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楷模人物

又见茹振钢:把中国人的“粮袋子”抓在自己手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时报联手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隆重推出“我把一切献给党”新世纪河南十大师德楷模系列报道,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涌现出的一大批党员师德典型中选择了十位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三位特别致敬人物,予以重点宣传,充分展现我省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风貌和师德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以此为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18.jpg


● 又见楷模


把中国人的“粮袋子”抓在自己手里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28.jpg


从3月到4月,教育时报记者和河南科技学院的茹振钢教授约了三次,终于在“五一”前的4月28日,才瞅到他的空儿。今年62岁的茹振钢,虽然两年前已经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但他担负的科研任务更重了。

见到茹振钢,就不能不说到小麦品种“矮抗58”。

“‘矮抗58’已经过时了。这个‘过时’不是说这个品种不好了,而是有更好的新品种替代了它。科技总是在不断发展的嘛!”茹振钢哈哈大笑。


 让我们的饭碗装满中国粮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茹振钢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要求,我们科技工作者必须落到实处。”

因此,在茹振钢看来,被誉为“黄淮海第一麦”的“矮抗58”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要在“矮抗58”的基础上,让新的小麦品种更强大。

小麦高产的关键是光照,要提高小麦产量就要提升小麦对阳光的利用效率。“阳光是我们育种人的宝贝,一点也不舍得浪费。”

为了广泛研究不同地域的小麦属性,茹振钢将视野放向全球,提出了把“空间变时间”的大胆设想。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31.jpg

智能温室里的新品系,是茹振钢的掌上明珠

 

茹振钢说:“靠近两极的地区光线弱,靠近赤道的地区光线强,这相当于一天里面早晚光线弱、中午光线强,如果把这两地小麦品种的优势结合起来,这样的小麦一天内都能最大程度吸收利用太阳光,产量必然提升。”

为此,茹振钢在全球采集小麦样本,选择了200个研究样本进行对比。他发现,靠近地球两极的小麦耐弱光,叶片薄、颜色深,靠近赤道的小麦耐强光,叶片厚、颜色浅。经过3年研究,他的团队将两者结合,培育了叶片既厚且颜色深的小麦品种,最大程度地利用了阳光,增强了小麦的光合作用。

近几年,茹振钢带领团队先后研究解决小麦麦穗、麦秆、根系等难题,克服了小麦掉穗、营养供给不足等问题,成功培育出高光效小麦品种“百农4199”。

2020年,“百农4199”最高亩产达824.9公斤,比“矮抗58”亩产稳定高出100公斤。

“百农4199”不只高产稳产,还具有高抗赤霉病、高抗白粉病、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的特点,其抗病性在黄淮小麦新品种中居领先水平。

在市场上,“百农4199”凭借抗倒伏、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优质高产等一系列优点圈粉无数,不但受到农民的青睐,更得到粮食收购企业的追捧。

减投增收,市场欢迎,“百农4199”成了河南不少地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首选品种。


让馒头吃出“妈妈的味道”

 

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二楼,茹振钢专门让教育时报记者品尝刚刚蒸出来的馒头。笼屉一打开,一股浓浓的麦香味扑鼻而来。

教育时报记者问道:“育种研究跟蒸馒头有什么关系?”

茹振钢笑了:“我小的时候,家里人多粮少,没吃过几顿饱饭,可每一口吃起来都香喷喷。现在啊,我们中国人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香。最好的饭菜是什么,是妈妈的味道,农业育种要让食物留住原有的醇香。”

“要做好馒头,关键要有好麦子。”茹振钢说,“我们研究发现,‘百农4199’由于光合作用强、能量大、籽粒转换性好,小麦中包含多达35种香气物质,而一般品种只含20种左右,加工出的面粉饱含着小麦最原始的醇香,不少人称赞吃到了‘妈妈的味道’。”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36.jpg

好馒头要有好麦子,三十五种香气物质蒸出“妈妈的味道”

 

“餐桌上需要什么,温饱水平的消费者需要什么,经济富裕、追求品位的消费者需要什么?这些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问题。”茹振钢说。

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茹振钢把科研成果分为“四步走”,推广—储备—研发—设想:在品种已经被大量推广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茹振钢已经储备了一批更高端的2.0品种,研发着一批世界领先的3.0品种,并开始设想小麦的4.0模式。

一次次推陈出新,茹振钢用科技创新改写着中国农业。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茹振钢说:“我非常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要做好自己的育种科研,更要落实好党的任务,团结带领更多的干部群众一道强国筑梦。”


从“芯”开始保障粮食安全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如果过度依赖进口,一旦发生“断种”,引发的危机将甚于科技“卡脖子”!茹振钢自信地告诉教育时报记者,在小麦生产中,我国自育品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以2020年为例,河南粮食总产量1365.16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而其中生产这些粮食的小麦品种,全部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据茹振钢介绍,从专业角度讲,种源“卡脖子”问题,主要体现在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和具有突破性骨干亲本的培育上,我们迫切需要研究作物优良基因集成技术,把分散在众多复杂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各种有效的鉴定选择手段进行集成,创制出智慧型、数字化的骨干亲本,从而用于大品种的培育,让大品种、智慧品种应用于生产。

“这可是我的导师黄光正先生当年想都不敢想的,黄先生当年最大的愿望是‘我们能不能弄个低温室’。可在老先生1988年去世之前,也只是买了一台冰箱。”茹振钢说。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40.jpg

茹振钢和小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查看苗情

 

如今,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从分析实验室,到人工气候室,再到智能温室,几分钟即可走完。可就是这几分钟的路程,却是小麦育种的一个飞跃。“在黄先生时代,只能一年一熟,育种人只能等,一等就是一年啊!而现在我们可以做到一年五熟,并且还有基因检测、分子标记等新技术,智能技术大幅度加快了小麦育种进程!”

“这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培育的抗病害小麦新品系,也是我们的秘密武器,研究进展非常顺利,应该会有更大的惊喜。”在河南科技学院的试验田,茹振钢以他惯有的动作,轻抚着一大片麦穗略带神秘地说。

但是,在茹振钢看来,育种行业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培育骨干亲本比培育一个品种重要,培养一个人才比培育骨干亲本更重要。优秀的人才,才是我们种业最为重要的超级芯片。”

现在,茹振钢的研究团队拥有涉及农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及材料工程学等专业的创新人才42名,包括6名教授、18名博士,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科研队伍。“现在这个团队,是一支有思想、有战斗力、有牺牲精神、有创造力的团队,是我们实现小麦育种突破的希望。”茹振钢自豪地说,“我们要牢牢掌握小麦话语权,把中国人的‘粮袋子’抓在自己手里。”


● 我的入党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507162440.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

听茹振钢讲述他的入党故事


此次入选新世纪河南十大师德楷模系列报道的13位党员师德典型,教育时报都曾对其进行过多次报道,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重温楷模事迹——


● 时报记忆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45.jpg

茹振钢教授一直强调:“不要把科研事业写得很苦很可怕,把科研工作人员写成疯子。其实,科学研究是一件很美的事业,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享受创造的过程!”

茹振钢喜欢到田野里走一走,这个时候不是因为工作关系,是那种纯粹的走,完全放松地融入自然,进而观察和体验自然,他的诗歌也常在这个时候打出了腹稿。

茹振钢说,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从幼小的生命体到成熟的生命体,一天一个样儿,就像是看自己孩子的成长。这是动态的美,其中所品味的愉悦是别人体味不出来的。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原载2009年8月28日《教育时报》,作者:李默 郭炳德 姚刚 赵长春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48.jpg

“百农矮抗58”自2005年推广以来种植面积屡创新高,累计种植面积已达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增效170多亿元,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的特大品种。

“‘百农矮抗58’在学术上已经成为历史,新的一页即将翻开。”茹振钢教授已经在勾勒科技创新的新蓝图,“小麦良种培育要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设想一代,要做到一地研究多地用、当今研究未来用。我们要创造出像‘百农矮抗58’这样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促进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促进黄淮麦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民生进步,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百农矮抗58”是如何炼成的》,原载2014年1月7日《教育时报》,作者:侯军锋 吴玲玲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51.jpg

“今天,我们讲小麦育种……”讲起小麦,茹振钢好像换了一个人,他充满激情,神采飞扬。

“同学们,你们的眼界千万不能停留在河南或者国内这个小圈子里,一定要放眼世界,立志做一个世界级的育种家。”说到这里,茹振钢的声音变得激越起来,他的双手不由自主地伸向了空中,仰着头向远方看着,仿佛穿过教室看到了遥远的未来。

“你们想一想,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育种家,登上世界科学巅峰,为人类做出贡献,多好啊!如果在我们百年之后,我们培育的种子仍然在为全人类提供粮食,那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啊!”说这些的时候,茹振钢脸上充满了庄严和神圣。

——《首席小麦育种专家的痴情人生》,原载2015年12月8日《教育时报》,作者:刘红雨


● 记者手记

初心不改,豪情如昨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758.jpg

教育时报记者侯军锋和茹振钢


跟茹振钢教授在一起,你很容易受到他的感染,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嗓音里,情绪饱满且中气十足,再加上他极具“茹式”特色的表情和手势,似乎都不足以表达他对小麦育种事业的热爱。人们常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可你跟茹振钢在一起,能明显地感觉到,他是每句话都不离本行:小麦、百农、光照、抗病、基因、染色体……

茹振钢对小麦育种的痴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从未改变。正是这种初心不改,让他在小麦育种事业上有了今天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果说茹振钢痴迷小麦育种,从小麦外在的性状到分子层面的结构,是科研深度的极致。那么,让中国人吃上更多更好更香的中国小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则是他胸怀天下的眼界和豪情,是科研高度的极致。

采访中,教育时报记者曾问茹教授:有没有终极梦想?

“有——”茹振钢兴奋地说,“我梦想将来的小麦,能长得像玉米那样高大,亩产能达到两千七八百斤。如果再有像最美教师那样的颁奖,我就可以扛着小麦,上台给大家展示了!哈哈哈!”

说到梦想,已逾花甲之年的茹振钢激情澎湃。正如他写的那首诗:

纵然是时间的霜染了鬓、岁月的刀刻了额,

怎奈我初心不改、豪情如昨!

 

 微信图片_20210507155801.jpg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侯军锋、通讯员 赵利敏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杨智斌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