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楷模人物

郭天财:麦浪滚滚闪金光

在河南,有这样一位老者,他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关注着小麦的生长状况。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麦田,他都要停下脚步,上前查看小麦的品种、长势。他就是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我国小麦栽培领域专家,2017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7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郭天财。40多年来,郭天财每天与小麦打交道,守望着麦田,也守护着国家粮仓的丰盈。2019年9月,教育时报记者来到河南农业大学,听郭天财讲述他与小麦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402172122.jpg


“吃白面馍”的梦想

 

1953年,郭天财出生在济源市深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的时候家里穷,郭天财兄弟姐妹8个,经常面临吃不饱的境况。“我上小学的时候,一天的口粮就是我母亲蒸的一个菜团子。一直到上高中的时候,我还经常上山砍柴卖钱来交学费。”郭天财回忆说,也许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的磨难,自己才更能理解农民的辛苦,更能体会粮食的重要。也是从那时起,郭天财心中便埋下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天天能吃白面馍”。

 

1974年,一向品学兼优的郭天财被推荐到河南农业大学读书,从此便跟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是工农兵学员,当时村支书把我叫去,说我被推荐到农大,要去许昌上大学了。其实我当时没有太多想法,就是觉得去农大上学好啊,将来当个农业科学家,让人们都能吃上白面馍。”谈起学农业专业的初心,他这样说道。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之后,郭天财留校从事小麦栽培研究和教学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

 

微信图片_20210402172151.jpg

田间地头,常见他的身影

 

教育时报记者见到郭天财的时候,他刚刚结束了对永城市强筋优质小麦千亩示范方的测产工作。已经60多岁的郭天财,每到麦收季节仍然要冒着酷暑来到田间地头,时刻关注着小麦的产量。一顶草帽、黝黑的皮肤、沾着泥土的皮鞋、矫健的步伐,他的身上有着浓重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印记。

 

“这几十年,我的鞋从来没有干净过,几乎每天都在麦地里,擦了没一会儿又脏了,后来干脆就不擦了。”郭天财说,农业科技工作者头顶烈日、不畏严寒、面朝黄土,虽然辛苦,但是每年看到小麦产量又提高了,农民收入又增加了,内心是幸福的。这些年来,郭天财亲眼见证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和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见证了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高标准粮田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河南小麦产量的巨大变化。

 


开展科技攻关,创造小麦高产纪录

 

“红薯面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品种、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小麦产量低,我国北方大多数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是红薯,人们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馍。“那个时候我们都说‘小麦小麦,不过一百’,意思就是小麦的亩产不会超过100斤。”郭天财告诉教育时报记者,1949年我国小麦平均亩产只有85斤,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间,小麦产量不断攀升,现在我省小麦平均亩产已超过800斤。

 

进入21世纪,我国小麦生产实现飞速发展,我省也成为全国第一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大省。2002年11月22日,5000吨优质食用小麦从江苏连云港启程运往印度尼西亚,这是我国食用优质小麦第一次出口国际市场,这些小麦来自河南;2003年,英国路透社将产自河南的中国小麦列入全球硬质小麦出口报价单,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传统出口国的小麦并列,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样是2003年,优质强筋小麦期货合约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三个事件标志着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的“三个历史性突破”,这其中,郭天财和他的研究成果功不可没。

 

微信图片_20210402172155.jpg

在田间地头现场培训农民麦田春管

 

“小麦产量的提高,离不开优良品种的培育,更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配套栽培技术,把优良品种的潜力发挥出来,实现高产高效。”郭天财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攻关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我国小麦产量也不断提高。

 

上世纪80年代初,郭天财开始担任“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他带领小麦栽培创新团队,开展小麦高产研究,通过对我省冬小麦根系发育、栽培调控效应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攻克了一系列难题,提出了以优选品种、壮根调穗、构建高质量群体等为核心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郭天财虽然不是搞育种研究的,但他对每一个小麦品种,从习性到发育规律,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他带领课题组从筛选优质品种入手,系统研究高产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构成特点、形态生理指标等,制定了一系列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标准,并采用“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形式,接连创造了一系列高产量记录。

 

“去年我去成都出差,看见一家面馆门口挂个牌子,写着‘本店只用河南面’,当时我觉得很激动,河南小麦,不仅解决了河南人的吃饭问题,还走向了全国,甚至走出了国门,这其中,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郭天财向教育时报记者说道。


他愿用一生“守护”麦田

 

“小麦栽培研究其实是很有挑战性的一项研究,我从事小麦栽培研究40多年,每一年气候在变,小麦品种、产量在变。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气候和水肥条件下,表现也千差万别,还有各种各样的病虫害问题。栽培学家需要不停地面对新情况,研究新课题,采取新对策。解决这样的难题,就必须到田间去,根据实际情况开‘药方’。”郭天财说着向教育时报记者展示了他经常随身携带的两样“宝贝”——卷尺和小铲子。“也许有人觉得对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农业科技来说,这两样工具太落后了,但它们陪我走过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帮助我诊断小麦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明确下一步该如何管理,是非常实用的工具。”郭天财告诉教育时报记者。

 

微信图片_20210402172159.jpg

指导研究生做实验

 

与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可对现在的郭天财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还是麦田。一年中,他有将近200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我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麦地我都忍不住想凑过去看看。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农民朋友盘腿坐在麦地里聊天,看到谁的麦子种得好,我就会去问问,看他是怎么种的。我虽然有理论知识,但还有很多东西要向农民朋友学习。”

 

郭天财说,与农民的距离拉近了,不仅能够学习一些他们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还有利于指导他们通过科学管理增产增效。郭天财也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如果身上不带点儿土,脚上不带点儿泥,就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作物栽培科研工作者。

 

如今,郭天财的“白面馍”梦想早已成为现实,但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在吃得饱的基础上,更要让大家吃得好。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升质量,让老百姓吃得更绿色、更健康,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尽我自己的所能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郭天财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只要我还干得动,我愿意一辈子待在麦田里。”


微信图片_20210402172203.jpg

原载:2019年9月6日《教育时报》

作者:教育时报记者 张璟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杨智斌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