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时报联手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隆重推出“我把一切献给党”新世纪河南十大师德楷模系列报道,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涌现出的一大批党员师德典型中选择了十位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三位特别致敬人物,予以重点宣传,充分展现我省教师队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神风貌和师德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以此为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
● 又见楷模
郭天财:我还是农学一少年
上一次采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还是2017年9月他刚刚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的时候。
“那都是下地嘞。”问及最近都在忙啥,郭天财操着他那熟悉的济源家乡话告诉教育时报记者,嗓门依然是那么洪亮。春节过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年近七旬的他已经先后跑了开封、焦作、周口、许昌、平顶山、鹤壁等14个市30多个县区,对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情“把脉问诊”,对农民科学管理麦田进行技术指导。
变的是年龄,不变的——还是那个脚上有泥、身上有土、心中有情的“郭小麦”。
田间就是我的课堂,麦苗就是我的教材
简易的衣帽架上挂着一件实验室的工作服,办公桌下的角落里摆着一双备用的鞋子。走进郭天财的办公室,这两样“装备”记者特别熟悉。
从老校区搬到新校区,办公条件改善了,但郭天财的工作习惯没变:办公室的对面就是实验室,有空他就会到那里看看,了解实验的最新进展,指导一下青年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时候,他会穿上那双备用的鞋子“下地”,把田间当课堂,把麦苗当教材。
“作为一名农学人,如果脚上不经常沾点儿泥,身上不经常带点儿土,脸庞不晒得黑里透红,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农学人。”
面对研究时,他是严谨务实的郭教授
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郭天财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率先垂范的——在小麦生长期内,不管是隆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经常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土,行走在田间地头,像个地道的农民,“农民教授”的称呼便由此而来。
作为一名有着44年教龄的老教师,他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的,在去年给农学院2020级新生入学时所做的报告中,郭天财仍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教育大学生要勤奋务实,拒绝投机取巧,守得住寂寞,经得住磨难,要把广袤农田当作“教科书”,把广阔农村当作“实验室”,把广大农民当作“同窗人”,做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三农人”。
“今天晚上要与团队成员一起讨论小麦提质增效科研项目的春季实施方案;明天去驻马店,大后天去信阳……”作为省委“三农”工作专家咨询组特聘专家,刚刚参加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郭天财,又已经把接下来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与灾害赛跑、和疫情抢跑,我交上了委员履职的合格答卷
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在郭天财的众多身份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河南省政协常委。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最吃紧、最关键的时期,河南小麦也进入了产量形成和田间管理最重要的时期,多地出现干旱、持续高温等多种自然灾害,小麦条锈病重发,赤霉病高风险发生……作为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的河南,能不能经受住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夺取抗疫的胜利和小麦的丰收,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社会各界也极为关注。
指导学生时,他是严慈相济的郭老师
为了与灾害赛跑、和疫情抢跑,从春节过后到小麦成熟收获的4个多月里,郭天财不分周末和节假日,不顾严寒酷暑,顶着疫情、冒着风险,一直驱车奔波在粮食生产一线,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做到把小麦生长生产情况摸透、问题找准、对策提实、服务到位,并及时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种粮大户等进行技术指导。
在此期间,让郭天财最为感动、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去年4月他去临颍县调研指导小麦生产,在场农民兄弟听完郭天财的技术讲座和现场技术指导后,有位种粮大户突然振臂高喊:“抗疫就听钟南山,种麦只听‘郭小麦’!”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政协委员,唯有以己所长,更好地履职尽责,才能对得起农民朋友对我的认可与褒奖!”郭天财激动地说。
一年来,他针对河南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及防控小麦茎基腐病和赤霉病、预防春季麦田晚霜冻害、减免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等问题所提的建议,均得到国家和省领导的高度认可,并被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门采纳,对河南在大灾之年小麦再获丰收、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交上了一份特殊时期省政协委员的合格答卷。
“一把尺子一杆秤,用牙咬使眼瞪”的时代过去了
“‘一把尺子一杆秤,用牙咬使眼瞪’的时代早已过去了。”置身河南农业大学新校区的校园,回忆起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的教学科研条件,郭天财很是感慨。
“真的要感谢党的领导!现在我们各种先进仪器设备都有了,工作学习条件也早已今非昔比。刚参加工作时去方城县出趟差,早上坐上公交车,晚上才能到,现在交通发达了,出行也更方便了。我们真的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环境,珍惜现在的生活。”
弘农爱农,他说他还是农学一少年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年,确保今年小麦再获丰收、实现‘十四五’开门红,意义特别重大。”郭天财一“麦”情深,话题也总绕不开小麦。
在农学院一楼大厅“弘农”主题环创展区,教育时报记者提议与郭天财合个影,他欣然同意。合完影,郭天财指着展区中设计的那行“永是农学一少年”的标语,笑着告诉教育时报记者:“现在我虽然已经‘奔七’了,但我觉得我还是农学一少年,保持着‘白面馍’的初心,没有一丝丝改变!”
● 我的入党故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听郭天财讲述她的入党故事
此次入选新世纪河南十大师德楷模系列报道的13位党员师德典型,教育时报都曾对其进行过多次报道,接下来请大家一起重温楷模事迹——
● 时报记忆
粮食安全事关重大,更时刻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各级领导来豫总是关注农业、视察农情。而作为小麦专家的“老陪同”郭天财,因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熟悉生产、讲解生动、敢于直言,也成了各级领导印象深刻的老熟人,并被业内人士调侃为“御用专家”。
——《麦浪滚滚闪金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的故事》,原载2017年9月8日《教育时报》,作者:陈强
亲切,随和,教授的儒雅中多了一些农民的质朴。除了带研究生、博士生,郭天财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麦田里度过。“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当一个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是我从小立下的志向。40年来,我一直不忘这个初心。”
——《脚上有泥心中有情的“郭小麦”——记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原载2017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报》,作者:张利军、陈强
“河南小麦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替代,中国人每吃4个馒头就有1个是河南生产的。”在田间地头,在中南海,郭天财多次向总书记、总理汇报。而为了这个“4个馒头”,作为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和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的郭天财,和他带领的团队付出了很多。
——《2017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候选人:郭天财》原载2017年12月14日“河南校长”微信公众号
郭天财老师很忙,他的忙碌,始终绕不开一个“农”字。科研、教学、实践,他就像自己研究的小麦一样扎根在泥土地中,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默默做着贡献。郭天财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围绕自己的小麦研究踏踏实实搞好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
——《郭天财:愿“中国碗”里能多些“河南粮”》原载2018年2月13日《教育时报》,作者:张璟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尽我自己的所能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郭天财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我还干得动,我愿意一辈子待在麦田里。”
——《我愿意一辈子待在麦田里》原载2019年9月6日《教育时报》,作者:张璟
● 记者手记
他真真是一位”三真教授”
郭天财和教育时报记者张利军
做教育记者十几年,采访过无数的人,但采访过的大学教授却并不多,所以在2017年采访和自己专业不搭的农学教授郭天财之前,心中多少还是有一些忐忑的。但见了“真人”才发现,采访和农民朋友沟通起来且无障碍的他,我的担心完全多余。
一开始,我还称呼他郭教授,后来发现,不仅学生喊他郭老师,就连学校宣传部、院系领导也是如此,便很快也改口喊郭老师了。
郭老师对小麦研究那是“真爱”啊。“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一直拿这句话自勉的我,在郭老师面前却备感惭愧。小麦生长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他都在麦田里;和家人出去游玩,碰到麦田他就什么都忘了。大家见到的郭老师的照片,一般只有两个背景:要么麦苗青青,要么麦浪滚滚。
郭老师对学生、对农民是一片“真心”。严师慈父,既关心学生学业,又关心学生成长,育苗更育心,成为河南高校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说,现在好多学农业的大学生不愿深入田间地头,缺乏“三农”情怀,论文写在实验室里而不是田间地头,但在这一点上,他对自己的学生还是比较欣慰的。以心换心,为种粮大户解难纾困,换来的是“抗疫就听钟南山,种麦只听‘郭小麦’”的褒奖。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郭老师的“真实”。每次采访郭老师,他都会叮嘱,“其实我也没干什么大事,千万别把我拔高,写出真实的我就行了”。他的人接地气,话语也一样。这次采访与他合影时,教育时报记者选择在农学院环创展区的一片麦田造型前,他还喃喃地说了句:“要是真麦子就好了!”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