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

王彩琴:倾情基础教育,让我时常热血沸腾


_MG_0171.JPG

王彩琴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组委会授予王彩琴的颁奖词是:


彩云追月,琴声远扬。庙堂之高,非你心之所向;教育园地,乃你情之所系。服务师生如甘霖润物,笃行致远且不负芳华。你是2018河南最美教师——王彩琴。


为中小学教师做培训.JPG



虽不年少,她却时常热血沸腾


王彩琴,河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作为师范院校的老师,在给本科生、硕士生上好课之外,她几乎把精力和时间全用在了奔走各地、培训指导中小学教师及跟踪指导实习生上。没有经费、不管食宿,她就自费。


近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30年前,王彩琴从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回到家乡的师范院校——河南师范大学。那时候她就有了一个“梦”:要为家乡做事,为河南培养好老师。今天,她更知使命,坚守初心,扎根基础教育,其培训足迹已走过27个省(区、市)和我省的80多个县(市、区),影响了无数中小学教师。


扎进中小学,每天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作为导师,按照学校要求,对学生在实习学校期间只需要跟踪指导两次就完成任务了,但王彩琴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之余,几乎天天都泡在实习学校里,全方位跟踪指导学生的实习。在她看来,教育好比农业,“应天时”是基本规律,教师培养也需要师徒制,尤其是入职前,最需要好老师手把手地教、帮、带。


在实习学校,王彩琴的作息安排与在校学生同步。她带着自己指导的3名研究生参与学校英语组的集体备课,明确教学单元的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与方法等,随后老师们各自写教案、进班上课。她则进行课堂观察,课后与授课教师一起开展教后反思:肯定亮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讨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导授课教师做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王彩琴还时常与学校教师同课异构,给实习生和老师们提供直观真实的“预设与生成平衡”的课堂示范。


从2007年起,王彩琴陆续在省内建立了8所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开始探索“职前、入职、在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观课议课、案例教学、同课异构”等培训课程帮助无数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不过,王彩琴告诉记者,目前这些教师发展学校并不是个个运转良好。


“有一所学校的老师对培训学习特别冷漠,他们抱怨‘本来就够忙了,你还弄啥培训、教研,干扰我们’。校长还要求学校的高考英语成绩平均达到140分!这一要求过于苛刻。再加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我在两年协议到期时就终止了合作。还有一所学校因为新任校长与我的理念有较大差异,也不再续签合作协议。”


886133695596866981.jpg


现实有时让人无奈,但这并没有影响王彩琴的教师教育热情。今年4月,王彩琴受邀参与“振豫—拙学社县域英语教师成长项目”,承担郏县、叶县中小学英语教师为期两年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课程。培训启动之初,项目组对两个县的英语师资状况、教育支持环境状况做了调研。王彩琴专门做了一份调研情况分析报告,还把师资状况用柱状图直观地表示出来。没有人要求她必须做这项工作,但那份责任心驱使她要把目前面对的问题、困难梳理清楚,做出更好的课程设计,同时也期待能把一些现实问题提出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反思。


“这不仅仅是英语教学要面对的问题,像家庭教育缺失、师范生所学与实际教学脱节、教师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等,是整个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王彩琴说。


先做好人,才可能做一名好老师


“我们‘地球人’做好与‘网络人’对话的准备了吗?”面对已经到来的“00后”大学新生,王彩琴曾这样问自己、问同事。同事开玩笑回应:“你累哩还轻?这是院长们该想的事情,你操啥心?”


做好师范生的职前教育,王彩琴确实想得多。2016年,她创办“芹菜园读书社”,搭建了生生、生师之间深入交流学习的平台,“读书、反思、行动、提升、快乐”成为“芹菜园读书社”的实践模式和追求目标。


与学生接触久了,王彩琴发现他们自己管理时间、管理生活费的能力都欠缺,她认为这种常见现象的背后是师范生“自我领导力”亟待提升的本质性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太看重考试成绩,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


“师范生将来都是要当老师的人,他们急需培养与强化自我领导力。”为此,在王彩琴的课堂上,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有了一个具有仪式感的环节——“Who am I”:学生要站在讲台上,将右手放在心口,面向大家做一番自述。


IMG_2136.JPG

王彩琴在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彩琴班”担任导师


看似简单的一个环节,却在很多学生的内心掀起巨澜。他们开始认真地观照内心、认识自我,思索自己的人生未来与责任。


牛照梦同学说,原先觉得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选择到大都市工作是很自然的事,但师从“彩琴妈妈”后,对教育、对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自己坚定了回家乡做一名受学生尊敬的英语教师的信念!


现在的师范生绝大多数是女生,而王彩琴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得益于一个好女人。“所以作为老师,我有责任与她们分享我的一些人生体验和感悟。教好一个女生,就有可能让一个家庭幸福三到四代人!”王彩琴说。


到了自己创建的教师发展学校,王彩琴的指导是全方位的,除了英语教学、学校教科研,还会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知识等。其中一所学校的司机师傅每次把王彩琴接到学校,就会告诉妻子:“河师大那个王教授又来啦!有时间跟我一起听课去!”


作为导师,王彩琴和演节目.JPG

王彩琴作为导师,和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彩琴班”的学员在“成长之夜”上表演节目


“我讲的内容他能听懂,也喜欢听。”王彩琴笑着说,“我就是给老师们讲,先做好人,把生活过好,才可能做一个好老师。具体到女生,那就是:为人女,孝为先;为人妻,贤为贵;为人母,行为范;为人友,诚为上;为人徒,勤为径。这五种角色扮演好了,才有资格扮演第六种角色:为人师,德为高!”


期待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加入“梦之队”


王彩琴曾一度反对小学开设英语课,因为她发现小学阶段的英语师资问题不少。“小学开设英语课的目标应是培养并保持小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但事实却是过度地、缺乏方法指导地知识灌输,甚至有些基本的语言知识都教错了。”


在王彩琴看来,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分享生活阅历、个人体验、回味感悟的过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反思学习和生活、发现并分析问题、制订解决问题方案并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智慧和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女性的学历或受教育程度已经普遍提高了,可科学的家庭教育依然严重缺失?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将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有机衔接与融通,没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成长密切联系与贯通,更多的还是老师教的问题。”


20琴的师徒情.jpg

2018“河南最美教师”王彩琴与2017“河南最美教师”王彩琴的师徒情


王彩琴认为:没有学好语文、对中华文化不精通的英语专业师范生,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会自主学习,不善于反思、总结与分享生活感悟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个缺少生活乐趣和创造力的老师,很难把课上得妙趣横生;老师没有一点儿家国情怀,很难产生教育使命感,也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接受采访的当天下午,王彩琴还担任了河师大与《教育时报》联合创办的“未来名师班”招募学员的面试官。在一些学生回答完必答题之后,王彩琴会简短地与他们交流衣着、礼仪等看法。其中一组学生中有3位来自林州市,在答题完毕之后,王彩琴和蔼而认真地问:“你们谁已经确定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做教师?”3个学生都举了手,并一一给出了确定的回答及理由,王彩琴面露喜色。“我愿意引领这样的有家国情怀、有浓郁乡情的孩子,因为我当年就是怀揣这样的中原基础教育梦来到河师大任教的,我渴望有越来越多的师范生毕业后加入我的‘梦之队’,一起为河南农村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尽一份义务、献一份力量!”


王彩琴在帮助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时,总能碰到意想不到的缘分。在《教育时报》主办的2018河南教师成长学院中,王彩琴应邀担任了首位英语学科导师,这个班就叫“彩琴班”,而2017“河南最美教师”、濮阳市第三中学的王彩琴老师正是她班上的班长。在2018“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上,班长王彩琴又为导师王彩琴颁奖,这真是一种缘分和巧合。


“虽不年少,我却时常热血沸腾,总会有很多想法要去尝试,总感觉时间不够用。”采访尾声,王彩琴告诉记者,“教育者有目标感,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影响学生;有责任感,才能更多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有领导力,才能更快地推动和变革社会;有创造力,才能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类。我就是一名普通教师,但依然牢记初心,会一直砥砺前行。我既然自赋使命,就一定守护教育!”


(原载2018年10月19日《教育时报》,作者:吴松超)


王彩琴二维.jpg

观看王彩琴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1019教XW04.jpg



我有一个梦——播种乡愁


□ 王彩琴   


乡愁,是一种情怀,此乃乡情;乡愁,是一种思想,因此乡思;乡愁,是一种行动,于是坚守。


1982年,我参加了高考,成绩也不错,然而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于是,原本就出生并成长在农村的我,拎起锄头就下地干活儿去了。当年的玉米已经收获完毕,土地也已被拖拉机翻耕过。某天后晌,我与父母在自家地里精心平整土地,为播种小麦做着准备。偶尔一抬头,看见两个人远远地走来,定睛一看:竟然是我高中的班主任和英语教师!原来,他俩认为我是块儿学习的好村料,觉得应该让我返校复读,1983年再参加一次高考。


几天后,父母经过商量,决定让我重返校园。在学校,我展开了猛烈的补习,高考后顺利被华中师范大学外语系录取。大学四年期间,我刻苦学习专业课。毕业时,我给恩师和院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思想:回河南,找到一所师范大学,播种我的中原基础教育梦——让河南农村的孩子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引领下,爱上生活、爱上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于是,1987年6月底,我揣着乡愁,背上行囊,拜别母校华中师大桂子山,投身到河南师大的牧野湖畔,至今已30余年。


担任“未来名师班”的面试官,与学生热烈交流.JPG

王彩琴担任“未来名师班”的面试官,与学生热烈交流


梦想,很骨感;乡愁,播种难。行动,见效慢;守候,须志坚。


历届师范生的就业理念都不同,毕业后究竟是留在河南从事中小学教学还是到省外大城市创业打拼,影响其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在校期间的任课教师及其教育理念,而这正是我播种乡愁的肥沃土壤。


Who am I?(我是谁?)我利用课上的前几分钟,引领师范生和教育硕士认识自我、了解家乡、反思教育、树立理想。这一环节的仪式感和带入感有效培养了师范生毕业后服务和反哺家乡的责任与担当,也因此播下了乡愁的种子,在后续的课堂上呵护并助力其发芽、生长。


“芹菜园读书社”是我在教育硕士中创建的阅读社团,“阅读、反思、行动、提升、快乐”是阅读社团的宗旨。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内容从英语专业的文献、到教育心理学的经典、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与读书社成员一起撰写着我们的“乡愁”。


P123.jpg

王彩琴为中小学教师做培训


职前教师教育与在职专业成长自成一体,同生共长。河师大常年承担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项目,我充分挖掘利用培训班中的优秀学员教师的学科优势资源,把他们请进本科生和教育硕士的课堂,分享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班级管理技巧和专业精神的自我培养。


经师易得,人师难寻。中小学急需的不仅仅是经验之师,更渴望能树立孩子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孩子们认知自我、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人师。我身边的学生几乎是清一色的女生,她们现在是“为人女、为人徒、为人友”的身份,之后还要“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师”。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这一直是我的教育理念。


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经常跳出教材、跳出课堂、跳出试卷,换位思考教育的本质。站在教育的前面看教育,教师就能引领学生的发展;站在教育的后面看教育,教师就能与学生一起反思;站在教育的上面看教育,教师就能抓住教育的精髓与核心;站在教育的下面看教育,教师就能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敬畏之心,进而助力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我欣慰:这么多年来播下的乡愁种子,都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我幸福:这么多年来播下的乡愁种子,都正在飞舞、传播、创造快乐!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庞珂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