的大道”
面对微薄的工资、艰苦的环境,说张玉滚从未犹豫过,未免太过夸张。
最初几年,身边不少同事都因为待遇低、条件差,陆续离开了学校,张玉滚的父母也多次劝他离开找个更好的出路。说实话,“找个更好的出路”对于当时“80后”的张玉滚来说完全有这个能力。
“刚来学校执教的时候,说实话也是有些动摇的,但是看看山区的这些孩子,不接受教育就没有走出大山的希望。”张玉滚向记者坦承。在准备放弃的时候是老校长吴龙奇的话打动了他——“外面的老师进不来,咱自己培养的中师生再走出去,都走了,山里的孩子怎么办?”下定决心留下来,就下定决心把黑虎庙小学给办好。
一根老扁担,挑起了山村教育的希望
大山深处的小学基本都是半寄宿制,学生中午要在学校吃饭。50多个寄宿生都是自己在危房里做饭,年龄较小的学生,做的饭夹生不熟,学校又办不起集体食堂。2002年,张玉滚到黑虎庙小学任教的第二年,便说服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和他一起给学生做饭,这一做就是16年。妻子在一次轧面条时,中指、无名指被轧面机压碎,造成终身残疾。张会云告诉记者,虽然已经基本痊愈,用眼看也看不出这手曾经受过伤,但右手现在不能用力,更别说提着重物走路了。记者发现,就连切菜张会云也改用了左手。
作为条件艰苦的山村小学,师资匮乏是黑虎庙小学的常态,张玉滚为此常常发愁。县里调配的青年教师到黑虎庙小学以后受不了艰苦的条件,往往都是还没待够两学期,就匆匆离去。受到张玉滚的影响和感召,黑虎庙小学4名退休教师在张玉滚多次上门求助后决定返回山里继续教书。除了返聘老教师,张玉滚还发动了自己的侄子张磊和他的妻子余超凤回山区任教,他俩先后辞了外地的工作,回到黑虎庙小学任教。
“我自己从小也有一个教师梦,张老师帮我重新激发了这个梦,也点燃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张磊说,张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是令人敬佩的。
在余超凤眼中,张玉滚是一个不太像校长的校长:“大事儿小事儿全都干,自己能干的事儿绝不指挥别人去干,他获得的荣誉我们也从来不知道,只是看到了媒体报道才知道他获得了什么荣誉,他自己从来不会主动跟我们说,更不会标榜自己。”与张玉滚共事了9年,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她眼中的张玉滚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但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留住了教师,就留住了希望;留住了教师,就留住了血脉。”这是支撑着张玉滚坚持下来的信念。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动情地说:“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来资助过的学生就有300多名,这17年间,他教出了学生500多名,考上高校的就有21个。有他在,黑虎庙村没有一个孩子失学,不少孩子还谋得了一个好出路。”
大手拉小手,张玉滚带着孩子行走在山间的路上
大山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张玉滚却始终难以挪开他的脚步。
采访结束了,夕阳的余晖透过蜿蜒的山脊洒在黑虎庙小学修整一新的教学楼上,教学楼前的国旗随着傍晚的微风舞动,矮矮的教学楼与险峻的尖顶山就这样相对无言。这里,大山的阻隔让山里与外界交流不便,是山区发展的巨大屏障,但这一座小小的学校,却是走出大山的希望之源。站在蜿蜒的山路上,望着张玉滚瘦瘦的身影,记者坚定,就是这瘦瘦的身躯,是这山村教育的脊梁。不禁让人想起当地人以他的事迹写成的那首歌——“你把十八弯的山路走成了‘通天的大道’,你闪光的汗水浇出山花更艳更俏……”
原载:2018年9月11日《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 庞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