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网 “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

杨承:这一生,我愿为特岗教师代言


D55A2000.JPG

杨承,濮阳市濮阳县徐镇镇昆吾社区小学校长


组委会授予杨承的颁奖词是:


理想推动信念,你挺直腰杆,坚定地立于黄河之畔。青春的热血沸腾,教育的情怀激荡,无悔路上,你为河南特岗教师代言。你是特岗之星,最美教师杨承。


杨承带头担任国学课老师.JPG



他用青春为特岗教师代言


“好想这样一直陪着他,让他开心……”这是记者最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杨承的一条动态,文字下面配的是一张孩子开心的笑脸。习惯了杨承工作时的状态,看到这条饱含父爱的文字,记者心里一阵感动。


从甘肃小伙到地道濮阳人,从黄河滩区到平原社区,从教师到校长,从孤身一人身在异乡到为夫为父安居乐业,杨承经历了很多。但他说,不管身份怎么变、环境怎么变,特岗的使命不敢忘。他要用实际行动为特岗教师代言。


岗位、身份的变化带给2016河南最美教师杨承的又是怎样的挑战?作为特岗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杨承又会有什么新的动态和消息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11月 30日走进濮阳县徐镇镇昆吾社区小学,再次走近杨承。


记者到达学校时,已临近中午,在校门口,看到了正在送学生放学的杨承。


1年,学生从70到700


“去年你来时,刚招生,只有70余名学生;现在,700多名学生,又是一个新的挑战。”虽说是挑战,但从杨承为记者的介绍中,能体会到他心里的兴奋。


将回家的学生送出校门,杨承和几位老师就赶紧回到学校——还有一批在学校吃饭的学生等着他。“有一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远,中午家长接送不方便,我们就建了一个食堂,给不回家的孩子们做饭。”杨承说。


说起学校食堂,又是杨承的一个创新之处。因为不是寄宿制学校,没有餐厅食堂相关设施,杨承就将学校3间闲置的教室腾出,一间做食堂操作间,另外两间做餐厅。


杨承在校门口送放学的学生.JPG

杨承在校门口送放学的学生


“说是学校食堂,其实和学校没什么关系。”该校教师陈亚南说,为了解决孩子们的吃饭问题,杨承组织家长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委员会全权负责学生中午吃饭问题。从设备购买到厨师聘请,从食品采购到菜谱制订,从收费标准到财务监督,全部都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学校不参与。而且学校老师每天都要义务进行监督检查,维持学生就餐秩序,让每个学生都吃饱吃好。


“学校年轻老师多,为了减轻老师负担,杨承还与家长委员会协商,让老师每月缴纳相应费用,中午和孩子们一起用餐。”陈亚南说。


“乡村留守儿童比例较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过3/4的学生处于课外阅读的盲区,所以我们决定将课外阅读指导课及国学经典课纳入课程表,同其他课程一样参加校内随堂课、公开课听评活动。”杨承说,为了让老师和学生们重视国学教育,今年他带头担任国学课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杨承想办法为每个班级建起了图书角。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学校为每个班定制的个性书架送到了学校。看着新书架,孩子们高兴地又蹦又跳,杨承和老师们也是满脸激动,商量着如何摆放。


杨承在查看饭菜的质量.JPG

杨承在查看饭菜的质量


家长委员会是杨承推行家校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为增进与家长的互动,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动向,杨承还开通了昆吾社区小学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招生政策、教学动态、校园活动、家教知识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受家长们喜爱。


正是因为杨承的用心,仅仅一年时间,学校学生人数就从刚建校时的7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705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这远远超过了当初我们3年生源突破500人的计划。”杨承说,老百姓的认可也给了他带好学校、做好事业的信心。


7年,从滩区教师到社区校长


在昆吾社区小学的第二天,杨承早早起来,要赶往几公里外黄河滩区的六市小学了解情况。那是杨承教育梦开始的地方。


一路颠簸到达六市村,所遇到的每一个村民都热情地和杨承打招呼,嘘寒问暖,让从进村到学校原本几分钟的路程硬是走了快半小时。


早就听说滩区学校条件不好,可六市小学狭小的校园、简陋的教室、巴掌大的操场还是出乎了记者的意料。可就是这样的条件,杨承在这里一干便是两年。


“杨承没来之前一共4个老师,都是50多岁。”临近退休的林爱忠老师回忆说,杨承到六市小学后,不怕苦累,包班教学,开齐体音美课程,想尽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还在校园后面开辟出一块操场上体育课。“他一来,六市小学重新活了。”


“当时最主要是没有住的地方,我晚上都睡在教室的课桌上。”杨承说,学校离集市将近5公里,出去一次要买一个星期的菜,一遇到雨雪天就断菜。第一年冬天,一场大雪让他仅靠4个土豆、2棵葱过了5天。


可是这些都没有难倒杨承,有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他坚持了下来,而且将爱心从学校延伸到了村里。村里面的困难户和孤寡老人,他都帮助过,在村里的口碑非常好。


“现在虽然离开了六市小学,但我还是要时常回来看看。”杨承说,六市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条件差,所以他时常组织老师来这里支教,也经常支援一些教学设备,今年杨承还将昆吾小学一套暂时不用的电子白板送到了六市小学。


带着学生做操.JPG

杨承在带领学生做操


离开六市小学,记者又跟随杨承到了与六市小学一堤之隔的前范寨小学。2011年9月,杨承来到这里任教并担任校长职务。


“第一天来到新学校,虽然校园环境较原来学校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生源却少得可怜,家长对学校很有看法。”杨承说,作为校长,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前范寨小学5年时间里,他不断地摸索与前进,一步一步让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人数由最初的79人增加到了现在的300多人。


“小六,妈妈身体咋样了?”“三儿,笔握好再写字。”……不管是在六市小学还是在前范寨小学,虽然已经离开几年,但杨承对许多孩子还是很了解。“杨校长当时非常注意和家长沟通,和我们一起去家访,了解每个孩子的思想动态,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前范寨小学特岗教师郭晓丽说。如今,前范寨小学的新教学楼正在建设之中,杨承说,他多年前的心愿马上就要成为现实了。


一生,愿为特岗教师代言


“理想推动信念,你挺直腰杆,坚定地立于黄河之畔。青春的热血沸腾,教育的情怀激荡,无悔路上,你为河南特岗教师代言。”这是今年教师节,2016河南最美教师评委会授予杨承的颁奖词。杨承把他抄在自己的笔记上,常看常思。


“不管到哪儿、什么岗位,我都是特岗教师,我是特岗教师的代言人,我应该处处以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杨承这样为自己定位。


“今年县里招的特岗教师,好多是慕杨承之名而来,点名要求分到杨承的学校,有些学校老师调整岗位,也想到杨承的学校。杨承现在已经是我们濮阳县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采访中,濮阳县教育局局长胡长征谈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培养更多的“杨承”,濮阳县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每年都要通过一系列活动,选树典型,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杨承已经两次当选濮阳县最美教师,下一步将继续委以重任。对杨承这样的老师,我们要让他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胡长征说。


杨承工作照2.JPG

杨承认真辅导学生


在杨承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了一本他在北京培训期间做的笔记,案头放着一本关于学校管理的书。杨承说:“从教师到校长,从滩区小学校到社区大学校,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越是学习,越能感觉做得远远不够,感觉肩上的担子非常重。”


“教职工只有22人,缺少教师,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学校至今未能联通网络,老师们工作不方便。校园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成了大问题。学校操场还未开工建设……”谈起摆在眼前的问题,杨承列了一条又一条。


“为解决学校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杨校长经常跑里跑外忙,虽然家离学校不算远,但他一周只回去一次,和家人尤其是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反倒是经常关心老师和学生。”2016年刚入职的特岗教师颜艳说。


好在,有家人的理解支持。“曾经的甘肃小伙已经变成地地道道的濮阳人啦!”杨承说,现如今,他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在濮阳定了居,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家人全力支持自己工作,让杨承备感欣慰。


“是特岗老师让农村中小学重新焕发了生机。我们学校年轻老师多,我现在需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特岗教师的群体效应,让我们学校越来越好,让他们都能成为特岗教师的代言人,为农村教育贡献力量。”杨承说。


记者手记:


每到一处杨承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他都请记者帮忙和老师拍张合影。他说,从教这么多年,和同事们正式的合影还没有过。


通过合影,记者也感受到了教育发生的变化。2000多个日夜,3所学校,环境条件越来越好,师生越来越多,杨承说,他的经历证明:教育,一切向好。


(原载2016年12月13日《教育时报》,作者:杜帅鹏、刘艳霞、万鸿斌)



不忘初心 仍需努力


□ 杨承   


又是新的一年,和往年一样,也许又会感慨时间老人的脚步太匆匆。或许那些远去的种种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都会泛起丝丝回忆……


翻开日记本,我在2012年的12月29日这样写道:“还有几天又是新年,又是一个充满祝福的日子。来到这里工作已经两年多了,虽然时间如白驹过隙,但是经历的一切永远难忘。我圆了自己的教师梦,成为了一名农村特岗教师。我慢慢地适应着一切。两年来,我收获了许多许多,无论荣誉、关爱还是激励,让我信心没有在这里磨灭。还记得去年的元旦节自己一人在学校嚎啕大哭一场,现在想起来也不知当时为何如此,但我想应该是想家了吧。”


是的,就是这样的点滴记录,不断地激励着我一定要不忘初心,永远在路上。


来到昆吾社区小学已经一年多了,虽然是这样一所移民搬迁安置的农村新型社区小学,但随着学生生源、教师队伍不断地壮大,与之而来的种种事物还是时常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就拿本学期来讲,离开学还有一个月就得紧锣密鼓地准备,打好一年级招生这一仗。届时报名人数400多名,加上随同家长定超过千人。烈日炎炎下,在没有操场的情况下,如何在有效的环节内,短时间完成报名录取工作,不让家长跑一分冤枉路,都在设计之中。一天紧锣密鼓地忙碌,终于完成了这项学校发展史上需要铭记的大事。虽然与各位老师一同感受着累与疲惫,但看到学校的发展得到这么多家长的认可,我们心里很欣慰。


IMG_4950.JPG

杨承和他年轻的教师团队


完成了招生工作,但开学前学校厕所的修建、电路的铺设、课桌凳的购买、办公设备的配备都迫在眉睫。因此,我两个星期都没有回家,即使购买东西路过家门也没有回去看看,因为我不能辜负家长对学校的信任。经过多天的奔波,各项事务终于尘埃落定,学校也终于按时开学。


开学那天站在校门口,迎接着每一位学生的到来,看到每位家长和孩子脸上的笑容,我乐在心中。但学校课程在安排上又遇到了问题。学校有700多名学生,却只有十几名老师,班级的课程只能开设语文、数学、体育三科,而且教师数量少造成大班额现象,这样与家长们的期望真的相差很远很远。我除了一边不断地向各位家长解释,一边向上级求助,还需要做到的是给工作量大的老师们打气加油。


一段时间下来,所有的老师都是精疲力竭,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他们虽然苦累,每天还都是信心满满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工作。直到两个月后,一批招教考试分配的新老师的到来,让我们学校又充满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就在接近期末的这段时间,为了学校的操场问题、排水问题、网络问题、餐厅问题……我还在不断地与各级部门求助与协调着,虽然有时感觉自己很累,但是为了学生们能够拥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这些付出算得了什么。


得到2016河南最美教师这一殊荣后,欣喜之余,也深感肩上的压力倍增,众多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当收到一条条祝福的短信时,我回复最多的是:不会放弃,仍需努力。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年轻人,并且是一名在校长岗位上还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仍需通过不断地学习,努力去弥补自己经验的不足,去丰富自己的阅历。


面对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我信心百倍。喜也,怒也,哀也,乐也,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也定将体现着我对自己职业美的追求和趋从。



1213教XW04.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庞珂 二审:侯军锋 三审:刘肖

返回
首页
返回
顶部