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

张永华:教书育人,我几十年就琢磨这一件事


_MG_0731.JPG

张永华,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组委会授予张永华的颁奖词是:


抬起眼,仰望那理想的峰巅;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人梯。待雄鹰展翅,待桃李芬芳,你透支了自己,成就了学子,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在实地。你是2018河南最美教师——张永华。


张永华大图.JPG


教书育人,他几十年就琢磨这一件事


张永华是谁?乍一问,大多数人肯定不太知道。但在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郸城一高”),在郸城县的高中教育战线上,这个名字绝对是响当当的。


此前,记者与张永华已有过一面之缘,他个子不高、和蔼、爱笑,如果不说教学,他低调得几乎没有多余的话。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位老人,是郸城一高数学学科组组长、高考教练团队总教练,三次被评为郸城县教育功臣。


荣誉代表了张永华的工作成绩,那么,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位老教师怎样的付出与努力呢?2018年11月21日,记者走近张永华,感受了他的工作状态。


在年轻的教学团队里,张永华的劲头儿依旧很足.JPG

在年轻的教学团队里,张永华的劲头儿依旧很足


走到哪儿教到哪儿


2018年11月21日傍晚,记者在郸城一高的校园里见到张永华时,他正在办公室和两位数学老师讨论一道数学题的解法。郸城一高三年级的办公室很大,所有老师都在一块儿办公,张永华的座位就在靠近门口的地方。


张永华说,他现在带的课不多,只教一个班的数学课,但因为身兼数职,任务还是比较重的。讨论完毕,他便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抓紧时间备课。当天他还要辅导学生上一节晚自习,为学生讲几道典型的例题。他戴着老花镜,在习题簿上一笔一画地写算,比学生还认真。


那天下午去采访前,张永华就告诉记者他近两周要值班,所以工作安排得比平时要满。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他抬头看了看表,然后起身往教室走,步子迈得既大又稳,路上还不忘督促在校园巡查的老师多转几个地方看看,注意学生的安全。


460A8493.JPG

三代学生为张永华颁奖


那是记者第一次完整地听了张永华讲的一节课,虽只是几道例题,虽听得一知半解,到一节课结束却还保持着盎然的兴致。他的学生们也是一样,班里时常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他在讲解枯燥的试题、晦涩的公式时,使诙谐的语言、生动的讲解与深厚的课程功底实现了完美融合,做到了寓教于乐。


几道题讲解完毕,离下课还有段时间,张永华便安排学生自习。他站在讲台上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有学生陆续走上讲台,低声向他请教问题。张永华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讲解,举例子、说方法、列步骤,细致入微。


为学生讲解问题是每一位老师的常态,但当学校的许多老师也走到张永华的面前,请他解答自己遇到的困惑时,记者能感受到他这个“高考总教练”的头衔不是白来的。那天晚上,以及后来的采访中,几乎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张永华教学的场景。


帮带青年教师不遗余力.JPG

张永华帮带青年教师不遗余力


办公室里,同事手拿问题虚心请教,张永华认真思考,然后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教研活动上,年轻教师每每遇到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张永华,他必定不会袖手旁观,每每都是悉心指导,等等。


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当天晚自习结束,因逢张永华值班,他先是在校园里巡查一圈儿,然后到学生宿舍检查就寝情况。检查结束已近晚上11点,在去往车棚的路上,一位骑车正准备回家的老师看见他,连忙停下来,从车筐里拿出一本教案向他请教其中一题,两人就在路灯下研讨起来。那时分,校园里一片静寂,唯有两人探讨问题的身影被路灯灯光拉得很长很长。


张永华说,他就喜欢这样的氛围,不光学生爱学,老师也爱学。他也喜欢这样的校园,有拼劲儿、有希望。只要学生和老师有需要,他就乐此不疲。


夜很深了,张永华才开着他那辆被戏称为“宝马”的电动三轮车往家走。


全校有66个老师是他教过的学生


张永华是真爱这座校园。晚上11点多才回家,第二天早上5点多他就到了学校,比许多班主任到得还要早。


在操场上监督各班学生跑完操,张永华又到校园里巡查了一圈儿,而后径直走到了学校收发室的门口,打开门进去。他的妻子在学校的收发室工作,屋子里摆放着他的一套洗漱用品。他说,早上如果来学校比较急,在家就顾不上洗漱了,只能在收发室里洗漱一番。


自习,细心解答.JPG

自习时,张永华细心为学生解答


进门后,张永华会先打开电脑,然后边刷牙边浏览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资讯。他说:“人不学习就会落伍。现在和年轻人怎么聊天?得有共同语言、共同话题。你一说话就把天聊死了,以后就没人跟你沟通交流了。每天看看新闻,平时、上课都用得着。”


对于工作,张永华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不固守经验,能虚心接纳新鲜事物。怪不得他的课能上得那么生动有趣,怪不得采访中很多学生形容他讲课像在说脱口秀一般动听。


两天的采访,与张永华同走在学校的校园里,他的4次弯腰,能进一步说明他对学校的爱。4次弯腰,有3次是为了捡拾地上的垃圾,然后小心地放进旁边的垃圾桶里,有1次是因为学校花圃的塑料围栏坏了,他弯着腰修了半天。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张永华并没有说什么,却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位人民教师率先垂范的精神内涵。


课堂,精耕细作.JPG

课堂上,张永华精耕细作


在校园里,无论张永华走到哪儿,总能碰到他最熟悉的人——不同时期的学生。晚自习放学,一位来接孩子回家的妈妈,看见张永华正在校园里巡查,赶紧喊了一声“张老师”,脸上带着微笑和紧张。张永华说:“这是我教过的学生。”


去食堂检查学生的就餐情况,一位工作人员看见张永华,赶紧走上前来,握着张永华的手不住问候。张永华说:“虽然一下子想不起你的名字,但我记得你是我26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

走在路上,许多正在晨跑或正赶着去上课的老师都会跟张永华打声招呼。张永华说:“这些也都是我教过的学生。”


38年的教学生涯,张永华已是桃李满天下。单单在郸城一高的教师团队里,他掰着指头算了总共有66位老师是自己教过的学生,已是六代师生的传承,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1/8。


“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当老师,几十年就琢磨这一件事儿。我爱这一行,啥时候我也干不烦!”55岁的张永华谈起工作,唯觉得教育变得越来越好、学生个个都成才才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学生的家长也是他的学生.JPG

学生的家长也是张永华的学生


学校的灵魂人物


张永华无疑是一位好老师,但他却不是一个好好先生,发现问题,他会直接指出;遇到分歧,他也会与人争得面红耳赤。


22日上午,张永华没有课,他决定去听别的老师的课。张永华听课时,会搬一张凳子,拿着笔记本。授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听,并不时记下自己认为较好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下课了,他会先问身边学生的听课感受,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然后才与授课教师进行反馈探讨。


在听完高二(25)班年轻数学教师张熠博的课后,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张永华像老师对学生一般,细心指出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说明哪些知识点需要细讲、哪些知识点需要进行拓展、哪些知识点需要进行弱化。张熠博听完张永华的建议后很受触动,他说:“听完张老师的课后反馈和教学建议,让我的思路一下子明朗了,知道自己以后的着力点在哪儿了。”


张熠博老师心里是明朗了,但站在一旁的学生却不干了。有个女生直截了当地向张永华发问:“你不让老师细讲,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题不会做怎么办啊!”


于是,一场老师与学生、老人与少年的辩论由此展开。


夜深了,才踏上回家的路.JPG

夜深了,张永华才踏上回家的路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这些孩子才上高二,不了解我为什么要让他们老师有些地方加强、有些地方少讲。这些都是经验性的问题,跟他们解释起来还真是比较麻烦。”辩论结束,取得小胜的张永华苦笑着说。


之后,他又搬着凳子赶往下一个教室……说服学生不易,说服老师更难。在紧接着举行的高三年级数学学科组教研活动上,一位老师就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也与张永华进行了一番辩论。现场,两位数学老师各自举例子、引公式,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直至一方说服了另一方。


“教学容不得将就,就是在这样一遍遍的争论、打磨中,我们才能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使课堂更高效,让学生从中受益。”张永华说,每个高中老师的初衷都是为了教好学,让更多的孩子走进理想的大学,他也一样。


采访结束,因为工作的缘故,记者只见到了张永华所教过的4位老师代表。5个人便是5代师生的传承。当天,阳光正好,郸城一高的校园里,留下了他们并排前行的身影。归途中,郸城一高校长刘成章对张永华的一句评价一直响在记者耳畔:“学校教师中,最厚重的就是张永华,他是我们学校的灵魂人物!”


(原载2018年11月30日《教育时报》,作者:靳建辉)


张永华二维.jpg

观看张永华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1130教XW04.jpg


一片丹心献杏坛


□ 张永华   


我工作在经济贫困、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的农业大县——郸城。这片土地虽贫瘠,却是我成长的沃土、灵魂的栖地、价值的托点、永远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今年55岁的我,在教育的园地里走过了38个春秋。有人说我是黄牛、人梯,是元老、功臣,是旗帜、师魂,而我要说,我只是一个将满腔热血尽洒育桃李、将一片丹心尽燃献杏坛的平凡教师,为释放自己的光热而快乐。


这些年,我带的学生有200多名走进了清华、北大的校园,乍一看成绩是骄人的,但过程也是艰辛的。我深知“其身正,不令而行”的道理,自己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冲在最前面,行在大道上,立在紧要处,才能给予我的团队及学生更好的鼓励、支持、引领。


我家离学校近在咫尺,却很少回家吃一顿安生饭,难得回家陪伴父母、爱人和孩子。每当其他老师和学生放假的时候,都是我最忙的时候,我始终如一地守在我的阵地上。最难忘每年的假期,一些学生不愿在家待着,总会提前到校,他们的一日三餐都包在了我和我家属身上。每顿饭,我都是大锅大盆地端到自习室。看着学生们香喷喷地吃饭,我虽累也高兴。很高兴,这样的场景许多年后还能被学生记得。


清晨赶到学校才洗漱.JPG

张永华清晨赶到学校才洗漱


老师和学生都说我是铁人、是拼命三郎,但我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我靠着责任、信念、毅力,就这样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


说实话,我是一个“残疾人”。2001年身体检查时,我左肾发现肿瘤,后被确诊为肾癌,并进行了左肾切除手术。医生建议我至少休息半年,最好停止教学工作。但两个月后,我再次站在了高三讲台上,因为只有课堂和学生才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价值。这些年来,我一边与病魔进行着抗争,一边燃烧着我对教育的忠诚与热爱。


俗话说,付出就有回报。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多方的肯定,多项荣誉也纷至沓来,我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数学特级教师、周口市首届“十大名优教师”,也多次获得周口市“最美教师”、周口市“模范教师”、周口市“师德标兵”、郸城县“教育功臣”等荣誉称号,并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现在又获得了“河南最美教师”。但这些并不是我所追求的,因为荣誉对一个人来说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它只能代表过去。


“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我虽没有华罗庚老先生如此高的境界,但我深知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与动力,着力培养年轻教师,给他们搭台子、铺路子,让他们勇扛重担,勇挑大梁。


IMG_9445.JPG

搬着椅子,随机走进一间教室,是张永华的工作常态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我愿做绿叶,陪伴一代年轻人成长、壮大。我做到了。这些年来,我传帮带的教师,有的成为业务骨干,有的成为学校领导,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学校尽心尽力,增光添彩。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当初选择教师行业是我人生最正确的选择,我敬畏教师职业。如果再次选择职业,我依然会选择当教师。


深情回望,我感慨万千;展望未来,又豪情满怀!我将秉承“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强大成为一种常态”的人生信条,向着更好,继续前行!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庞珂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