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

王桂香:忠义两全的她,始终倔强前行


D55A2141.JPG

王桂香,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司马岗小学教师


组委会授予王桂香的颁奖词是:


面对三千百姓的期盼,你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守护薄弱的村小,你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你是村民眼里的名师,你是学生贴心的妈妈。你是村小护卫,最美教师王桂香。




(大图)王老师的课总能调动所有孩子的积极性.JPG



满怀希望倔强地行走


“她是一个风风火火、爽快干练、一刻也不愿停下脚步的人,每天都忙碌着、奔跑着,认真负责几近偏执……”“虽然毕业后只见过一面,但是听说了她爱生如子、倔强担当、大孝大爱的事迹后,还是常常令我无法释怀……”这是同学笔下的王桂香。


2016年10月11日,记者来到武陟县大封镇,这是一个紧临黄河大堤的乡镇。


路边晾晒着玉米、花生,昭示着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刚刚新翻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告诉人们,这也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


司马岗村是大封镇一个普通的村庄,3000多口人,在当地不算是大村,2016河南最美教师——王桂香的事迹就与这个村紧密相连。


在司马岗小学,王桂香以她那特有的“风风火火、爽快干练”和“爱生如子、倔强担当”,让这所一度关停的小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司马岗小学的新生


司马岗小学就在村子的中央,四周被村民的宅基地包围,学校大门对面的墙上,挂满了村民刚刚收获的玉米棒。记者来到学校时,一不留神竟跑过了。


10:40,记者走进静静的校园,轻轻推开二年级的教室后门。


豁然,一股浓烈的学习氛围与校园的宁静形成巨大的反差。


“同学们,谁愿意上来找出图中有几个角,谁就能获得老师的拥抱!”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上讲台。


教室的多媒体显示屏挂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二年级的孩子还小,够不着,得到回答问题机会的同学,被王桂香抱起来指出答案。


与其说孩子们兴奋于能正确地回答问题,倒不如说他们更享受被王老师抱起的那一刹那。


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就能获得王老师的拥抱.JPG

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就能获得王桂香老师的拥抱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依然簇拥在王桂香周围,讨论刚才课堂上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王桂香蹲下身来,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图形,继续跟孩子们认真讨论。


司马岗小学原来有100多名学生,可到了2014年,学校突然没了学生,只好关停。大封镇中心校校长褚通顺告诉记者,导致司马岗小学陷入窘境的原因,是学校教师结构老化,村民对学校和老师失去了信心,纷纷送孩子到县城和周边的私立学校上学。


然而,私立学校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花销让很多家庭承担不起。


2015年5月,司马岗村民代表及村委代表10多人,齐聚大封镇中心校,强烈要求中心校委派校长和教师重建司马岗小学。


可这棘手的问题谁也不愿意来做。


2015年8 月,中心校决定由王桂香到司马岗小学担任负责人。


当时的王桂香,是大封镇中心校的教学主管,负责全乡小学的语文、数学的教研和新教师培训,还担着大封镇初中初三年级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DSC_0173.JPG

王桂香用羸弱的双肩,扛起了一所濒临倒闭的学校


之所以愿意接手司马岗小学的重建任务,王桂香首先想到的是村民们的希望不能回避,其次作为镇中心校的教学主管,她要带头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在当地,十里八村都知道王桂香是个好媳妇,大家相信她一定也会是一位好校长。大家也知道,王桂香是一个好老师,她是河南省首届农村骨干教师、焦作市优秀教师、武陟县优秀班主任、武陟县“百名名师”,多次获得县优质课一等奖。大家相信,她来了,教学一定不会差。


王桂香来,学生也就来了。家长们领着孩子纷纷来报名,有的在私立学校缴了报名费也重新选择了司马岗小学。


2015年秋季开学,司马岗小学居然招收了32个学生。


冷清了一年的司马岗小学,重新恢复了琅琅书声。

一切从零开始的艰辛


2016年秋季开学,司马岗小学又招收21名学生。根据年龄重新编班后,一年级29名学生、二年级24名学生。司马岗小学开始有了稳定的生源,各项长远规划也提上日程。


王桂香通过中心校,向县教体局申请了新的课桌凳、床铺和餐桌。镇中心校又给司马岗小学增加了一名特岗教师。


“村民们愿意掏钱上私立学校,就是冲着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吃住。我们这儿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照顾孩子们的吃住,精力真的跟不上。”王桂香说,“村民们需要,我们学校就要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记者到学校的当天上午,王桂香得到通知,县教体局为学校配发的新课桌凳已经到货。


一下课,王桂香就张罗着到附近的东岩学校接收县教体局配发的课桌凳,她想让孩子们下午上课就用上。她就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人。


吃过午饭,王桂香就带门卫师傅赶往东岩学校。


运输工具是一辆大型的机动三轮车。驾驶室除了驾驶员,只能再坐一个人。王桂香就让同去的岁数大的门卫师傅坐,自己则站在后边的货厢里。


伴随着“突突突”的发动机声,三轮车奔驰在乡间的水泥路上。


秋风从王桂香的脸颊上吹过,凌乱了她的长发。这一刻,记者瞬间明白,生活就是这样让这个1978年出生的女教师,看上去比同龄人更显成熟,或者说是苍老!


放学了,王桂香与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JPG

放学了,王桂香与学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过去的这一年,重建司马岗小学对王桂香来说,是那么刻骨铭心。


2015年8月,王桂香带着两名特岗女教师走进满目疮痍、破败不堪的校园,一切从零开始。


学校里没有男教师,她们踩着桌子换灯泡,爬上梯子粉墙壁,拿着锤子钉窗纱,拿起剪刀制教具。


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她们一起办板报、制作粘贴画、张贴喷绘图。


为了让孩子们既节约开支又吃得好,她带领老师们除去校园里的荒草开辟了菜园。


每天早上7:40,王桂香准时到校,第一件事情是拿起大扫帚清扫校园,迎接到校的每个学生。


学生们见到她就喊“校长妈妈”“老师妈妈”,这稚嫩甜美的声音使她的内心泛起一阵阵的甜蜜与感动。


最重要的是要沉下心来专注教学抓质量,她常常指导特岗教师备课写教案,常常听课评课上示范课。


每天下午放学,她和两个教师一起进教室,对每个学生当天学的知识进行“日日清”。这份工作虽然非常辛苦,但孩子们回家反映学校的情况让家长都十分满意。


王桂香爱司马岗学校的每个孩子。


陈依不爱吃面条,她每天都要交代做饭的师傅为陈依专门准备馒头、菜、汤。


学生原梦珍没有妈妈,脸经常脏兮兮的,头发乱蓬蓬的,小伙伴们都不愿意跟她玩。王桂香就经常给梦珍洗头,同时告诉其他同学,要做梦珍的好朋友,多多鼓励她。原梦珍告诉记者:“我可喜欢校长妈妈啦!”


2个小时的时间,60套课桌凳,王桂香和门卫师傅两个人搬上车、拉回来,再搬下车。


下午上课,孩子们用上崭新的课桌凳,叽叽喳喳地半天静不来。孩子们太兴奋了。但他们不知道,“校长妈妈”为了他们,中午一口水都没有喝上。


按秒计算的生活


王桂香的工作安排是按秒计算的,一分一秒都不舍得浪费。


下午为孩子们更换完课桌凳,王桂香又要赶往中心校,领取学校的经费。顺便她还要去大封镇初中,取回三年级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晚上加班改出来,明天上午的前两节课,为九(1)班的孩子评讲试卷。


在出发之前,王桂香又交代刘慧敏老师,下午要把学校的留守儿童情况上报给县教体局。


下午放学前,王桂香又赶回学校,照看孩子们放学,和学生家长交流当天上课的情况。


学生陈家麟的妈妈说:“王老师的课孩子喜欢听,回家我检查时,发现他学过的知识都会。”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的6:30。


夜幕初垂,王桂香踏上回家的路。家里,公公婆婆还在等着儿媳回来。


回到家,系上围裙,王桂香立马变身为家庭主妇。


伺候婆婆吃晚饭.JPG

王桂香伺候婆婆吃晚饭


熬粥、炒菜、烙饼,伺候偏瘫的婆婆吃饭、刷牙。


忙完这一切,已是晚上9点多了。


老人在看电视,王桂香就搬张小桌子,在婆婆身边改试卷。


王桂香的家就挨着黄河大堤。记者从家里出来,站在黄河大堤上,居高临下回望灯光闪烁的这处宅院,想象着王桂香在这里经过的15个春秋。


2001年12月,一场车祸夺走了爱人的生命,至今都没有找到肇事司机。当时她身怀六甲,女儿才一岁多,还有年过六旬的公公婆婆。


她没有犹豫,毅然选择了留下。理由正如她所说:“我一走,整个家都散了。”


2002年10月,公公被查出了胃癌,不得不做手术。她除了繁重的工作和照顾孩子外,还要照顾身患癌症的公公。接着,婆婆脑梗,导致偏瘫、失语,后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每天凌晨4:30,王桂香便起床做饭,为婆婆穿衣洗脸、喂药喂饭,晚上与婆婆同睡一张床为她翻身盖被、解决大小便。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作为一个媳妇,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地伺候身患重病的公婆更为不易。2012年,王桂香被武陟县授予首届“董永故里孝亲敬老”道德模范称号,2015年当选“河南省乡村好媳妇”。


10月12日,早上6:30,记者再次来到王桂香家。她已经做好早饭,正在洗衣服。


伺候婆婆吃完早饭,7:10,王桂香匆匆赶往大封镇初中,前两节课是九(1)班的政治课,她要为同学们评讲试卷。


9:30,一下课,王桂香再赶往司马岗小学。10:10开始,是二年级的两节数学课,孩子们还在等着她……很显然,王桂香已经适应了这种以分秒计算的生活。分秒必争的背后,是她在教育的原野上播种希望,同时也收获充实和成长的过程。


搬运新课桌凳.JPG

王桂香搬运新课桌凳


记者手记:


在紧张、忙碌背后,王桂香并不是没有不安和担心。


她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可不敢去医院。她担心医院会把她留下,她担心公婆没人照料,她担心两个孩子无依无靠,她担心司马岗的村民重新对学校失去信心。


相处的两天里,王桂香极少向记者提及家里的情况,说得更多的是教学、教研,是希望、憧憬。


作为儿媳和母亲,她希望公婆的身体会越来越好,孩子将来能上个像样的大学。


作为乡中心校的教学主管,9月份,因为她参加外边的活动比较多,乡里的小学新教师培训还没有开展,近期她要把这项工作尽快安排,让全乡小学教师的教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司马岗小学的负责人,王桂香希望把学校作为一个试点,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一步步在这个学校实现,形成一整套适合乡情的农村学校发展模式。


这不安和希望之间,王桂香用忙碌掩盖不安,满怀希望倔强地行走着。


(原载2016年10月18日《教育时报》,作者:侯军锋)




一场永不停止的接力


□ 王桂香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大家站在雨地里静听校长深沉、哀婉的悼词。我们的队伍很安静,安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突然,安静的人群被一个女生的抽泣声打破,大家再也抑制不住感情,哭声像决口的河水一样肆虐开来。大家哭得两腿发软,不知道是怎样被老师给拽着离开场地的。


这是村里开的第一个追悼会,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是给我邻班的语文老师开的。虽然她没教过我,但她对学生的好我却能如数家珍。也不知道为啥,得知她的坟茔就在我家后面的那块地后,我趴在后院的墙上默默等待着送殡的队伍,只为多看她两眼。那年,我上五年级。一粒种子悄然落在我的心间。


师范毕业后,在一个泡桐花开的时节,我走进了只有几排蓝瓦房、屋内墙壁掉土、门窗张着口子的农村小学,开始了追逐信念的教师生涯。一个月工资不足80元,还是村委会过意不去拿的(由于乡财政紧张,虽然是师范毕业生,也尽职尽责地和正式老师一样工作,却拿不到正式工资)。住在学校一周回家一次,尽管是清贫的生活,但在那里是快乐的。看着流鼻涕的学生,我会悄悄地递上一张纸。看到受了委屈无处发泄的孩子,我会心疼地抱在怀里。慢慢地,和孩子们融合得不想分开。感冒了,细心的女孩儿会从家里带来大葱、香菜和生姜,递到我手里,像大人一样交代我把茶缸放在炉子上煮水喝。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成家后的生活像过山车一样翻滚,考验的浪涌一波又一波。在坎坷过后的教育生活里,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可怜虫,不愿意将自己的不幸作为挡箭牌,与领导或者同事讨价还价。当别人因为考试多监考了一场而和教导主任脸红脖子粗时,我在会议结束后轻声说“我去吧”;当有人因为孩子幼小和领导理论所分授课任务的轻重时,我会拿着课表默默地离开。


IMG_8789.JPG

王桂香行走的背影,正如她对教育的坚持,一往无前


初冬早晨的6点,黎明的光线无法揭下夜的黑纱,房后的大堤上高高低低的女贞树像黑衣侠客一样矗立在道路两旁。不熟悉的人走在这个弯曲的道上,心里是瑟瑟的,胆小之人轻易不敢独自穿行。而我,却在这条道上来往了10年。每每都是孩子还在梦乡,我用椅子的靠背做墙,将老人和孩子挤在被窝里,匆匆推着自行车赶往大堤那头的学校上早读。


敲击司马岗小学这几个字,我的脑海里会立刻泛出原梦珍黑黑的、瘦小的、流着两行清水鼻涕的脸庞。她那一双黑而明澈的眼睛睁大了望着我,将手里拿着的黄瓜送到我面前。掉了一颗门牙的嘴角上扬,满是自然卷发的头向右歪着,大声说:“王老师好,校长老师好,我可喜欢你了!”曾几何时,在大家的眼里,她是一个没有娘的孩子,又是一个懒惰不争气的孩子。操场上,“猫捉老鼠”的游戏里,同学们触碰到她的手都会很快松开,而她也常常会双眼通红地跑到我的面前,讲述委屈的遭遇。


经历过严霜的人更知道暖衣的可贵,遭受过白眼的人最能体会受人尊重的幸福。我把曾经被人忘却的司马岗小学视同我的生命,流泪、心酸、挣扎、奋斗、欢笑、收获,过去的300多个日夜我和它一起生长。


2016年的教师节,我的手机里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王老师,教师节快乐!看到您入选最美教师的采访视频,感动到不行,您值得拥有那样的称号!2003年第一次见到您,我知道,您改变了我,我人生中第一次让我震撼的启蒙老师,您的师德及身上的坚韧让我终生受益。这些美德陪伴我成长,直到现在我也成为一名老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祝您和家人健康快乐。您的学生:张明芳。”


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这一刻,生命在拔节!


1018教XW04.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庞珂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