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

方兴华、方书典:做山区教育的守灯人,是我们两辈人的使命


IMG_6867.JPG

方兴华 、方书典,南阳市淅川县大石桥乡孙台希望小学教师


组委会授予方兴华、方书典的颁奖词是:


山路蜿蜒,记载着父亲坚守村小的不变初心。崖壁陡峭,平添了儿子返乡执教的奋斗热诚。棋盘山,见证了父子接力从教的铮铮誓言。丹江水,充盈着山里孩子圆梦的琅琅书声。你们是“出彩河南人”之2019最美教师——方兴华、方书典。


方书华方兴大图2.JPG



做山区教育的守灯人,是我们两辈人的使命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就有这么一位父亲,为了山区学校的孩子们,硬是把自己即将在大城市大展身手的儿子“拽”回山区,和自己一起“窝”在山里搞教育……2019年9月,方兴华、方书典这对 “父子兵”的故事在“出彩河南人”2019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淅川县县城到大石桥乡的快速通道行驶40分钟,才能到达方氏父子所在的大石桥乡孙台希望小学。学校工作原因,方书典经常要到县里去,在这条新开通的路上,方书典的车开得又稳又快。车窗外的景色逐渐从一马平川变成层峦叠嶂,车子驶过一连串的盘山公路后,一块儿相对平整的谷地出现在记者眼前——


给学生辅导作业,一丝不苟.JPG

给学生辅导作业,一丝不苟


全家齐上阵,父子排头兵,手里的接力棒不能掉地上


“大石桥乡,只有这块儿是平地,所以乡里决定把学校建在这儿。我们学校的前身是淅川县大石桥乡官田初中,2007年更名为淅川县大石桥乡孙台希望小学,并在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那一年,我父亲也被正式任命为孙台希望小学的校长。”方书典向记者介绍。


而此前,方书典的父亲方兴华已经辗转于大石桥乡的4所学校24年,因此,他也早已习惯与山区学校的艰苦条件、各种困难做斗争。但是,在正式被任命为孙台希望小学校长之后,他还是遇上了新难题。


孙台希望小学创办之初,经费紧张,“作为寄宿制学校,孩子们不能没有生活老师照顾呀!”方兴华说,当时实在没办法了,他就发动妻子刘章兰,白天给孩子们洗菜、做饭,晚上烧热水、盖被子。


在方兴华的感染下,刘章兰就这样在这所乡村希望小学里默默付出了10余载,在她照看下成人成才的孩子也一批又一批。“娃子们回来了,跟她聊起天来比跟我亲热得多!”方兴华满脸笑容地说。


D55A8890.JPG

2019河南省师德标兵、鲁山县让河中心学校教师陈理国为方兴华、方书典颁奖


2010年是民办教师的退休高峰期,孙台希望小学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学校没老师哪儿行!我苦思冥想不得计,只好把目标放到小儿子身上。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年轻老师。”方兴华笑言,儿子是被自己和妻子“骗”回来的,“当时我俩轮流给儿子打电话,说我患病,扛不住了,你赶紧回来吧……”


“其实并不完全是‘骗’,那段时间,我看父亲的脸都是蜡黄的,整个人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我心里有点儿慌,怕把父亲累垮了。”方书典向记者解释道。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方书典也向往大城市的多彩生活和无限可能,大学一毕业便到上海实习。可外面的世界未必都那么精彩,小小的格子间、重复的工作似乎并不能让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的方书典大展身手,找到足以支撑自己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再加上家中父母不断伸来“橄榄枝”,方书典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孙台希望小学,当起了“孩子王”。


今年春天,大石桥乡中心学校任命方书典为孙台希望小学校长。没想到的是,今年秋季刚开学,新上任的小方校长便受到了“当头一棒”。


大石桥乡中心学校给孙台希望小学安排了两位年轻老师,上岗前两位老师想先到学校看一看,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留下。可两位年轻老师在参观完学校和周边之后,只问了一句“附近有超市没?”这让身为校长的方书典难以回答。


“只有代销点,没有超市。”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年轻教师满意。“咱心里也清楚,这儿条件差,不能怪人家。可是这儿的孩子需要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方书典说。


于方书典而言,方兴华的身份是多重的,父亲、老师、导师.JPG

于方书典而言,方兴华的身份是多重的:父亲、老师、导师


想方设法,软硬兼施,不能让山里娃输在起跑线上


从教仅3年就成为孙台希望小学校长,方书典的努力有目共睹,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能进步快一点、再快一点。


2016年,全省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孙台希望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各类教学设备也装备一新。但是,方书典刚到学校时,崭新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上蒙着厚厚一层灰——方书典决定把设备都用起来。


“我就希望让孩子们了解各种新兴事物,即使我不是专业的,但也尽可能地去学习,然后带着娃子们一起玩儿。”谈及此,方书典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方书典发挥年轻人爱钻研的精神,积极探索实施网络教学,并利用每周两节电脑课的时间,教学生学习上网和打字,每星期还安排固定时间用QQ、微信等和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进行视频通话,及时沟通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清明节网上祭英烈、多种社团活动、组织排练文艺演出……年轻的方书典一直不“消停”,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之余,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活动,让娃子们得到全面发展。


课下,方书典变身“孩子王”,和学生切磋球技.JPG

变身“孩子王”,和学生切磋球技


今年秋季开学,孙台希望小学还接收了一对特殊的姐弟,是从县里某民办小学转学回来的。从县城转学到山区?谁的家长会这么干?原来,这对姐弟是单亲家庭,父亲在外打工,每半年才能回来一次,而姐弟俩每年近4万元的学费让父亲不堪重负,因而选择把这对姐弟送到“不花钱”的乡村学校去。


可入学没多久,方兴华就发现,这个姐姐有一定的智力缺陷,没办法成功升入四年级,因为她根本没有同龄人的学习能力。而弟弟虽然没有智力缺陷,但成绩一样令人堪忧——最基础的写字、识字都难以完成。姐弟俩的父亲后来告诉方兴华,在民办小学里,女儿因为不受老师和同学关注,就想通过乱拿别人东西来引起老师注意,严重影响教学秩序。老师不愿意管,干脆一上课就把姐弟俩单独放进一间小教室里,任其活动。


了解情况后,方兴华分别给姐弟俩定下一个小目标——“重塑行为习惯:每天只学一个字”。入学三个多月来,姐弟俩的变化非常明显,姐姐逐渐适应学校生活,能跟老师同学正常交流了;弟弟的字也越写越好,虽然识字还很困难,但两人的变化还是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大课间,陪无忧无虑的娃子们玩耍.JPG

大课间,与无忧无虑的娃子们玩耍


点亮灯塔,守护希望,为山里的娃子们照亮求学之路


12月1日下午,方氏父子准备送四年级学生顾应豪回家,并顺路进行家访。但行至半路,得知前方路段正在进行修整,本来就不宽敞的山间马路被一台挖掘机完全堵死,车子没有办法开过去,这次家访只好作罢。方氏父子下车和顾应豪挥手道别,两人一个提醒顾应豪明天早上上学别迟到,另一个提醒顾应豪注意安全——父子俩相当默契。


作别顾应豪后,方书典告诉记者,在教育扶贫调查时,他们发现顾应豪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家中经济条件困难,母亲在外打工,奶奶卧病在床,只有年迈的爷爷照看他,每天都需要走十多里的山路才能到学校。


“随着经济发展,家长观念改变,附近几个村家里有条件的都把娃子送去城里上学了,剩下的都是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没办法出去。”方兴华说,“眼睁睁看着这些娃子,如果没有老师来教,那他们这辈子怎么办?”


同一节课,父子两人也能上出不同的风格.JPG

同一节课,父子两人也能上出不同的风格


目前,孙台希望小学开设有学前班到五年级,6个班共33名学生,他们背后的故事肯定不止33个。


而学生越少,坚守就越显得弥足珍贵。都说教育是最大的扶贫,扶贫先扶智……可如果不守好“教育”这座事关深山孩子未来的灯塔,这些山里娃的未来只会更加迷茫。不论是对没有外迁去追求更好教育资源的孩子,还是迁出又回流接受有温度的教育的姐弟,方氏父子担起的都是这些家庭的无限希望。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发现,“坚守”是方兴华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他说:“如果没有坚守,如果没有‘三吃’——吃苦、吃亏、吃气的精神,山区办学早就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但是现在政策好、资金足,各方也都在想办法给山区补充年轻教师,过程很苦,结出的果子却很甜。”


幸运的是,在这条坚守的道路上,方兴华从不孤单,妻子、儿子先后都成了同行者,他们一路艰辛付出,收获成就。就连孙子、外孙也被大儿子和女儿从上海、郑州送了回来——这是无需多言的支持,也是给学生家长吃下的“定心丸”——“我自己的孙子都在这儿上,你们也都别急着往山外去,不一定有咱教得好。”


从一个人,到一家人,他们坚守在这块被重山包围的“希望之地”上,用担当和责任守护着山区孩子求学的灯塔。作为守灯人,他们相信,灯塔不灭,希望永存。


(原载2019年12月20日《教育时报》,作者:庞珂)


方氏父子视频.png

观看方兴华、方书典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1220教XW04.jpg



把一碗碗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学生手中,是方氏父子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jpg

把一碗碗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学生手中,是方氏父子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


因爱坚守,让爱延续


□ 方书典   


2019年9月,我和父亲获得了“出彩河南人”2019最美教师的荣誉称号,这让我们收获了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作为年轻人的我也有点受宠若惊,在发布仪式上都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话,到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是“真年轻”。


在回淅川的路上,父亲提醒我说:“不要觉得获得了这份荣誉,自己就有多了不起,其实这没啥,最重要还是教好学,对得起这份职业,对得起咱的良心。”他的这句话重重地点醒了我,并且他也是这么做的。从教36年,他的足迹踏遍了大石桥乡北部山区的袁岭、郑家岭、陡岭、孙台,现在的满头银发就是他努力的最好诠释。


还记得2016年招教考试,父亲让我申请回到孙台希望小学任教,当时有亲戚朋友劝他,不要让我回来,说是对以后发展不利。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回来了。有句话说得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一家人,我当然知道,孙台小学就是我的家,从建校到现在我们已经在这儿住了12年,而现在那里是真的缺老师。所以我没有管其他人的想法,所有的理由都归结于——需要。

人生在世,总得努力地做些什么,就算被人耻笑,也总得默默试一下:假如成功了呢?


回到学校后,我就被分配教全校的英语课和计算机课,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当我还在摸索着教学任务时,新的困难就接踵而至。2016年我省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项目,我校作为均衡迎验学校之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最让人头疼的是档案整理。我父亲只知道简单的电脑知识,而我刚参加工作,对于档案整理是一片空白,我校的代课教师对于电脑知识更是摸不着头脑,因此档案整理工作就压在我们父子二人身上。


方002.jpg

父子引导学生长树爱国之心


有一次在乡小举行档案整理工作培训,别的学校至少有三人以上参加,而我校只有我们父子二人。面对各校整理的厚厚一摞档案,回头再看看我们那少得可怜的档案,一向坚强的父亲,惭愧地流下了眼泪。在我的心目中,父亲就像大山那样伟岸,但是在那一刻,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因此,回到学校我和父亲一起深入细致地研究档案整理的顺序和内容,又经过别的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指点,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用了多少箱打印纸、换了多少次墨盒,我们父子在不耽误学生上课的情况下,最终把5年的档案整理成功,整齐地摆在档案柜里。在县乡的多次督查中,得到了好评。


走进校园,“天道酬勤,凡事感恩”八个大字映入眼帘,时刻提醒全体师生常怀感恩之心。特别是周六德育社团日活动,我和全体教师带领学生去陡岭村敬老院打扫卫生、为孤寡老人洗头洗脚、到袁岭村香菇扶贫产业基地采摘香菇,到郑家岭扶贫新村举行德育社团汇报演出……回到学校之后,我告诉同学们,我们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要掌声和表扬,而是每位同学敢于站在舞台上表现自己,敢于超越自我,敢于在心中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


人的生命如果只有一次的话,那总要去看一些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这样才能让不能重来的人生不留遗憾。我和父亲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对的,因为我们在教每个学生的过程中就像欣赏不同的风景,并且我们也是景中人,他们也在欣赏着我们。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庞珂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